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路无尘,当愿众生

【原文】

  见路无尘,当愿众生,常行大悲,其心润泽。

  《华严经》

  【注释】

  见路无尘见到路上很干净的,这时候又该发愿了,当愿众生,常行大悲:常行大悲心。什么叫大悲心?大悲心就是看所有的人,都和自己一样。一切众生与我同体,一切众生与我没有什么分别。常常地行大悲心,其心润泽:这个心就很有智慧,很光明的。所谓富润屋,德润身,你若富,就把房子造得很好、很美丽;你若有德行,身体就有一种光泽,有一种光辉,所以其心润泽。(度轮法师解)

  【备注】

  《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净行品为其中一品,有里面有141个偈颂,主要说明菩萨善用其心,才能免除身语意业的过失,获一切胜妙功德。其中的部分偈颂后世收入出家众的毗尼日用中,以方面日常持诵。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人活着的意义是为了什么

人活着的意义是为了什么

网友:法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学诚法师:活着是为什么,这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孟子曾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与动物的基本需求都是生存、繁衍,但如果只是停留在此,就失去了生而为人的真正意义。人最特...

忏悔常识问答

忏悔常识问答

问:何为忏悔。 答:于三宝前发露已罪,痛责悔改,哀求证明,决不复作也。 问:或云悔过能消灭从前罪过,信乎。 答:罪由心造,悔亦心作,心无二心,造时成过,悔时过灭,当然如是。若云业报,则消灭与否殊未可必...

如何看待付出与回报

如何看待付出与回报

网友:师父好!记得您曾有关于"爱情"的开示。深思后发现,自己曾最幸福的时光是因两人在精神和物质层面都自然达到了高度共鸣,且对方很在意自己。继而才放下自我肯多为对方着想。但终因其它...

女孩出家几年后想还俗,还可以有家吗

女孩出家几年后想还俗,还可以有家吗

问:请问如果一个女孩子发心出家了,也许几年以后想还俗,可以吗?有什么说法?她还可以有家吗? 大安法师答:出家和还俗在佛教里面,都是尊重各人的自由意志。出家没有人逼着你出家,还俗也没有人非得要拖住你的...

同事总是跟我过不去,该怎么办

同事总是跟我过不去,该怎么办

问:同事总是无缘无故跟我过不去,我很苦恼,应该怎么办? 达真堪布答:无论面对何种情况,我们都应该认识到:其一,一切都是因业力所现、因业力所感,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都是自己往昔所造的业,现在业力现前...

禅宗除一花五叶、五家七派外还有什么支派?

禅宗除一花五叶、五家七派外还有什么支派?

善士问:   禅宗有一花五叶、五家七派,此外,禅门还有什么支派吗? 星云大师答:   除了一般人熟知的五家七派,禅宗还有很多的支派,只是一般人都不太了解这些支派,它们大多是单独的、少数人所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