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宗教义

1、十玄门

真如法界随缘转动而成差别之诸法,诸法各各缘起圆融无碍,称为十玄缘起无碍。

()同时具足相应门:总说时空相即相人。

()一多相容不同门:万有异体相人之关系,一中有多,多中有一。

()诸法相即自在门:万有同体相即之关系,空有相即,诸法融通。

()因阳罗网境界门:万有相即相人不只一重,一珠中有无数珠影,互相映现无有穷尽。

()微细相容安立门:极细微中,亦容摄一切万法。

()秘密隐显俱成门:表里俱成无碍,无有前后。

()诸藏纯杂具德门:诸法相互摄藏,一法中具一切法为杂,诸法融成一法为纯。

()人对世隔法异成门:过现未三世,三世各三为九,摄在一念中成十世。前后差别无碍异成。

()唯心回转善成门:或善或恶,皆由心之转变。

()托事显法生解门:以上所说甚深难解,故托事物令生解。以浅近事法,显深妙之理。

事物相即相人无碍自在,而差别之相历然分明,实具重重无尽缘起一体之关系。故观一微尘:可举法界而全收之。此事事无碍玄妙不可思议的道理,称十玄门。

2、六相

()总相:一法含多法而成。即一含多德。

()别相:法有色心田u。多德非一。

()同相:事物虽有多义,而同成一总,不相违。

()异相:多义相望而各异,虽差别会成一体,然又不失其各部分之特质。

()成相:部分相依而成全体,由差也融成体。

()坏相:差别而各住自法不可移动。

3、法界观

为显示法界缘起,以十玄、六相表示事事无碍,相融相即。

法界有事理之别,事:法是诸法,界是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总该万有回法界。如天台家之十法界不同。理:指真如之理性谓法界,即实相、实际、法性等答法界之异名,其体一故。界有因义,依之而生诸圣道,或性义,诸法所依之性(同一空性)

五教分别各一个缘起:

小乘,业感缘起,即惑、业借三道展转。

大乘始教,赖耶缘起,藏识执持种子,遇缘现行,由

现行法再熏习成种子,以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三法

展转同时因果。

终教,真如缘起,如来藏俱染净二道,染道为生灭

门,随染缘现六道;净道,随净缘现四圣。以真如之体,

生灭之相,因缘之用,说明缘起。

顿教,性空缘起,诸法虽性空而不碍缘起之假有。或说顿教知妄即真不立缘起。

圆教,法界缘起,即是本宗的思想。即法界之事理,有为无为,色心、依正尽为一大缘起,更无单立以一法成一切法,而以一切法成一法,万有缘于万有而起,称法界缘起。

法界只是一心,此心总该万有,名一真法界(绝对真实的真如)。就其融摄万有而言,便成四种法界。

()事法界:一差别事法各各分齐。

()理法界:无穷尽的事法都同一体性。

()事理无碍法界:体性与差别的事法不相妨碍。

()事事无碍法界:诸法各自差别,各住自性而事事相望,各别缘成,一线通尽多缘,力用交涉,无碍自在,重重无尽,一事法不坏本相而互相涉入无碍。

以事法界为体,建立三观:

()以理法界立真空观:观诸法无性,当体即空。

()以事理无碍法界立事理无碍观:观理遗于事,事法无不是真理。

()以事事无碍法界立周遍含容观:真理遍在事相上,事相与真理无碍。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打坐中如何观想

打坐中如何观想

问:打坐中如何观想? 惟贤长老答:在打坐中要做到三结合,念佛、观想、数息。你从一数到一百,心静下来之后你就做光明想,想佛。光明照到自己,照到自己的六亲眷属、大地众生,乃至三途:地狱、饿鬼、畜牲,光明遍...

往生者病重时与命终之后助念有何区别

往生者病重时与命终之后助念有何区别

问:请问助念的问题,往生者病重期间与命终之后助念,在做法上有什么区别吗? 大安法师答:病重期间和命终之后助念有所不同,病重期间没有断气之前你要善于观察他,要跟他交流,要正面鼓励他的信心,要让他增进对阿...

现在许多僧人住在居士家如法吗

现在许多僧人住在居士家如法吗

问:末法时期白衣上坐,讲僧团过失,讲法出光盘,这样如法吗?现在有许多僧人住在居士家,如法吗? 大安法师答:无论是在正法、像法、末法,住持佛法的主力军还是僧团。佛教七众弟子都有护持佛法的职责。僧团为内护...

为什么打坐的时候老想睡觉?

为什么打坐的时候老想睡觉?

为什么打坐的时候老想睡觉?   正亮法师开示:   昏沉和掉举是打坐最严重的两个障碍。这两个障碍无论是过去的祖师还是我们现在想要修行的人,都是需要去面对克服的问题。那么一方面我的这些昏沉是因...

清心寡欲的佛经名句

清心寡欲的佛经名句

清心寡欲的佛经名句   佛云:心是恶源,形为罪薮。佛又云: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佛还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心身自在。   佛云: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

自杀是否真能逃离绝境

自杀是否真能逃离绝境

问:有些人在陷入绝望时,就选择自杀来逃避,这样做真的能逃离绝境吗? 索达吉堪布答:很多人在追求虚幻的五欲生活中,往往对某种事物特别特别地执著,如异性、财产、地位等等,一旦得不到满足,就忧伤绝望,为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