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不骂人即可以成就八种大福报!

【原文】

  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十善业道经》

  【注释】

  佛告诉娑竭罗龙王:人如果离开恶口,就可以成就八种清净的事业。

  一、言不乖度。度者分寸,乖者违背。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谈,要认清双方的关系,都如父、母、子、女之间,夫、妻、兄、弟、姊、妹之间,关系既然不同,身份亦复两样,双方的说话,皆有各各的分寸。不乖度,就是不违背自己应有的尺度。

  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契者契合。理者真理。一个人言不妄发,说出来,就要有利益于人。有利益于人的言语,必定是合乎真理的。

  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 不恶口的人,发出来的言词,非常美妙,美妙也就是使人听得悦耳、欢喜。因为有能使人悦耳,欢喜的力量,所以也能使人易于接受。因为有人接受,因而就能发生很大的效力,拿一般的社会活动来说,就是号召力。

  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不恶口的人,由于说话很有分寸,词令又很美妙,所以他说出来的话,没有一句,会引起他人的讥诮的。同时还能使听者发生敬爱与好乐。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一个不恶口的人,不但在有漏的因位中,能获得八种净业。假如将这功德回向而为佛果上的庄严,将来成佛时,也和诸佛如来一样,获得三十二相中的梵音声相。如来的音声,清净无染,所以叫梵音,就是清净的意思。

  【备注】

  《十善业道经》,为佛在娑竭罗(意为:咸水海)龙宫,为龙王所宣说的经典,即诸佛菩萨有一方法,能断除一切痛苦,获取极大利益,这个方法就是修行十善业道,即从行为上远离杀生、偷盗、邪淫;从语言上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从思想上远离贪欲、嗔恚、愚痴。离此十种恶业,就是修行十种善业。十善业是佛法修行的最基本法,无论大乘、小乘佛教都视此十善业为修行基础。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三昧可以分为几种?四种

三昧可以分为几种?四种

  禅宗所说的禅修,天台宗称为止观。止、观,是禅修的两个基本要点。在天台智者大师的止观实践体系中,三昧分为四种:   第一种叫常坐三昧,就是远离喧闹,端身正坐,不行、不住,也不躺下。   第...

内心清净方能解脱烦恼

内心清净方能解脱烦恼

  你是否在意流言蜚语?对于网络上的传言你是相信还是不屑一顾?妄念执着都是外境对你的干扰而从你的内心中升起的,所以还是要从调御自心开始,不受外境干扰,自觉性空,才能解脱。 【原文】   譬如...

正宗佛珠加持洗澡水布施鬼道众生如法吗?

正宗佛珠加持洗澡水布施鬼道众生如法吗?

  无意看到朋友圈标题为:“很多人不解,究竟在洗澡上厕所的时候能不能念佛,看完就懂了 ”的文章。通篇窃用印光祖师的开示,将洗澡入厕,必须默念佛号,说成小声念......而又妄说...

一生行善但不知道阿弥陀佛,最后会往生吗

一生行善但不知道阿弥陀佛,最后会往生吗

问:如果一个人从不知道佛教,也不知道阿弥陀佛,却一生向善,行菩萨道最后会往生净土吗? 宏海法師答:哦,这个还是不可以的。就是说,一生行善了可能不会墮到三恶道,那么也许会升天。但是从修解脱道来讲,一定是...

在繁忙工作中如何寻回专注力呢

在繁忙工作中如何寻回专注力呢

问:现在常见的工作环境是,电脑萤幕同时开了好几个视窗,打报告又收电子邮件,一边接手机,眼睛还要看着新传进来的讯息。一心数用常是混乱无效率,好象很忙却是一事无成。该如何寻回专注力呢? 圣严法师答:开国元...

忏悔业障每天都要去做吗

忏悔业障每天都要去做吗

问:请问师父,忏悔业障是否在向佛表达所做的业障之后更要放下,还是要每天的忏悔直到什么时候? 净界法师答:他意思就是说忏悔业障,到底是一次性的做完就好了,还是每天要去做。这个忏悔业障,简单的说是这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