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宗教义

1、十玄门

真如法界随缘转动而成差别之诸法,诸法各各缘起圆融无碍,称为十玄缘起无碍。

()同时具足相应门:总说时空相即相人。

()一多相容不同门:万有异体相人之关系,一中有多,多中有一。

()诸法相即自在门:万有同体相即之关系,空有相即,诸法融通。

()因阳罗网境界门:万有相即相人不只一重,一珠中有无数珠影,互相映现无有穷尽。

()微细相容安立门:极细微中,亦容摄一切万法。

()秘密隐显俱成门:表里俱成无碍,无有前后。

()诸藏纯杂具德门:诸法相互摄藏,一法中具一切法为杂,诸法融成一法为纯。

()人对世隔法异成门:过现未三世,三世各三为九,摄在一念中成十世。前后差别无碍异成。

()唯心回转善成门:或善或恶,皆由心之转变。

()托事显法生解门:以上所说甚深难解,故托事物令生解。以浅近事法,显深妙之理。

事物相即相人无碍自在,而差别之相历然分明,实具重重无尽缘起一体之关系。故观一微尘:可举法界而全收之。此事事无碍玄妙不可思议的道理,称十玄门。

2、六相

()总相:一法含多法而成。即一含多德。

()别相:法有色心田u。多德非一。

()同相:事物虽有多义,而同成一总,不相违。

()异相:多义相望而各异,虽差别会成一体,然又不失其各部分之特质。

()成相:部分相依而成全体,由差也融成体。

()坏相:差别而各住自法不可移动。

3、法界观

为显示法界缘起,以十玄、六相表示事事无碍,相融相即。

法界有事理之别,事:法是诸法,界是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总该万有回法界。如天台家之十法界不同。理:指真如之理性谓法界,即实相、实际、法性等答法界之异名,其体一故。界有因义,依之而生诸圣道,或性义,诸法所依之性(同一空性)

五教分别各一个缘起:

小乘,业感缘起,即惑、业借三道展转。

大乘始教,赖耶缘起,藏识执持种子,遇缘现行,由

现行法再熏习成种子,以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三法

展转同时因果。

终教,真如缘起,如来藏俱染净二道,染道为生灭

门,随染缘现六道;净道,随净缘现四圣。以真如之体,

生灭之相,因缘之用,说明缘起。

顿教,性空缘起,诸法虽性空而不碍缘起之假有。或说顿教知妄即真不立缘起。

圆教,法界缘起,即是本宗的思想。即法界之事理,有为无为,色心、依正尽为一大缘起,更无单立以一法成一切法,而以一切法成一法,万有缘于万有而起,称法界缘起。

法界只是一心,此心总该万有,名一真法界(绝对真实的真如)。就其融摄万有而言,便成四种法界。

()事法界:一差别事法各各分齐。

()理法界:无穷尽的事法都同一体性。

()事理无碍法界:体性与差别的事法不相妨碍。

()事事无碍法界:诸法各自差别,各住自性而事事相望,各别缘成,一线通尽多缘,力用交涉,无碍自在,重重无尽,一事法不坏本相而互相涉入无碍。

以事法界为体,建立三观:

()以理法界立真空观:观诸法无性,当体即空。

()以事理无碍法界立事理无碍观:观理遗于事,事法无不是真理。

()以事事无碍法界立周遍含容观:真理遍在事相上,事相与真理无碍。

标签: 佛学常识
阅读剩余的42%

相关文章

没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读诵大乘经典

没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读诵大乘经典

问:请问如果没有进佛门的人,也就是说没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读诵大乘经典? 大安法师答:虽然没有进行形式上的皈依,但如对大乘经典有好乐当然可以读。佛法经典重在流通。一切众生愿意读佛经,这是佛非常欢喜的事。所...

印度佛教圣地“菩提伽耶” 阿育王 玄奘都和这里有关?

印度佛教圣地“菩提伽耶” 阿育王 玄奘都和这里有关?

印度朝圣:印度菩提伽耶(Bodh Gaya) ,又称菩提道场(梵Bodhi-maṇḍala )、摩诃菩提(梵Mahā -bodhi ),释迦牟尼佛悟道成佛处。 菩提伽耶位于印度比哈尔(Bihar)南部...

人生苦乐无常,如何保持平常心呢

人生苦乐无常,如何保持平常心呢

问:人生境遇,苦乐无常,如何能保持平常心呢? 索达吉堪布答:的确,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既会有快乐,也不乏痛苦。无论何种身份,皆会尝尽酸甜苦辣。只有胜不骄,败不馁,坦然面对人生百味,方为具智之人。法国哲...

什么是本命佛?

什么是本命佛?

什么是本命佛?人的运气本有盛衰之别,人们在面对不可知的命数时,往往显得茫然无助。   一直以来人们有“男戴观音女戴佛 ”的误区,这只是民间的心理祈愿,在佛经上并没有依据。当然...

居士说出家师父的过失有什么果报

居士说出家师父的过失有什么果报

问:在家居士说出家师父的过失有什么果报?请师父详细指点,以免初学弟子犯错。 大安法师答:在家居士首先要恭敬僧宝。尤其是在佛灭度后,佛宝法宝完全依靠僧宝来传递,离开僧宝一切免谈。有些人叫二宝弟子,他就皈...

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有什么用?

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有什么用?

 大家天天念佛,可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获得了什么。当您知道您一声佛号会有如此大的福慧时。带着大愿力心、大慈悲心为他们念出“阿弥陀佛 ”。  1 、念佛的人,功夫从哪里看?从相貌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