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佛珠佛事的意义与种类

一、佛事的意义


  佛事的意义有狭有广。
  (一)广义:凡是信佛之事、学佛之事,弘扬佛法之事,都叫佛事。
  佛事,包括修福与修慧,比如:课诵、闻法、讲经、拜佛、念佛、习定,侧重修慧;布施、持戒(止恶行善)、助人等,侧重修福。
  修福,可以获得丰富的物质条件,衣食住行等方面,称心如意。
  修慧,可以启迪无限的智慧,断除无尽的烦恼,法喜自在。
  福报能帮助更好的修慧,智慧能正确的止恶行善修福。
  所以,福慧双修,才能断除生老病死、六道轮回等种种苦恼,最终成就佛果,这是佛教的宗旨,也是佛事的本意!
  所以,真正的佛事,是要大家亲自做。
  (一)狭义:对于不懂佛法,不会修行的人们,遇到亲友死亡、或遭遇天灾人祸、或诸事不顺,在没有办法解决的情况下,通常请出家人代做佛事,如:诵经、礼忏、普佛、焰口、放生等,这类佛事又叫法事、或经忏佛事。


二、经忏佛事的种类
  佛教传入中国,受时代、人文、习俗、文化等背境的影响,在不违背佛教内函的前提下,忏法及仪轨,应运而生。
  随着不断的流行和完善,寺院的法事仪轨,均己定型。
  所有佛事,冥阳两利,即:活着与己故的人均可受益。
  活着的人,做的佛事叫吉祥佛事。
  己故的人,做的佛事叫超度佛事。
  吉祥佛事,又叫祈福佛事,如求:长寿、健康、大富、大贵、善终、消灾、学业、事业、平安等。
  超度佛事,让亡人离苦得乐,比如从恶道受苦转投善道享福、或直升极乐净土、了生脱死(视亡人罪福轻重及僧人修行高低而定)。
  佛事的种类分别有:供佛、供僧、水陆、普佛、焰口、诵经、礼忏、放生等。
  推荐文章:为什么要做佛事?如何做佛事?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临终关怀的三个境界

临终关怀的三个境界

佛法里面关于临终的关怀,老人关怀有三个层面的境界:   1.正面关怀   第一种叫正面关怀。我们大家学的临终助念都是正面关怀,就是你到老了,到死了,没办法了,自己无能为力了,大家帮助你一把,...

欲求生净土,一定要修好这三福

欲求生净土,一定要修好这三福

  为何想要求生西方净土,需先修净业三福?什么是净业三福?净业三福起源于释迦牟尼佛的观机施教,是佛的一个用意。众生对西方极乐世界信心缺乏、信心难以建立的原因就在于智慧不足,为了培植众生的智慧...

莫让自己每天都在虚度光阴!

莫让自己每天都在虚度光阴!

  你的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吗?你可以无悔地说你善待了时间吗?人们总是认为:我明天还有时间!但世事无常,计划总是在变。所以,每晚入睡前,是否也应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又空过了一天? 【原文】:  ...

保家仙来干扰人怎么办

保家仙来干扰人怎么办

问:有的居士原供养保家仙,持五戒后送出不供了,但仙家时常回来不让人睡觉。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要知道,我们深信切愿称名:念佛,能念的心就有本具的心光,所念的佛号又是无量光明。经典当中说:一个真诚念佛的...

世间事业和修行能否两全其美

世间事业和修行能否两全其美

问:世间事业兴盛和修行成功能否两全其美? 索达吉堪布答:真正的修行人应一心向佛,厌弃世法。否则,要想成功简直是白日做梦。 《修行入门》中也描述过宗喀巴大师亲见文殊菩萨,文殊菩萨赠送的一段至理名言:如果...

华严宗的创始人法藏

华严宗的创始人法藏

法藏(643—712)祖籍康居(今中亚撒马尔罕一带).故以康为姓,祖父辈迁居长安,其父爱赠左卫中郎将。唐朝显庆三年(658),法藏到岐州(今陕西扶风)法门寺内的阿育王舍利塔前,燃一根指头以申供养,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