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精进学习,切莫放纵欲望

  你是否已经厌倦了学习?你现在还愿意花些时间学习吗?你觉得学佛之路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人不学习,内心就会充满种种困惑和疑虑,于是诸多痛苦就会蜂拥而来。那么佛教所谓心中的智慧从何而来?智慧不会自动迸发出来,智慧只能依靠学习得来,即闻思修。闻思修是获得智慧的唯一途径,每一个希望离苦得乐的人,每一个发了愿菩提心要救度众生出离生死苦海的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通过学习获得智慧! 

【原文】

  人之无闻,老如特牛。但长肌肥,无有智慧。不知三世事,亦寡法财宝。饱腹恣欲心,人形畜无别。

  《华严经》

  【注释】

  人如果不学习,不听闻佛法,就像公牛一样,只长肌肉,不长智慧。这样的人,不知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之事,对珍宝一样的佛法也一无所知,只知道吃喝玩乐、放纵自己的欲望,这样的人虽然有人的形相,其实和动物并无二致。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临终时听闻到佛号,就一定不堕三恶道吗

临终时听闻到佛号,就一定不堕三恶道吗

问:《地藏经》中说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是众生等,生时死时,自得大利,终不堕恶道。而实际上,根据助念现场案例,很多被助念的人堕恶道,即使某些案例判...

吃植物会不会像吃动物一样不好呢

吃植物会不会像吃动物一样不好呢

问:动物是有生命的,吃它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但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我们吃了的话,会不会也像吃动物一样不好呢? 索达吉堪布答:这个问题,我昨天在中文大学那边也讲过。佛在《涅槃经》中说:众生佛性住五阴中,若坏...

什么是律宗

什么是律宗

道宣的四分律宗,是依大乘唯识圆教而立义。并主张四分律宗通大乘说,从律文中,有五种理由证明:(一)沓婆回心:沓婆证阿罗汉后。求坚圆法,回心向大。(二)施生成佛:戒本末偈云:施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三)...

佛教的天堂和地狱是怎么回事?

佛教的天堂和地狱是怎么回事?

佛教毫不怀疑天堂与地狱的存在,因为天堂与地狱都在生死范围的轮回之中。佛教相信,只要不出生死的界限,天堂、地狱人人都有经验的可能,甚至可说人人都曾去过天堂、地狱。修了上品的...

应该怎样理解空性

应该怎样理解空性

问:空性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但也是最常被人误解的概念。您觉得人们应该怎样理解空性? 希阿荣博堪布答:空性是现象最本质的属性,现象是空性的表达。正如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观察现象,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

佛教的合掌可以在什么场合使用?

佛教的合掌可以在什么场合使用?

  合十,也称为合掌,是佛门中最常用的礼节之一,不仅是威仪、礼仪的体现,又是调心、修行的方法。   动作看似简单,但却可令身心快速恢复平和与安定,有统一圆满、全心全意的内涵,给人一种谦和的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