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尸那迦,最令佛弟子伤感的地方

缘起

菩提树下

四十九天 一人独坐

晨睹明星 一朝彻悟

起身弘法 四十五年

蓝毗尼 迦毗罗卫 菩提伽耶

一处处圣地古迹从出生到涅槃

令人心驰神往

若因种种因缘尚未得去

不妨跟着我们先行万里

第8期

佛陀的涅槃地:拘尸那迦

追随佛陀的足迹

我们终于来到了

圣地的最后一站

拘 尸 那 迦

令无数佛弟子感伤的地方

就是在这里的娑罗双树下

佛陀右胁而卧,安然涅槃

【 人间的佛陀 】

如果您对佛陀的生平

还不太了解或渐已淡忘

不妨通过动画短片重温一下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 点击视频 回顾佛陀的一生

降生

出家

求道

降魔

成道

说法

涅槃

这位令人敬仰的圣者

为救度众生超越生死轮回的苦海

青年出家,历经常人难忍之磨难

降服内外魔障终成正觉

成道后,不辞劳苦弘法四十九年

足迹遍及恒河两岸

将其发现的究竟解脱之道

毫无保留地开显给众生

他不是被膜拜、祭祀的偶像

而是通过戒定慧三学

依八正道修行觉悟的典范

一切众生都可以追随他发现的

这条“古仙人道”

走向生命的究竟解脱和觉悟

可度众生,皆悉已度

未度众生,皆作得度因缘后

佛陀为所有弟子上了最后一课

——涅槃

以无常警醒所有人

此身不可能一直延续下去

当勤精进,以内心的智慧光明

灭除一切的愚痴黑暗

出生死海,早证菩提

世皆无常,会必有离

勿怀忧恼,世相如是

当勤精进,早求解脱

以智慧明,灭诸痴暗

——《佛遗教经》

【 佛陀为何要离开 】

对于普通人而言

佛陀入灭意味着

他永远离开了这个世间

他不是已经成佛了吗?

不是已经了悟不生不灭

常乐我净的大自在了吗?

为何不能长久住世

利益无量无边的后世众生?

正如佛教的“三法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所揭示的宇宙人生真相一样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企图在有漏的世间

寻求永恒的快乐和存在

终究是缘木求鱼

竹篮打水一场空

佛陀示现的这最后一课

如此震撼人心

此是应舍之身,罪恶之物

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

何有智者,得除灭之

如杀怨贼,而不欢喜

——《佛遗教经》

【 佛陀从未真正离开 】

在佛陀进入涅槃前

侍者阿难应众人的委托

向佛陀请教了四件事

佛陀作了如下回答

第一,你问我涅槃以后依谁为师,应依波罗提木叉(戒)为师;

第二,你问我涅槃以后应依何安住,应依四念处安住;

第三,你问我涅槃以后恶人如何调伏,应默摈置之;

第四,你问我涅槃以后经典如何叫人起信,应在一切经首安‘如是我闻’之句。

他的说法、教化功德已圆满

静下心来体会其中的殷殷嘱咐

便能感受到这位圣者

对后世众生的悲悯和护佑

他从未真正离开过我们

他的法身已化成佛经流传于世

只要我们瞻仰佛像

念诵佛经、聆听开示

就如我们来到佛陀座下

与他面对面一样

当我们理解其中深意,信受奉行

便与在佛陀身边无二无别

反之,就算站在佛陀跟前

却不闻思正法、依教奉行

依然未见佛陀的清净法身

自今以后,我诸弟子

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

常在而不灭也

——《佛遗教经》

【 佛陀涅槃地遗址 】

拘尸那迦

印度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又译俱尸那、拘尸那罗等

释迦牟尼涅槃处

是古印度末罗国的都城

在今印度北方邦

哥拉克浦县凯西郊外

▲ 阿育王时建立的大涅槃塔遗址

玄奘大师当年曾经到过拘尸那罗

他见到阿育王建的涅槃塔

“虽已倾陷,尚高200余尺”

