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能转变外边的境界,就和如来是一样的

【原文】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楞严经》

  【注释】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若,是假设。能,是能够。转,是转动。物,是一切外边的境界、物象。你如果能转变外边的境界,就和如来是一样的。

  怎么能若能转物,则同如来呢?因为我们这一切的人,都是被物所转,而没能转物。怎么叫被物所转呢?就是见着什么境界,就着住到什么境界上。因为你一着住,就跟着这个物跑了;你这个自性就失去了主宰,跟着外边境界跑(follow outside things),越跑就越远、越远就越跑。好像一个迷路的人找不着路,越找不着路,他越着急;越着急,他就越走;越走,就越走到错的路上去。跟着物转,也就是这样的道理,这叫被物所转。

  转物,就是不跟着物跑,而叫物来跟着你跑。这个物是个死物,它怎么会跟着你跑呢?活物可以跟着跑──我们人为什么跟着物跑?因为会动,所以会跑;物,它自己不会跑,怎么会跟着我们跑呢?你不要太死板了!怎么叫太死板了呢?所谓转物,你不跟着物跑,物就随你转了!物随你转,你就明白自己的真心,这一切外境都是唯心所现,都是你自己心里所现出来的一种东西。既然是在你自己心里,你为什么要跟它去跑呢?就不跟它去跑了。这个物和你,本来也没有什么离开的;你若明白一切唯心造、唯心所现这种境界,那就是转物了。

  为物转,就是背觉合尘;背,就是背弃了,违背这个觉悟的道理了;合尘,和外边那个物去合伙了,也可以说合股。合股,就好像做生意,说是一股一股的股票(stock),买股票、卖股票,好像纽约市场很多卖股票的;譬如有钢铁的股票、电灯股票,很多种股票。这合股,就是大家合作到一起,你也去参加一份;譬如你做生意,一个人没有这么多钱,说我也帮你,两个一起做啦!

  你背觉合尘,就好像和那个物象去合作了,合到一起,这就叫为物所转;你若转物,就是背尘合觉。背尘,违背这个物象;物,就是现在看见的这些个things(东西)。合觉,和觉悟这个觉又合股了,合到一起了(together)。你和那个物离开了,和这个觉(enlightenment)合起来了,所以这就叫背尘合觉。

  你若能反过来,这就和如来是一样的。如来为什么他成如来呢?也就因为他回过头来了,所谓明白过来了,就是他真明白了,所以就是如来。我们若明白自己的真心,也和如来是一样的!所以说则同如来。

  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你身和心都圆明了,这个时候,你随处都是道场,随处也都是法身。身心怎么圆明呢?因为你得到一种觉悟,和如来是一样的,所以你也就有光明,而特别圆满。什么叫道场呢?就是修道的地方。好像佛坐在菩提树下修行开悟,这就叫菩提道场;我们现在在这个佛教讲堂,这就是佛教讲堂的道场。你要是能转物了,随处都是法身,随处都是如如不动,到什么地方都是没有困难的,在什么地方都是不动道场。不动,就是有一种定力;这个定力道场。为什么会转物?就因为有定力。有什么定力?有这个楞严的定力──楞严大定。

  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十方国土读国度,不读土字。于一毛端,这毛不是头毛,就一根汗毛;汗毛的尖端上。遍,是普遍。能,是能够。含,是包含。受,就是在这个地方。什么地方?就在那一根汗毛的尖端,都能够完全容纳十方的国土。

  你看!这个汗毛的地方很小不是吗?可是在那个小的地方,就能包藏十方一切国土;你说十方国土这个地方多大啊?说:这个道理我不信,我这一根汗毛,不要说十方国土,连一个人都没有地方摆;不要说连一个人,就甚至于一个最小的微生物,它都禁不住!怎么能遍含十方国土呢?

  佛法就是这样的妙,你不懂佛法,也就在这个地方。汗毛尖上虽然小,但是在这个小的里边,可以现出十方国土那个境界。这个境界,你要是开佛眼了,你就看得清清楚楚的,可以有这种神通妙用,这叫小中现大;也可以大中现小。所以在后边就说: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坐到一粒微尘里边,去讲经说法,转法轮教化众生。

  这个道理是特别微妙,你若学佛法学得时间久了,才能领会到这种的妙义!现在我讲,就是怎么样比喻,你还是都不能接受这个道理的。所以现在就只是在这个字义上讲一讲,就是在这一根汗毛的顶梢上,也可以变现十方的诸佛国土。它地方虽然小,可是能现出来大的境界,就是这么妙法!为什么?你同如来嘛!如来就是能在小中现大,现无量无边这种的国土。(度轮法师解)

  【备注】

  《楞严经》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大经,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也是一部著名的破魔宝典,祖师盛赞为开悟的楞严。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正宗佛珠婴灵会作怪吗?

正宗佛珠婴灵会作怪吗?

 近几年来,台湾,乃至其他华人地区,流行著一种婴灵信仰的传说。  所谓婴灵,包括人工流产、胎死腹中,或出生不久即夭折的婴儿灵魂。  据说,如果不予超度,他们便会以种种方式或现象...

在家居士该不该花精力追求升职加薪

在家居士该不该花精力追求升职加薪

问:在家居士该不该花一些精力追求升职加薪,以及更好的物质生活呢?怎么平衡世间生活与修行? 如孝法师答:这位同修的问题很重要,我们就这个话题做一些探讨。根据《华严经》的思想,佛陀说成就无上菩提是终极的目...

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问: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大安法师答:读诵佛经,一定得至诚恭敬,如是方可消业障、开智慧。如果漫不经心,甚或污手翘腿等不敬,不唯难获利益,而其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也者。是故,诵经前,宜将经...

佛教基础:佛教常说佛有“三身”是哪三身?

佛教基础:佛教常说佛有“三身”是哪三身?

佛教常说的“三身 ”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之义,聚集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称为法身,智法之聚集称为报身,功德法之聚集称为应身。又作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法佛报佛应佛、...

每天都要上香吗,还是心到就可以了?

每天都要上香吗,还是心到就可以了?

问:师父,像我们初学佛法的人,是每天都去上香拜佛,还是初一、十五去拜,或是心到就可以了? 如瑞法师答:学习佛法的形式是非常灵活的,根据你自己家的情况来决定,不要求一定要怎么样作。如果家里没办法供佛像,...

把「牛」释放,幸福才有可能出现

把「牛」释放,幸福才有可能出现

问:佛教常说放下?什么是放下?怎么才放下? 一行禅师答:可能你们很多人没听过放牛的故事。有一天,佛陀和弟子在森林里修习,他们在用午饭,一位农夫匆匆走过,见到佛陀便问:请问你们有没有见到我的牛?佛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