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吸引诸位佛菩萨降生这个世间?

  编者按:哪部经书被誉为众经之王?你知道各位佛陀为了什么纷纷降生于这个世间?六祖慧能法师为我们揭示了《法华经》的精髓,诸位佛菩萨正是为了能够传播佛法、普度众生才来到世间的。

【原文】

  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坛经》

  【注释】

  什么是因缘呢?经书上说:众位佛祖世尊,都只是因为一件大事因缘而生出于世间。这一大事因缘,就是佛的智慧知见。世俗凡人对外执著于表面现象,对内执迷于虚空。要是能够面对各种相状而又离弃它,能够面对虚空而又离弃虚空,这就是对内对外都不执迷了。要是能够悟到这个道理,就能够心中茅塞顿开,这就是打开了佛的智慧知见的大门。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汉传佛教天台宗创始人——从出家到开悟的故事

汉传佛教天台宗创始人——从出家到开悟的故事

智顗,被人们尊称为“智者大师”,是汉传佛教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他本是南梁贵族之后,在18岁那年,投湘州果愿寺法绪法师门下,出家为僧。法绪自感不足以做智顗之师,于是就介绍智顗北上,从当时著名律学家慧旷受...

五戒和菩萨戒能一起受吗?犯戒后忏悔可以恢复戒体吗?

五戒和菩萨戒能一起受吗?犯戒后忏悔可以恢复戒体吗?

五戒和菩萨戒是否可以一起受?   五戒和梵网经菩萨戒可以一天中受,先受五戒次受菩萨戒。 如果犯了戒在佛前忏悔,是否可以恢复戒体?   犯戒不一定失戒体,要看犯了什么戒。不要自己吓自己呀,这样...

念佛人被人认为孤僻被嘲笑,该怎么办

念佛人被人认为孤僻被嘲笑,该怎么办

问:我是台湾台北三十三岁的念佛行人。请问,出离心是不是会显得孤僻?我要与这杀盗淫妄的世间一起过日子,觉得没意思,太痛苦,业障太深重。我吃素,天天听您讲经,念佛求往生,我成了边缘人。有份信仰真不容易,没...

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

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

问: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 索达吉堪布答:现在人一味地认为,经济条件越好,生活档次越高,从中得到的快乐肯定越大。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到了那个时候,你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可怕,迟早会变成金钱的奴隶。 我们...

既然众生平等有佛性,为何还要修佛?

既然众生平等有佛性,为何还要修佛?

既然众生平等有佛性,为什么还要修佛?   正亮法师开示:   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我们的佛性是具足的,但是佛已经把他的烦恼清空了,我们还有无量的烦恼;佛打破了自己的无明烦恼,而我们还...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问: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仁清法师答:对于什么是诽谤正法?释迦牟尼佛在很多经典上给我们做过开示。 比如有的人讲课,讲着讲着你听着不对,然后你去劝别人别听了。至于这个人讲的对还是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