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行才能到净土世界呢?

  编者按:众生与佛菩萨有哪些不同?不同就在迷悟之间,根源就是我们的内心。人们的内心世界是多么不平静啊,方寸之间有高山、大海、恶龙,怎样才能使内心平静呢?从慧能禅师的话语间能找到答案。

【原文】

  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坛经》

  【注释】

  一直坚持做十种善事,天堂就会降临。除去人我分别的念头,须弥山就会倒掉;除去邪心,海水就会枯竭;除去烦恼,波浪也就消失;忘却毒害,鱼龙都会灭绝。从自己的心地上体会本来的佛性,这智慧的佛性就会大放光明,对外将六门照得清清净净,能够破除欲界的六重天;这智慧的佛性向内照,就能除去贪、嗔、痴三毒,同时也将地狱等等罪孽,一起消灭掉。这时就会内外都明澈清净,与西方净土没有丝毫差别。如果不这么修行,又怎么能到净土世界呢?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学佛什么事能求什么事不能求

学佛什么事能求什么事不能求

问:学佛什么事能求什么事不能求?请师父开示。 能弘大和尚答:害人的不能求,利人的你可以求,解脱的可以求,成佛可以求。求佛有几种可以求的,人天福报可以求,解脱生死可以求,成佛度众生可以求,除此以外不要...

佛说慈母在堂最为富有!

佛说慈母在堂最为富有!

  【原文】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注释】在不同的世间,什么人最富有?什么人最贫穷?慈悲的母亲依然健在,儿女可...

贪鄙悭吝的有情众生将是这样的下场

贪鄙悭吝的有情众生将是这样的下场

  你身边有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那样的人吗?你是一个金钱至上的人吗?你觉得吝啬的人福报会多吗?要学佛就要发菩提心,要有慈悲心,要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吝啬的人内心充满贪欲,不能布施...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问: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明证法师答:修定,内心浮躁,心识散乱,就是因为没有定力,怎么样修定呢?最简单,最殊胜的方法,什么时候都能练的,就是念佛,所以,用佛号收摄身心,那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你肯不肯,...

慧能大师逝世前对弟子的一番话

慧能大师逝世前对弟子的一番话

  编者按:慧能大师传奇的一生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了,大师在奄然迁化之前都说了些什么?禅宗六祖在入灭前仍在提醒弟子,要时时精进,就和我在世时一样。 【原文】   大师说偈已了,遂告门人曰:汝等好住...

 正念使浮躁远离。

正念使浮躁远离。

正念使浮躁远离。 很多人都在说,今天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种浮躁表现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我们当下的心理状态。我们不妨看看自己的心,其中有多少妄想在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