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是出离于调伏与不调伏的

  编者按:你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吗?以前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学佛之后是否已经有了改变?维摩诘居士所说菩萨道高不可及,但调伏心以摆脱愚昧无明这样的要求应是我们能做到的。

【原文】

  若住不调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调伏心,是声闻法。是故菩萨不当住于调伏不调伏心,离此二法是菩萨行。

  《维摩诘所说经问疾品》

  【注释】

  总是不注意调和与控制自己的身、口、意使之不犯错误,是愚昧无明之人的方法;时刻调和与控制自己的身、口、意使之不犯错误,确是高于愚昧之人的方法,但仍达不到菩萨的境界,菩萨是出离于调伏与不调伏的。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对未来的担忧和顾虑,该如何放下

对未来的担忧和顾虑,该如何放下

问:现在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居士内心时刻充满对未来的担忧和顾虑。该如何放下包袱,轻装前行? 索达吉堪布答:作为佛教徒,理应在做人的基础上好好修行,然后利益众生、弘扬佛法,而不要成天只是考虑自己...

嫉妒心是怎么产生的?

嫉妒心是怎么产生的?

嫉妒心从哪里来?   嫉妒是建立在一种攀比上的心。攀比,简单的说是一种分别,实际上就是一种争斗。一个攀比的人,就是内心向外不断的索取的人。索取的越多,就越不够,越是不够,越是要去索取,就像口...

「随缘不攀缘」和「积极争取」的区别

「随缘不攀缘」和「积极争取」的区别

问:我们在社会工作学习中,应该如何区分随缘不攀缘和积极争取的区别?请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首先,我们在生活当中要相信因果。相信什么因果呢?我们今生的命运的好坏,穷亨寿夭,是来自于我们宿世的因来决定的...

要不要有放人之心?净土法门:防人之心好不好?

要不要有放人之心?净土法门:防人之心好不好?

 接著底下讲,「众生无量,国土无量。菩萨随顺众生,经不可说、不可说那由他劫,入不可说、不可说恒沙佛土,悉以无量行海而严净之」。这个我们要学。我们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由於科学技术带...

为何烦恼很难断

为何烦恼很难断

问:我这几天修行很精进,为什么还很烦呢?是什么原因呢? 大安法师答:修行精进几天,你就没有烦恼了?无量劫以来的烦恼犹如油入面哪!那是浩浩的见思惑呀!所以你修行越精进就越有烦恼,它是正常的。往往念佛念得...

初学净土法门从哪儿入手

初学净土法门从哪儿入手

问:法师,对于初学者,尤其是想修净土的人请您给一些建议。 宏海法师答:学佛讲解行并进。解的过程,就是我们对佛法不管是从名相词汇上或者义理上熏习的过程。这个熏习的过程,就是慢慢了解的过程,最好再配合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