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身处地狱也不生苦想及悔心
编者按:一个普通人能够理解佛陀的思想吗?在佛陀伟大的精神力量面前我们显得如此渺小,我们该怎么办?从现在开始,从帮助身边的人开始,从不生苦想及悔心开始,这就是精进的动力。
【原文】
如来受苦不觉苦,见众受苦如己苦,虽为众生处地狱,不生苦想及悔心。
《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八
【注释】
佛陀为了众生能够离苦得乐,自己并不觉得苦,而是把众生的疾苦当成自己的苦,佛陀为了解救地狱中的众生,虽身处地狱,也不会产生痛苦的想法和后悔的念头。
编者按:一个普通人能够理解佛陀的思想吗?在佛陀伟大的精神力量面前我们显得如此渺小,我们该怎么办?从现在开始,从帮助身边的人开始,从不生苦想及悔心开始,这就是精进的动力。
如来受苦不觉苦,见众受苦如己苦,虽为众生处地狱,不生苦想及悔心。
《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八
佛陀为了众生能够离苦得乐,自己并不觉得苦,而是把众生的疾苦当成自己的苦,佛陀为了解救地狱中的众生,虽身处地狱,也不会产生痛苦的想法和后悔的念头。
问: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现的是什么样的相?是否就是自己平时供奉的佛像的样子? 大安法师答:对这一点,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知见。从本源意义上来说,阿弥陀佛是没有相的,法身无相。那么由法身所现...
佛教说:凡是办造饮食的地方皆叫做“大寮 ”。在《维摩诘经·香积佛品》里提到,香积佛国饮食的香气为十方三界第一,他们会用香饭供养诸佛菩萨,因此佛门的大寮又被称为“香积...
一、佛教为什么会有宗派之分?释迦牟尼入灭后,随着佛教的传播,佛教僧团纷纷兴起,由于他们在戒律方面存在分歧,佛教逐渐走向分裂。二、为什么佛教会有小乘和大乘之分?在佛陀入灭后,原始...
问:五戒犯了三戒失去戒体了吗?该怎么办?明知这样做是犯戒但还是做了,是业障太深,还是着魔了? 大安法师答:那真是业障重,也是魔障重。你这个五戒别说犯了三戒,就是犯了一戒都失去戒体,这是一个很严肃的事...
【编者按】 你认为自己是勤快人还是懒人?你对懒癌了解多少?当你的计划一拖再拖时,你是否意识到自己有可能得了懒癌。那么,什么是懒癌?懒癌有哪些具体症状? 【原文】 莫起懈怠意,懈怠则怯...
问:请开示念阿弥陀佛名号与菩提心的相互关系。 大安法师答:能深信切愿执持弥陀名号即无上菩提。何以故?以信愿庄严阿弥陀佛名号,即能感通阿弥陀佛光明愿力,成办往生极乐净土之大事。一俟往生,即得阿鞞跋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