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佛珠佛事的意义与种类

一、佛事的意义


  佛事的意义有狭有广。
  (一)广义:凡是信佛之事、学佛之事,弘扬佛法之事,都叫佛事。
  佛事,包括修福与修慧,比如:课诵、闻法、讲经、拜佛、念佛、习定,侧重修慧;布施、持戒(止恶行善)、助人等,侧重修福。
  修福,可以获得丰富的物质条件,衣食住行等方面,称心如意。
  修慧,可以启迪无限的智慧,断除无尽的烦恼,法喜自在。
  福报能帮助更好的修慧,智慧能正确的止恶行善修福。
  所以,福慧双修,才能断除生老病死、六道轮回等种种苦恼,最终成就佛果,这是佛教的宗旨,也是佛事的本意!
  所以,真正的佛事,是要大家亲自做。
  (一)狭义:对于不懂佛法,不会修行的人们,遇到亲友死亡、或遭遇天灾人祸、或诸事不顺,在没有办法解决的情况下,通常请出家人代做佛事,如:诵经、礼忏、普佛、焰口、放生等,这类佛事又叫法事、或经忏佛事。


二、经忏佛事的种类
  佛教传入中国,受时代、人文、习俗、文化等背境的影响,在不违背佛教内函的前提下,忏法及仪轨,应运而生。
  随着不断的流行和完善,寺院的法事仪轨,均己定型。
  所有佛事,冥阳两利,即:活着与己故的人均可受益。
  活着的人,做的佛事叫吉祥佛事。
  己故的人,做的佛事叫超度佛事。
  吉祥佛事,又叫祈福佛事,如求:长寿、健康、大富、大贵、善终、消灾、学业、事业、平安等。
  超度佛事,让亡人离苦得乐,比如从恶道受苦转投善道享福、或直升极乐净土、了生脱死(视亡人罪福轻重及僧人修行高低而定)。
  佛事的种类分别有:供佛、供僧、水陆、普佛、焰口、诵经、礼忏、放生等。
  推荐文章:为什么要做佛事?如何做佛事?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烧出舍利就一定是往生极乐世界了吗

烧出舍利就一定是往生极乐世界了吗

问:请问师父,人往生后烧出舍利子,一定是去西方极乐世界了吗? 大安法师答:能够烧出舍利子,说明这人的修行还是不错的,也感得了加被的力量。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烧出舍利子就一定是往生极乐世界了,因为这并不...

干柴烈火聚合时,便会焚毁众生

干柴烈火聚合时,便会焚毁众生

  人为什么会发怒?为什么会口出恶言?在这焦躁的情绪背后隐藏着什么?如果把频出恶语的口舌比作烈火,那么不和谐的内心就是干柴。不要总是着眼于自己没有得到什么,要多去看看别人为自己做了什么,多想...

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

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

(2019年7月24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汉传佛教寺院管理,落实民主管理原则,维护寺院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

众生无智,不知身处环境犹如火宅

众生无智,不知身处环境犹如火宅

  你对佛教中的苦有什么体会?你知道《火宅喻》这个故事吗?在佛陀的眼中,我们都生活在痛苦之中,既使转生在天界,应该算是福德圆满了吧?但仍在六道中,还是停留在苦中!什么是乐呢?唯有从轮回中解脱...

学佛后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学佛后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问:学佛以后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成刚法师答:我们皈依三宝了,成为佛门弟子了,那么就应该用佛法规范净化我们的身心。因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是我们众生最粗重的身心过恶,我们要防非止恶,要断除它。...

如何保持夫妻与家庭和睦

如何保持夫妻与家庭和睦

问:现今社会中,有很多明星夫妻貌合神离,曾经恩爱幸福,最后却反目成仇,令很多人不大喊不再相信真爱了,请问上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无常?又有哪些修行的方法,可以保持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达真堪布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