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律宗

道宣的四分律宗,是依大乘唯识圆教而立义。并主张四分律宗通大乘说,从律文中,有五种理由证明:

(一)沓婆回心:沓婆证阿罗汉后。求坚圆法,回心向大。

(二)施生成佛:戒本末偈云:施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

(三)相召佛子:序文有诸佛如是行,佛子亦如是。

(四)舍财用轻:舍堕戒中,舍财后僧不还,犯轻罪。

(五)识了尘境:妄语戒的见闻知觉的了别,通唯识义。

戒有四科:

戒法:圣人制教名法;

戒体:纳法成业名体;

戒行:依体起护名行;

戒相:为行有仪名相。

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戒的内容广泛,以止作二持摄尽。止持是约戒条,止一切恶,不该作者不作。作持是约体道办事,修一切善,诸如受戒、说戒、安居、自恣、忏罪等。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大乘菩萨戒,不同小乘戒。声闻戒唯人得受,大乘戒诸趣通受;声闻戒有受有舍,菩萨戒有受无舍,是尽未来际受持。菩萨戒主要体现在三聚净戒上:

(一)摄律仪戒,七众所受别解脱戒;

(二)摄善法戒,奉行一切善法;

(三)饶益有情戒,广修善法以利益众生。

前二自利,后一利他,合为二利圆满。虽只讲戒,而与定慧相连。如把心停止,不起妄念,摄意业为定,详细观察思维,此应作,彼不应作为慧。如盗戒具三净戒:自不起盗心并防护为摄律仪戒;见有盗机而维护为摄善法戒,转告保护为饶益有情。其他戒也一样,一戒一行圆观解,具足一切行即为大乘妙行。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初学佛是否只能尊奉一位老师

初学佛是否只能尊奉一位老师

问:现在法师众多,初学应该如何选择,是否只尊奉一个老师,才不是掺杂? 大安法师答:我们学佛,应该常随佛学,要按照佛的教化来修行。佛从来没有说只能尊奉一个人。如果只能尊奉一个人,那就只能尊奉佛一个人了,...

末法时期如何选择善知识

末法时期如何选择善知识

问:末法时期善知识很重要,该怎样选择呢? 大安法师答:末法时期善知识的重要性,就在于给你建立正信、正知、正见。这个末法时期你不要去求什么这个善知识有没有神通,有没有感应,有没有知名度,有没有势力,不是...

信佛后遇到大病苦,应该如何应对

信佛后遇到大病苦,应该如何应对

问:请问法师,对于一些信佛的人,信后遇到一些大的病苦,应该如何应对比较好,比如念什么经,或者做法事超度可以吗? 宏海法师答:首先要生忏悔心,因为病业它还是有因果的,再一个我得先说一下哈,我们一定不要把...

念佛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念佛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问:师父,念佛或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觉醒法师答:虚云老和尚在《皮袋偈》中曾写道,始终如一念阿弥,不昏沉,不散乱。初学者在念佛持咒或禅坐时,最常出现的正是昏沉和散乱。 一遍遍地重复念着佛...

东林寺是怎样持戒念佛的

东林寺是怎样持戒念佛的

问:东林寺是净土祖庭,很想了解东林寺是怎样持戒念佛的? 大安法师答:庐山东林寺是净土宗初祖的祖庭,由慧远大师创立。一千六百年来,东林寺虽然也有转化为修禅宗为主的寺院,修律宗为主的寺院,但大部分还是以...

何以念佛即得成佛

何以念佛即得成佛

或问:念佛本极易之事,而成佛为甚难之事。佛道长远,经中所云,必经三大阿僧祇劫,勤修六度万行,方可得成。何以念佛即得成佛? 答曰:修行法门,顿渐不同。渐则三祇炼行,百劫修因,方成佛道。顿则不历僧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