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苑的来历-佛教公案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讲了一个公案。他过去世与提婆达多都示现为鹿王。各自带领着一群鹿。这两群鹿都在鹿野苑里生活。


(鹿野苑的缘起)


有一个国王,非常喜欢吃鹿肉,就带领军队把鹿野苑包围了起来,准备大肆捕杀鹿群。就在大敌当前之时,释迦佛这头鹿王和提婆达多这头鹿王,它们一起商量该怎么办才能解除这种困境。经过协商以后,由释迦佛这头鹿王去见国王。等见到国王以后,它开口说人话了,它说:“大王,听说你要大肆捕杀我们鹿群,它们都很害怕,经过商量,由我来见你,我想给你提一个绝妙的建议,你看看如何”?


国王听了觉得很好奇,心想:“这个鹿看样子与众不同,应该就是鹿群中的鹿王。居然还能开口说人话,还要给我提建议,不妨听听它要给我提什么建议”。国王说:“你说来听听”?释迦佛鹿王就说:“如果你现在把我们这两群鹿都赶尽杀绝了,那么,你想吃新鲜的鹿肉就吃不到了。因为,你一次杀这么多,也吃不完,这个鹿肉放两三天也就腐烂了”。


“这样吧,我们这两群鹿,每隔两天按次序给你进贡一头活鹿,这样的话,不会影响我们鹿群的繁殖,而且你每天都可以吃到新鲜的鹿肉,你觉得如何”?国王一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接受了释迦佛鹿王的建议。


于是,释迦佛鹿王和提婆达多鹿王的这两群鹿,就每隔两天,按次序给国王进贡一头活鹿。直到有一天,提婆达多鹿王的鹿群里有一头母鹿,还怀着小鹿。轮到它去送死了,它乞求提婆达多鹿王,看能不能宽限几天,等我把小鹿生下来以后再去,提婆达多鹿王不答应。


那么,这头母鹿又去求释迦佛鹿王,说明缘由以后,释迦佛鹿王告诉它说:“你回去吧,没你的事了,安心吧”。


于是,释迦佛鹿王就去见国王,国王一看,怎么鹿王今天亲自送上门来了,就问它:“难道你们的鹿群都死光了吗”?释迦佛鹿王回答说:“今天本来轮到一头母鹿来进贡了,可是它怀着小鹿,我们要宽限它几天,等它生产以后再说,又没有其它鹿代替母鹿前来送死,谁愿意早死呢,没办法,只有我先来了”。


国王听了鹿王的这番话,非常感慨,同时,也感到非常惭愧。他当下就发愿说:“汝是鹿头人,我是人头鹿。我从今以后,不食众生肉”。这几句话意思是说:“你虽然是畜生,但是你有一颗慈悲怜悯的心。我虽然是个人,但是,做的事情都不如畜生”。


国王被释迦佛鹿王这种德行所感化,发愿从此以后不吃众生肉了,不再打猎了,而且下令把鹿野苑作为“放生园”,禁止一切人去杀害动物,这就是鹿野苑的来历。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为什么有时会突然闪现非常恶的念头

为什么有时会突然闪现非常恶的念头

问:有时非常恶的念头会突然闪现,这是为什么? 大安法师答:俗话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为什么是自己呢?你看到自己今生这个样子好像很单纯,像个人模人样的样子,但是无量劫以来,我们在各个道里面都待过,每一...

「从生至生」是什么含义

「从生至生」是什么含义

问:《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有这样一段经文: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从生至生的第一个生和第二个生分别是什么意思? 大安法师答: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大势至菩萨...

若不求出离,则解脱无期

若不求出离,则解脱无期

  是不是说今生只要多多布施就可以解脱?或者说坚持持戒就可以解脱?即使在布施、持戒、多闻三方面做了很多,成就很大,但仍无法解脱。因为还需要实修,要能够认真观察生死过失的原因,观察生死过失的原...

没有三皈依能往生吗

没有三皈依能往生吗

问:没有三皈依能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一般来说,如果我们要学佛念佛求往生的话,应该来受三皈依。如果你三皈依都不受,说明你还有一个傲慢的心。要知道佛法的利益,要从恭敬中求。尤其要恭敬三宝。佛、法、僧、常...

用这三种功能来对抗烦恼

用这三种功能来对抗烦恼

  你有烦恼吗?烦恼从何而来?你有什么好办法对付不断生出的烦恼?戒能够保护自己的心,不让它受外境的诱惑而波动,心安定了就会心平气和、情绪稳定,你会很快找到心中的智慧! 【原文】   以戒降心...

行事有口更要有心

行事有口更要有心

  当他人没有兑现给你的承诺时,你会怎么想?俗语说:光说不做假把式。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这句话的意义,但试问,又有几个人真正从中汲取了经验,做到了言而有信?光说不做,会失去信用;言出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