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圣地“菩提伽耶” 阿育王 玄奘都和这里有关?

印度朝圣:印度菩提伽耶(Bodh Gaya) ,又称菩提道场(梵Bodhi-maṇḍala )、摩诃菩提(梵Mahā -bodhi ),释迦牟尼佛悟道成佛处。 菩提伽耶位于印度比哈尔(Bihar)南部伽耶市近郊七公里处之布达葛雅(Bodhgayā),面临恒河支流尼连禅河(梵Nairañjanā ,今法尔古河),其地原为古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城南方之优楼频螺(梵Uruvelā )聚落。


中国古代高僧法显和玄奘先后记载了菩提伽耶的历史。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2002年被列为世界遗产。


经典记载,佛陀经历六年苦行之后,行至此地,于毕钵罗树下之金刚座上结跏趺坐,证悟十二因缘、四谛法等,而得正觉,故毕钵罗树又称菩提树,即‘觉树’之意。


菩提伽耶是甘地发起无暴力运动的地方,是阿育王成长的地方.


遗迹


  菩提树


位于大塔外侧接基台处,高达十二公尺,为传法之故,阿育王之女僧伽蜜多(巴Samghamittā )尝以此树分枝移植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后其本树遭异教徒摧毁,遂又从狮子国移枝回菩提道场,即今之菩提树。


QQ截图20160331113421.png


金刚座


位于菩提树下,佛陀在此座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其处现置一石刻高座,长二点三公尺,宽一点二公尺,高零点九公尺,其上安置佛陀之石像。唐代时,我国高僧玄照、道希、智光、悟空等十余人先后至此礼拜金刚座,其中,玄照曾驻锡四年,研学俱舍、律仪等,智光亦留止两年,研学俱舍、因明等。至五代及两宋之际,志义、归宝、蕴述等亦陆续至此,于附近建碑、塔等。


石栏


围绕于大塔之处,据传为阿育王所造,阿育王为佛陀入灭后二百年左右君临摩揭陀国之王,初时崇信外道,不信佛法,故恶意砍伐佛陀成道处之菩提树;然枝干虽被砍伐殆尽,未久仍新芽繁茂,阿育王乃悔悟而令匠人筑十余尺高之石栏,环绕严护之。或谓从石柱之刻文推之,此石栏应造于阿育王之后。又七世纪初,羯罗拏苏伐剌那国(梵Karṇa -suvarṇa )之设赏迦王(梵Shaśāṅka )毁嫉佛法,破坏大塔,砍伐菩提树,焚烧其根,数月之后,阿育王之后裔摩揭陀国之补剌拏伐摩王(梵Pūrṇa -varman )兴复之,为防后人再度滥伐,乃筑二丈四尺之石垣以保护之。


大塔


又称大觉塔、大觉寺、大菩提寺、摩诃菩提僧伽耶(梵Mahābodhi -samghārāma )。即位于菩提树北之精舍。其始建年代有二说,或谓二世纪,或谓四世纪。五世纪初,法显入天竺巡礼时此地已有此塔,附近另有三座伽蓝,其时之住僧以持律精严著称。六世纪中叶,唯识大论师护法离开那烂陀寺后,一度栖隐于此,撰述《唯识三十颂》之释文。玄奘西游印度时,对此塔及塔附近之其他遗迹皆详加记载。另据《法苑珠林》卷二十九载,于唐贞观十九年(645),黄水县令王玄策曾至此,并于塔西立碑。现存之大塔系十二、三世纪间之缅甸国王所修造者,塔高五十二公尺,外观九层,内部实仅两层,四面刻有佛像佛龛,雕镂精致庄严。十三世纪时,因避回教徒之摧残,佛教徒遂将大塔掩埋,形成一土丘,湮没数百年,直至一八八一年始由英国考古学者康林罕(A. Cunningham)重新掘出,举世震惊,每年朝圣之佛教徒不计其数,然今主权仍归印度教徒所有。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畜生道的众生能直接往生净土吗?

畜生道的众生能直接往生净土吗?

善士问:   畜生道众生能直接超度往生净土吗?还是需要来生投人身后才能得到超度? 宏海法师答: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没有定论的,因为都有可能。有一些畜生道的众生,他的福报具足了,或者是畜生业...

如何让众生相信轮回

如何让众生相信轮回

问:如何让众生相信轮回? 索达吉堪布答:是否相信轮回,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因缘。现在有不少关于前后世的书籍,如果多看这类书籍,也会逐渐接受轮回的理念。 有些人说:因为我不相信,所以我不承认轮回。这种说法很...

什么是贩卖佛法

什么是贩卖佛法

问:请问什么是属于贩卖佛法,弟子做有关的工艺品,不会做佛像的。佛弟子应该怎样做生意才合适,应该怎样积累福德? 大安法师答:什么是贩卖佛法?比如对出家人来说,他讲经说法是属于自己的份内工作,自己的本分。...

学佛的障碍是什么?疑惑

学佛的障碍是什么?疑惑

  梦参老和尚在五台山时,有很多人都到山上问老和尚:师父,我念佛很多年了,临命终时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老和尚反问居士道:你为什么问我这个问题呢?   居士说:我念佛念了很多年了,但...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个正常人,好像又要入世扮演我现在的角色;可是我现在扮演现世各种复杂的角色的时候,我还要有道心。就是在道人跟正常人之间的平衡,请师父再来开示一下。 净...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问: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这首偈子如何解释?其主要意涵为何?出处为何?谢谢法师,阿弥陀佛! 中台禅寺答:这首偈语乃是释迦牟尼佛传法予迦叶尊者时所说,蕴含了佛法最究竟的中道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