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宗教义

1、十玄门

真如法界随缘转动而成差别之诸法,诸法各各缘起圆融无碍,称为十玄缘起无碍。

()同时具足相应门:总说时空相即相人。

()一多相容不同门:万有异体相人之关系,一中有多,多中有一。

()诸法相即自在门:万有同体相即之关系,空有相即,诸法融通。

()因阳罗网境界门:万有相即相人不只一重,一珠中有无数珠影,互相映现无有穷尽。

()微细相容安立门:极细微中,亦容摄一切万法。

()秘密隐显俱成门:表里俱成无碍,无有前后。

()诸藏纯杂具德门:诸法相互摄藏,一法中具一切法为杂,诸法融成一法为纯。

()人对世隔法异成门:过现未三世,三世各三为九,摄在一念中成十世。前后差别无碍异成。

()唯心回转善成门:或善或恶,皆由心之转变。

()托事显法生解门:以上所说甚深难解,故托事物令生解。以浅近事法,显深妙之理。

事物相即相人无碍自在,而差别之相历然分明,实具重重无尽缘起一体之关系。故观一微尘:可举法界而全收之。此事事无碍玄妙不可思议的道理,称十玄门。

2、六相

()总相:一法含多法而成。即一含多德。

()别相:法有色心田u。多德非一。

()同相:事物虽有多义,而同成一总,不相违。

()异相:多义相望而各异,虽差别会成一体,然又不失其各部分之特质。

()成相:部分相依而成全体,由差也融成体。

()坏相:差别而各住自法不可移动。

3、法界观

为显示法界缘起,以十玄、六相表示事事无碍,相融相即。

法界有事理之别,事:法是诸法,界是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总该万有回法界。如天台家之十法界不同。理:指真如之理性谓法界,即实相、实际、法性等答法界之异名,其体一故。界有因义,依之而生诸圣道,或性义,诸法所依之性(同一空性)

五教分别各一个缘起:

小乘,业感缘起,即惑、业借三道展转。

大乘始教,赖耶缘起,藏识执持种子,遇缘现行,由

现行法再熏习成种子,以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三法

展转同时因果。

终教,真如缘起,如来藏俱染净二道,染道为生灭

门,随染缘现六道;净道,随净缘现四圣。以真如之体,

生灭之相,因缘之用,说明缘起。

顿教,性空缘起,诸法虽性空而不碍缘起之假有。或说顿教知妄即真不立缘起。

圆教,法界缘起,即是本宗的思想。即法界之事理,有为无为,色心、依正尽为一大缘起,更无单立以一法成一切法,而以一切法成一法,万有缘于万有而起,称法界缘起。

法界只是一心,此心总该万有,名一真法界(绝对真实的真如)。就其融摄万有而言,便成四种法界。

()事法界:一差别事法各各分齐。

()理法界:无穷尽的事法都同一体性。

()事理无碍法界:体性与差别的事法不相妨碍。

()事事无碍法界:诸法各自差别,各住自性而事事相望,各别缘成,一线通尽多缘,力用交涉,无碍自在,重重无尽,一事法不坏本相而互相涉入无碍。

以事法界为体,建立三观:

()以理法界立真空观:观诸法无性,当体即空。

()以事理无碍法界立事理无碍观:观理遗于事,事法无不是真理。

()以事事无碍法界立周遍含容观:真理遍在事相上,事相与真理无碍。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怎样理解感应道交

怎样理解感应道交

问:怎样理解感应道交? 大安法师答:感应道交是净土法门的重要特质。感,是从凡夫众生的层面来看,净业行人信愿持名为能感之机;应,是从佛的角度来看,阿弥陀佛的悲愿威神为所应之法。能感与所应通过生佛平等的心...

正宗佛珠梵呗的起源、发展、价值与应用

正宗佛珠梵呗的起源、发展、价值与应用

 梵呗于自修的目的,是用来歌赞佛德、吟叹佛法、抒己之诚,以启发悟性;于化他的目的,是用来「宣唱法理,开导众心」以导俗入道的,因此其用音自然是为了「集众行香,取其静摄专仰」为目的...

怎样避免与众生结恶缘

怎样避免与众生结恶缘

问:什么是与众生结恶缘?怎样才能避免? 达真堪布答:善恶完全在心里,不在表面上,不在形式上,一切都看发心、动机。做善业还是造恶业,结善缘还是结恶缘,完全在于自己的起心动念。如果我们对众生有贪嗔痴慢疑这...

是供佛好,还是供菩萨好?

是供佛好,还是供菩萨好?

问:供释迦牟尼佛好,还是供菩萨好,比如供观音菩萨? 如瑞法师答:佛教里有很多的佛菩萨,每个人的因缘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看见观世音菩萨就觉得很欢喜,有的看到释迦牟尼佛觉得欢喜。这就是自己与哪尊佛有缘,和哪...

五台山显通寺的传说

五台山显通寺的传说

清乾隆年间,一代通儒毕沅巡抚陕西,路经五台山时,特地朝拜了这座古老而神奇的大显通寺。毕沅向寺中的长老问道∶「敢问和尚是否常读经书?」长老答道∶「贫僧们每日晨曦念经事佛。」毕沅又问∶「敢问和尚,一部《法...

富贵人家苦在何处

富贵人家苦在何处

问:对于人人羡慕的富贵人家而言,人生又苦在何处呢? 索达吉堪布答:有人有这类想法:在俗世中只不过是下阶层的人们才会如此艰难,而对于那些国王、富翁等人来说,他们不是也无需付出一丝一毫的劳作便获得了享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