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已久!它才是佛陀苦行6年的真正原因

【原文】

  善男子!汝今善听。以何缘故,菩萨苦行六年?善男子!非是菩萨宿业余报受此苦也,欲令众生于一切恶业报中能生患心归向菩萨。

  《大宝积经》

  【注释】

  菩萨即指佛,我们都知道,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成道前曾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麦,身形消瘦,受尽大苦。佛为何如此呢?这只是一种示现,并不是佛还有往昔的业报没有消除,而受报此苦。更不是像某些人说的,佛还没有找到修行方法,因此而行苦行。

  而是佛为了教化度脱众生,以广大慈悲心而行苦行。因为我们知道,学佛者并不是都是一帆风顺的,在漫长的修行路途中,有时也会病苦缠身,有时会历经磨难,有的会非常贫苦,佛弟子这时应该如何思惟呢,应该想到:菩萨曾经历经无数劫修行,具大威德,但在成佛前还示现种种苦行磨难,我作为凡夫,往昔曾造业无量,现在受这点苦、这点磨难算什么,只是在偿还宿业,并以此因缘,而了知世间无常,了知身体为患,不再贪取世间五欲。由此生起正思惟,就不再苦恼,以此菩萨苦行示现为皈依处,就不会丧失道心,而一心在学佛的道路上前进。

  【备注】

  《大宝积经》,又作《宝积经》,唐代菩提流志等译,凡一二〇卷。系纂辑有关菩萨修行法及授记成佛等之诸经而成。宝积,即积集法宝之意。因其为大乘深妙之法,故谓之宝;聚集无量之法门,故谓之积。全经计收四十九会(部),内容泛论大乘佛教之各种主要法门,涉及范围甚广,每一会相当一部经,亦各有其独立主题。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

  问: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呢? 答:归敬仪云:今有安坐像前,情无敬让,可谓无事受罪,枉坏身心。因为佛像就是佛的代表,是佛真身的显现,见到佛像,就等于见到真佛一样,也不可以随便...

女性学佛后是否不能打扮

女性学佛后是否不能打扮

问:女性学佛之后是不是不能打扮了? 法霞法师答:一些女众学佛后认为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即可,从而不注意形象,以至于到了邋遢的程度,这导致对佛法缺乏深入了解的大众对佛教产生误解。其实佛教不提倡奢糜的装饰不...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问: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大安法师答:直心就是正直心、真诚心,而凡夫众生大多是弯曲的心,伪诈的心。在我执和利益的驱使下,充满机心用事,由此导致人格的瓦解,人际的紧张摩擦,种种烦恼。是故儒佛圣人...

如何能做到心转境界

如何能做到心转境界

问:请问师父,如何能做到心转境界? 传喜法师答:因为境界都是你的心啊,所以大手印教法里面有一首偈:见境之时,见心不见境,观一切境的时候,这就是我的心。观察于心,心之体性空,虽然空,空而非灭,无所不显现...

如何判断念佛人在平时或临终是否具备信愿

如何判断念佛人在平时或临终是否具备信愿

问:我们通过什么样的现象,以什么方式去判断念佛人在平时或临终是否具备信愿? 大安法师答:这个事情是一个很抽象、很形而上的问题。你平时是不是具足信愿呢?你是不是真的厌离娑婆了?是不是一到医院检查得了晚期...

莲花与佛教有什么关系?莲花与佛教寓意

莲花与佛教有什么关系?莲花与佛教寓意

莲花与佛教有什么关系?莲花与佛教寓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圣洁性,象征佛与菩萨超脱红尘,四大皆空; 莲花的花死根不死,来年又发生,象征人死魂不灭,不断轮回中。 佛教把莲花看成圣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