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受戒居士要远离这4种恶人

【经典介绍】

  《优婆塞戒经》,七卷。北凉昙无谶译。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系佛为善生说大乘优婆塞戒(在家戒),并围绕此展开,说明布施等六度波罗蜜。全经内容分集会、发菩提心、悲、解脱等二十八品。其中,受戒品为本经的重心,现今居士所受的在家菩萨戒即出自此品。

【经典原文】

  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四恶人常应离之。一者,乐说他过;二者,乐说邪见;三者,口软心恶;四者,少作多说。《优婆塞戒经》

【佛经解释】

  优婆塞就是居士的意思,这里说说,作为居士,应该远离4种恶人:

  一者,乐说他人过的人。要远离,不要跟他说话。

  二者,乐说邪见。尽说一些别人的坏话,一些小道消息,取笑别人,这些话就是邪见。特别是说一些诽谤善人,诽谤佛法的事情。

  三者,口软心恶。口说得好,但是心里非常恶毒,这样的人要远离。

  四者,就是做得少,说得多。做不点儿事,夸夸其谈,还讲得头头是道,与实际所做的行为根本就不相应。这四种人在佛经里称为恶人,我们应该远离。

  这四种恶人只能带来不吉祥,远离了,我们就可以得到吉祥。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许多人在一生之中,会不断叩问这个生命大题,且在不同的历程,会有不同的问寻方式。例如不少年轻人会选择从哲学观点切入,试图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而在存在的疑惑生起之后,也会急...

佛经中有些与世间常识相违,该如何断疑生信

佛经中有些与世间常识相违,该如何断疑生信

问:弟子读《长阿含经》前三分皆欢喜生信,叹未曾有,只是第四分讲须弥山及四周龙王、金翅鸟、日月宫殿等事,与所学常识相违。请问如何断疑生信? 大安法师答:佛具有一切种智,了解十法界一切事理、性相、因果,要...

淫欲盛如烈火该怎么办呢?这个方法最灵

淫欲盛如烈火该怎么办呢?这个方法最灵

【原文】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法华经》   【注释】   假设有这一类...

不念佛的时候能否达到不起杂念

不念佛的时候能否达到不起杂念

问:我们念佛时没有杂念,不念时还有杂念。这是工夫不到家,那么继续念佛,能否达到不念时也不起杂念呢? 大安法师答:你怎么知道你念佛的时候就没有杂念呢?你念佛的时候还是有杂念的,我们是心意识在念佛,我们的...

三辈往生与九品往生有对应关系吗

三辈往生与九品往生有对应关系吗

问:《佛说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和《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九品往生有怎样的对应关系?没有舍家弃欲、行作沙门的在家居士修行净土法门有可能得上辈往生否? 大安法师答:对于《佛说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和《佛说观...

礼敬佛陀竟能得到这五种殊胜功德

礼敬佛陀竟能得到这五种殊胜功德

【原文】   世尊告诸比丘:承事礼佛有五事功德。云何为五?一者端正,二者好声,三者多财饶宝,四者生长者家,五者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所以然者,如来无与等也。如来有信、有戒、有闻、有慧、有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