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是出离于调伏与不调伏的

  编者按:你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吗?以前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学佛之后是否已经有了改变?维摩诘居士所说菩萨道高不可及,但调伏心以摆脱愚昧无明这样的要求应是我们能做到的。

【原文】

  若住不调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调伏心,是声闻法。是故菩萨不当住于调伏不调伏心,离此二法是菩萨行。

  《维摩诘所说经问疾品》

  【注释】

  总是不注意调和与控制自己的身、口、意使之不犯错误,是愚昧无明之人的方法;时刻调和与控制自己的身、口、意使之不犯错误,确是高于愚昧之人的方法,但仍达不到菩萨的境界,菩萨是出离于调伏与不调伏的。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是一件不简单的事

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是一件不简单的事

  一个人能取得大的成就不仅在于他能做成多少艰难的事情,为常人所不能为,更重要的是,他能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西方哲学史中有一个典故,苏格拉底让他的学生们做一个简单的摆手动作,每天...

法相宗创始

法相宗创始

无著菩萨在佛涅槃后九百年,诞生于北印度,犍陀罗国,出家后证入初地,凭神通力上升兜率天,亲聆弥勒菩萨说法,悟得缘生无性的大乘空义,爰请弥勒菩萨于中夜降神于其中印度,阿逾陀国之禅堂,为说五论(即瑜伽师地论...

学佛很久身心没有变化是什么原因

学佛很久身心没有变化是什么原因

问:我学佛很久了,但是在平时生活中,面对对境的时候依然烦恼,身心没有任何的变化。我觉得自己没有进步。请问上师,是我学修不够努力,还是理解认识上出现了偏差? 达真堪布答:主要是法没有融入相续,修行没有融...

佛欢喜日是什么时候?七月十五佛欢喜日

佛欢喜日是什么时候?七月十五佛欢喜日

  七月十五是佛教的佛欢喜日。佛欢喜日,源自于佛世时的印度,每逢夏天雨季来临,所有僧侣皆不外出托钵,只在山中林间打坐经行,专心修持,此称为结夏安居。经过三个月的时间,到了七月十五日这天,也就...

佛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佛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bai,是由古印度du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zhi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dao)。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佛教创...

学佛后一定要吃素吗

学佛后一定要吃素吗

从目前教界来看,汉传佛教吃素,藏传佛教吃肉,南传佛教则是有肉吃肉,有素吃素。其中,有客观上的原因。南传佛教是乞食,施主给什么就吃什么。藏传佛教地区,过去因为蔬菜匮乏,只能吃肉,因此有所开许,不过现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