如果能见到佛菩萨 你会如何看待他们?

【原文】

  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于诸如来,起慈父想;于诸菩萨,起大师想;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

  《法华经》

  【注释】

  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应该对一切的众生,起大悲心;看众生太苦了,我应该把这苦给拔出去。

  于诸如来,起慈父想:对一切的佛,应该想:一切如来是我们的大慈悲父。要这样想!

  于诸菩萨,起大师想:对所有一切的菩萨,我们应该想:哦!这是我们修行的师父,这是教我们的良师善导,能用种种的方法,把我们领到道路上修行。

  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对于十方诸大菩萨,应该常常地很诚心;恭恭敬敬地要礼拜这十方的诸大菩萨,要常常地存这种的心。

  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对于所有一切的众生,应该慈悲平等为众生说法;平等平等的,而不选择。

  以顺法故,不多不少:因为随顺这个法的缘故,也不给某个众生多说一点法,也不给某个众生少说一点法。不选择所有的众生,说是这个人对我是很恭敬的,我就多给他说一点法;那个人对我不恭敬,我就给他少说一点法。不这样子!恭敬、不恭敬,信、不信,都给他说一样的法,也不多、也不少。

  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乃至于来听法求法的人,他深深地爱好这个法;就是这样的人,也不给他多说一点点法。(度轮法师解)

  【备注】

  《法华经》为释迦牟尼佛涅槃前在王舍城灵鹫山所说,主要讲述开权显实、会三归一,融会三乘为一乘(佛乘)。以声闻、缘觉二乘为方便权说,二乘终究要以成佛为最终目标,祖师赞为成佛的法华。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给祖先和亲人烧纸钱,能利益到他们吗

给祖先和亲人烧纸钱,能利益到他们吗

问:给祖先和过世的亲人烧纸钱,能利益到他吗? 智慧法师答:关于烧纸的由来,包括我们能不能给亡人烧纸,我们首先从民间的一个故事来阐述一下它其中的正能量。 在东汉的时候,蔡伦改良造纸术以后,生意兴隆,他赚...

生病后医治效果不明显,如何才能好

生病后医治效果不明显,如何才能好

问:我得皮肤病多年,多方医治效果不明显。现在吃净口素,念大悲咒,念佛号,并放生,效果比过去强些,并没有好利索。是我的悲心不够,还是过去生打众生打得太狠?如何能好?请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是啊,现在得...

为什么打坐的时候老想睡觉?

为什么打坐的时候老想睡觉?

为什么打坐的时候老想睡觉?   正亮法师开示:   昏沉和掉举是打坐最严重的两个障碍。这两个障碍无论是过去的祖师还是我们现在想要修行的人,都是需要去面对克服的问题。那么一方面我的这些昏沉是因...

观心者得解脱,不观心者沉沦六道

观心者得解脱,不观心者沉沦六道

  人一直在用大脑思维分析外部世界,你有多久没有内观过自己的心了?修行就是修自己的心,要时刻注意观察自己的心,发现自己起嗔怒、贪心或其它不健康的心思,就要及时察觉,并用更深层的意识去消止这些...

修行人为什么不能宣扬他人的过失

修行人为什么不能宣扬他人的过失

问:佛法修行人为什么不能宣扬他人的过失? 索达吉堪布答:憨山大师在《醒世歌》中曾言: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我们作为佛教徒,有能力则应宣扬佛教的崇高精神,而不是宣扬他人的过失。然而现在很多人,...

如何转变负面的人生态度

如何转变负面的人生态度

问:常有人自觉能力差、力量小,对社会、家庭没有影响力,而力不从心或放弃自我,如何转变此一负面的人生态度? 圣严法师答:佛经里有许多故事告诉我们,虽然个人的力量很有限,可是当你有心要利益这个世界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