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佛珠佛事的意义与种类

一、佛事的意义


  佛事的意义有狭有广。
  (一)广义:凡是信佛之事、学佛之事,弘扬佛法之事,都叫佛事。
  佛事,包括修福与修慧,比如:课诵、闻法、讲经、拜佛、念佛、习定,侧重修慧;布施、持戒(止恶行善)、助人等,侧重修福。
  修福,可以获得丰富的物质条件,衣食住行等方面,称心如意。
  修慧,可以启迪无限的智慧,断除无尽的烦恼,法喜自在。
  福报能帮助更好的修慧,智慧能正确的止恶行善修福。
  所以,福慧双修,才能断除生老病死、六道轮回等种种苦恼,最终成就佛果,这是佛教的宗旨,也是佛事的本意!
  所以,真正的佛事,是要大家亲自做。
  (一)狭义:对于不懂佛法,不会修行的人们,遇到亲友死亡、或遭遇天灾人祸、或诸事不顺,在没有办法解决的情况下,通常请出家人代做佛事,如:诵经、礼忏、普佛、焰口、放生等,这类佛事又叫法事、或经忏佛事。


二、经忏佛事的种类
  佛教传入中国,受时代、人文、习俗、文化等背境的影响,在不违背佛教内函的前提下,忏法及仪轨,应运而生。
  随着不断的流行和完善,寺院的法事仪轨,均己定型。
  所有佛事,冥阳两利,即:活着与己故的人均可受益。
  活着的人,做的佛事叫吉祥佛事。
  己故的人,做的佛事叫超度佛事。
  吉祥佛事,又叫祈福佛事,如求:长寿、健康、大富、大贵、善终、消灾、学业、事业、平安等。
  超度佛事,让亡人离苦得乐,比如从恶道受苦转投善道享福、或直升极乐净土、了生脱死(视亡人罪福轻重及僧人修行高低而定)。
  佛事的种类分别有:供佛、供僧、水陆、普佛、焰口、诵经、礼忏、放生等。
  推荐文章:为什么要做佛事?如何做佛事?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如何理解「以摄心专注而念」

如何理解「以摄心专注而念」

问:如何理解彻悟大师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一句此处的摄心? 大安法师答:这句话已经把如何摄心告诉我们了,就是专注而念。怎么专注呢?就是大势至菩萨所讲的:都摄六根。因为我们见闻觉知的是靠六根,眼耳鼻...

《宗教事务方面部分行政许可项目实施细则》

《宗教事务方面部分行政许可项目实施细则》

第一项  宗教院校聘用外籍专业人员资格认可(已经国家外国专家局同意)一、行政许可依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序号364。二、行政许可条件1、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

要想成道,必先断绝贪欲

要想成道,必先断绝贪欲

  谁不爱钱财?谁不爱名利?学佛以后,就应当看淡一点儿。儒家说无欲则刚,佛教也讲要断除欲望,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假使到了无求的话,他的品德就提高了,可以超然物外,人家也会尊重他,自己也不会...

学佛初期可以执着吗

学佛初期可以执着吗

问:有的人经济条件不好,家庭环境不好,身体不好,想通过学佛改变。或者认识到做人,六道轮回都比较痛苦,然后要往生。带着这些想法学佛,是不是还没有脱离有所求?是不是还没有离开贪嗔痴? 达真堪布答:可以,这...

什么是“闭关修行”?有何意义?

什么是“闭关修行”?有何意义?

什么是“闭关修行 ”?  闭关修行源自古印度无上瑜伽密法,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闭关修行,只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才可以,闭关期间他们不吃五谷杂粮,只吃少量的水果蔬菜,饮少量的水,维...

世间欲望永无止境

世间欲望永无止境

  什么东西是你求之不得的?什么东西是你害怕失去的?你知道欲望有多可怕?欲望常被形容为魔鬼,人们经常在它的诱惑下一步步走向深渊,先是浅尝辄止,使你并不厌烦它,反而喜爱它;然后步步深入,使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