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为何无法逃避生死轮回?

【原文】

  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唐受诸辛苦。

  《大宝积经》

  【注释】

  众生都在六道中不断的轮回,不断的生死,受尽诸苦,而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的贪嗔痴三毒。贪是贪爱,欲是欲望,嗜是嗜好,在这个世间,不断的贪爱执取,得到欢喜,得不到悲伤,乃至不择手段而去获取,由此而有各种斗争与怨恨,无论或贫或富,至临命终时,一切却都无法带走,带着斗争心进入坟墓,又不断的进行轮回,受诸辛苦。唐受诸辛苦,即徒然受诸辛苦的意思,我们太需要以此警惕了!

  【备注】

  《大宝积经》,又作《宝积经》,唐代菩提流志等译,凡一二〇卷。系纂辑有关菩萨修行法及授记成佛等之诸经而成。宝积,即积集法宝之意。因其为大乘深妙之法,故谓之宝;聚集无量之法门,故谓之积。全经计收四十九会(部),内容泛论大乘佛教之各种主要法门,涉及范围甚广,每一会相当一部经,亦各有其独立主题。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念佛总是进进退退怎么办

念佛总是进进退退怎么办

问:我非常相信极乐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可我是个非常内向,容易走极端的人,我已经皈依十多年了,过去有经常去念佛诵经,可总是进进退退,请开示我该怎么走下去? 大安法师答:你能相信有大慈大悲的阿弥陀...

学佛有了目标,是不是也是一种执着呢

学佛有了目标,是不是也是一种执着呢

问:平时有人说,做人需要有理想、信念和目标,学佛也一样需要理想和目标。但佛经说,不要执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论善恶,都不要执着。那么,我们学佛时,应不应该有个目标呢?是否有了目标,本身也是一种执着呢...

普贤菩萨这次怎么没提极乐世界呢

普贤菩萨这次怎么没提极乐世界呢

问:法师您好!《华严经》的最后一品中,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可是在《法华经》的最后一品《普贤菩萨劝发品》中,却劝发众生受持读诵《法华经》。为何同样是普菩萨表法,却不提极乐世界呢? 大安法师...

做事有信心 才容易成功

做事有信心 才容易成功

  做任何一事件事,首先要有信心,才容易成功。信心是我自性里最重要的一个性德,凡夫迷失了自性,性德不能现前。因此,常怀疑惑之心,道心不能坚固,所以久远修行不能成就。   因此,佛法修学能否成...

居士在生活工作中该如何修

居士在生活工作中该如何修

问:您刚才说的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其心指什么说法。在家居士,生活工作生活中如何修,更好运用到工作生活中? 明基大和尚答:学佛呢,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后面有一个觉,在世间觉悟。师父提倡生活禅,在生活中...

官民关系、上下级关系怎么处理较好

官民关系、上下级关系怎么处理较好

民众就是老百姓,官员常常被称为父母、父母官,这个称谓就是要提醒官员,你对待子女是什么态度,就应该对老百姓是什么态度。 父母对子女都是用仁爱之心的,子女的疾苦就是父母的疾苦,子女没有说出来的要求,但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