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只在目前,慧能法师提出的修行标准你做得到吗?

  编者按:只有出家才算修行吗?在家人如何学佛呢?六祖慧能法师这段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偈语为在家人规定了在生活中修行的标准,心平、行直、恩、义、让、忍你能做得到吗?

【原文】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见,何劳向什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坛经》

  【注释】

  心态平和哪里还需要信守戒律?行为平直哪里还需要修行禅定?知恩回报就要孝敬供养父母,懂得仁义就要互相帮助。谦恭就会和长辈晚辈都和睦相处,忍让就会使所有罪恶无法喧嚣。要是能够坚持不懈像钻木取火一样修行,佛法的红莲就一定会从淤泥中生长出来。苦口的一定是利于病的良药,逆耳的一定是利于你的忠言。悔改自己的过错一定会生出智慧,维护自己的短错心里一定不是圣贤。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利于他人,成道并不是通过施舍钱财可以获得。菩提智慧只要向自己的心里去寻觅,何必劳烦还要向外寻求呢?听了这首颂就要依照它说的义理去修行,天堂就在你们的面前!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只要有清净心,念诵外道经典也能往生吗

只要有清净心,念诵外道经典也能往生吗

问:我们听说往生的关键是清净心,只要心清净,哪怕是念《玫瑰经》,念《古兰经》,也能往生。那么请问往生是靠信愿行还是清净心? 大安法师答:你说是靠什么?我们是怎么读《阿弥陀经》的?怎么读《无量寿经》的...

看不见三世因果,该如何相信呢

看不见三世因果,该如何相信呢

网友:大师,佛陀认为有善与恶之分吗?如果有,可以除恶扬善吗? 学诚法师:善与恶,在不同的层次下定义不同。就第一个层次而言,善即是未来能带来好的果报的行为,恶即是未来能遭致苦的果报的行为。杀生、偷盗、...

如何理解念佛要念得「心佛两忘」

如何理解念佛要念得「心佛两忘」

问:《印祖文钞》里我似乎记得念佛要念得心佛不二、心佛两忘。如何理解心佛两忘的忘,还有念而不念,不念而念?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建立信愿之后,我们在念佛功夫上还是要努力,精进,要取法于上,要趋向于念佛的...

芡实的药用价值

芡实的药用价值

 食疗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食疗文化源远流长,食疗是一种长远的养生行为。家常美食网提供——芡实的药用价值,通过饮食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目的。  芡实 又名鸡头子。为睡莲科的一...

十波罗蜜是什么意思?南传十波罗蜜解释

十波罗蜜是什么意思?南传十波罗蜜解释

  十种波罗蜜在南传佛教里也是重视的,它是讲成佛生生世世所要修行的十种波罗蜜。我们要走向成佛之道,也要修这十种波罗蜜。   南传佛教说的十种波罗蜜都是什么?第一,布施;第二,持戒;第三,出离...

如何积攒菩提资粮?四种积聚菩提资粮的方法

如何积攒菩提资粮?四种积聚菩提资粮的方法

  学佛是通过建立信仰,让我们在佛法智慧之光照耀下,断除无始以来的黑暗烦恼,在佛陀慈悲利生的大爱精神感召下,发起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无上悲愿,在自利和利他的过程中积聚菩提资粮。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