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 有生必有死

  佛陀于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期间,一天,波斯匿王非常敬重的祖母突然过世,国王送其出城火化、供养舍利后,衣服垢弊、披头散发地来到精舍,顶礼佛陀。

  佛陀问道:‘国王,你从哪里来,为何衣服垢弊、披头散发?’国王回答:‘世尊!我因敬重的祖母过世,送其出城火化,办妥一切后,随即来到精舍。’佛陀问国王:‘你非常敬爱你的祖母吗?’王答:‘世尊!我非常爱她。如果将国土中所有的象马七宝乃至于王位统统给人,能救我祖母一命,我一定全部奉送。但这些都不能挽救她,还是让她与世长辞,我因此悲恋忧苦,不能承受!我曾听闻世尊开示过:“一切众生、一切蜎飞蠕动、一切神,有生必定有死,无不穷尽,没有出生而不死的。”今天才领悟到世尊所说的道理。’

  佛陀表示:‘国王!正是如此,一切众生、一切蜎飞蠕动、一切神,有生必定有死,终归穷尽,没有生而不死的。即使是再尊贵的婆罗门、贵族、长者,有生必定有灭,没有不死亡的。即使是拥有权势的国王,虽然统治天下,得力自在,邻近敌国无不降伏,但终究还是会死。若往生长寿天,在天宫为王,即使自在快乐,最后还是会灭尽。再者,得证阿罗汉果的比丘虽已漏尽烦恼,远离生死,所作已办,但最后还是要舍去有漏色身,入于涅槃。得证缘觉的圣者即使善调善寂,也得尽此身命,终归入于涅槃。即使诸佛世尊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善说法要,最终也要舍身,入般涅槃。由此比喻,国王当知一切众生、一切蜎飞蠕动、一切神,有生必有死,无不穷尽,没有生而不死的。’接着,佛陀又为大众说偈:

  一切众生类,有命终归死,

  各随业所趣,善恶果自受。

  恶业堕地狱,为善上升天,

  修习胜妙道,漏尽般涅槃。

  如来及缘觉,佛声闻弟子,

  会当舍身命,何况俗凡夫?

  波斯匿王听闻佛陀开示的这番道理后,心开意解,再三顶礼佛陀后方才离去。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卷四十六》

 

点我:

相关文章

精进修行的妙高法师

精进修行的妙高法师

  妙高法师曾精进修行,长久以往他发现自己有点懈怠,于是为了鞭策自己,选择了在悬崖边打坐悟道。若是一时陷入昏沉,很可能摔下悬崖粉身碎骨,以治自己的堕心。一日妙高法师正打着坐,一不留神睡意来了,一不...

《百业经》:迦叶临终信佛证罗汉果86

《百业经》:迦叶临终信佛证罗汉果86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湖北当阳玉泉寺的故事

湖北当阳玉泉寺的故事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汉寿亭侯关羽挂印封金,护卫着甘、糜二夫人离开曹营,过关斩将,进发河北。路经汜水关时,守将卞善欲借镇国寺宴请关羽之机,击笺为号,加害于他。寺僧普净与关羽为蒲州同乡,不忍...

德育故事:孝子循吏纯臣之狄仁杰

德育故事:孝子循吏纯臣之狄仁杰

狄仁杰。为豫州刺史。诏命治越王 贞等党与。当坐者六七百家。籍没五千口。趣使行刑。仁杰密奏。彼皆诖误。臣欲显奏。似为逆人申理。知而不言。恐乖仁卹之旨。太后特原之。皆流澧州。道过宁州。(仁杰曾为刺史)父老...

《释迦牟尼佛广传》七:舍物舍身而求法89

《释迦牟尼佛广传》七:舍物舍身而求法89

  释迦牟尼佛广传(下)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 译  释迦牟尼佛广传 七、寻法品 89.舍物舍身而求法  七、寻法品  89.舍物舍身而求法  久远之前,于印度鹿野苑梵施国王执政之地上,...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0、系念佛陀及身着法衣之功德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0、系念佛陀及身着法衣之功德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