如今,这座涅槃塔已不复存在

代之以1923年由缅甸佛教徒

集资修建的新塔

▲ 释迦牟尼涅槃像

1853年

英国学者发掘了这一遗址

现存主要文物有约在5 世纪雕刻的

释迦牟尼涅槃像

佛像用整块石头雕成

佛陀右胁而卧

面朝西方,宁静安详

▲ 大涅槃寺和大涅槃塔

▲ 佛陀荼毗塔

大涅槃寺向东1.5公里处

有一座砖造的荼毗塔

为佛陀涅槃后火化的地方

据《大唐西域记》卷六载

“城北渡河三百余步

有翠堵坡(即佛塔)

是如来焚身之处,地今黄黑土

杂灰炭,至诚求精,或得舍利”

基坛的直径约46米,高约15米

塔周围的翠绿的草坪上

长着高大的热带树木

朝圣者们在塔前跪拜

绕塔经行或者在塔前禅坐冥想

......

【 直至菩提永追随 】

虽然佛陀爱众生

如母亲爱自己的独生子

但永远陪在身边

并不能令孩子真正成长

佛陀能够告诉我们

解脱的彼岸在何处,如何去

但要到达目的地

还需“以己为舟,以法为舟”

没有人可以代替我们觉悟成佛

佛陀涅槃后

诸比丘经过数次结集大会

使佛陀曾说的法世代流传

并回到各个地方修行、弘法

荷担如来家业

将他的教法从印度传播到全世界

两千五百多年来

一代代的祖师大德

薪火相传,续佛慧命

带领无数众生

走出烦恼泥潭和生死暗夜

如今,这盏明灯

已经传递到我们手中

愿所有佛弟子不忘初心

传承佛陀教法

并以此智慧之灯

点亮更多众生的心灯

一同走上菩提大道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佛说贪吃的五宗罪,要注意了

佛说贪吃的五宗罪,要注意了

【原文】   食多有五罪,一者多睡眠,二者多病,三者多淫,四者不能讽诵经,五者多著世间。   《佛说佛医经》   【注释】   吃多了有五种过错,一是多睡眠,二是多生病,三是多淫欲,四是不能...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和「至心信乐乃至十念」有冲突吗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和「至心信乐乃至十念」有冲突吗

问:《佛说阿弥陀经》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和"至心信乐,乃至十念"有冲突吗?感恩法师! 宏海法师答:我们往往把经文里提到的殊胜功德,用自己的凡夫之见...

世间因缘是不可思议的!

世间因缘是不可思议的!

  你相信一个小小的举动就会产生很大的结果吗?世间因缘不可思议,就像每一棵树最初都是由一颗种子所长成的,一颗小的种子若遇到相应的机缘,便有可能发展出极大的结果。 【原文】:   或有人礼拜,...

正宗佛珠诵经简单仪式

正宗佛珠诵经简单仪式

  诵完《涅槃经》后,我写了点东西,谈了一下诵经的心得。  原本以为这样枯燥的文字,没有人看的。  没有想到,阅读量比其他的文章还多,而且有很多朋友觉得很对他们的路子。  因此...

如果总担心自己不能往生,是否会真的往生不了

如果总担心自己不能往生,是否会真的往生不了

问:《印祖文钞》说往生全仗信愿真切,若先有怕不能往生之疑,则不能往生矣!。而《大宝集经如来会》上说:于自善根不能深信,以此因缘于五百岁住宫殿中,不见佛,不见法,不见菩萨及声闻众。两者是否冲突? 大安...

什么是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

什么是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

问:请法师给弟子通俗地解释一下,什么是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每个人的心里都不一样,那每个人的净土也不同吗?净土也是可有可无的吗?自性弥陀意思是自性本心就是佛吗?那所有的有情岂不都是佛了? 宏海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