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宗简史

相传释迦在世时,为约束僧众,制订了各种戒律。第一次佛教结集时,由优婆离诵出律藏。其后因佛教各派对戒律的理解不尽一致,所传戒律也有所不同。据《僧史》记载,中国汉地翻译戒律和实行受戒,始于三国魏嘉平(249254)中。时中印度昙柯迦罗来洛阳,见中国僧人只落发而未受戒,即译出《摩诃僧祗部戒本》,以为持戒的准绳。又请印度僧立羯磨法(受戒规则)创行受戒。正元(254256)中,安息国沙门昙谛来洛阳,译出《法藏部羯磨》,从此中国僧众受戒即依法藏部的作法。东晋时又把《摩诃僧祗律》、《十诵律》等广律译出,用作行事的依据,以致受戒与随行不相一致。

北魏孝文帝时,法聪在平城讲《四分律》,并口授弟子道覆作《四分律疏》6卷,内容只是大段科文。因此法聪被认为是四分律师。及至慧光造《四分律疏》,并删定羯磨,始奠定该宗基础。慧光弟子道云传道洪,道洪弟子智首,慨叹当时五部律互相混杂,即研核古今学说,撰《五部区分钞》、《四分律疏》,影响很大。智首的弟子道宣,专研律学。继入终南山潜心述作,著《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四分比丘尼钞》,后被称为五大部。他在终南山创设戒坛,制订佛教受戒仪式,从而正式形成宗派。

与此同时弘扬《四分律》的有相州(今河北临漳境内)日光寺法砺,他和慧休合撰《四分律疏》、《羯磨疏》等,开创了相部宗。又有西太原寺东塔怀素,曾入玄奘门下,撰《四分律开宗记》,采用新译的说一切有部《大毗婆沙论》、《俱舍论》等论的解释,批评法砺《四分律疏》的错误而被称为新疏。后又撰《新疏拾遣钞》、《四分僧尼羯磨文》等,开创东塔宗。南山宗、相部宗和东塔宗后被称为律宗三家。其间互有争论,尤以相部宗和东塔宗争论最烈。嗣后相部、东塔两系逐渐衰微,只南山一系传承独盛,绵延不绝。按照四分律宗自己的承传,道宣是第九祖,前面还有昙无德、昙柯迦罗、法聪、道覆、慧光、道云、道洪、智首八人。道宣以后,以次传周秀、道恒、省躬、慧正等,至宋代允堪、元照而再盛。允堪据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作《会正记》,其再传弟子元照著《行事钞资持记》,对《会正记》持异议,因之南山宗在宋时又分为会正、资持两派。元明之际,衰微几至无闻。

明末清初有如馨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灵谷寺传戒说律,南山宗又得重兴。如馨弟子寂光在金陵宝华山建律宗道场。再传读体、戒润。读体继承寂光法席,以十誓励众,共同遵行,以律受戒,结戒安居,著作甚多。弟子最著名的有德基、书玉,两人均有许多著作。德基下有真义、常松、实咏、福聚次第相承。其中福聚于雍正十二年(1734)奉诏入京,住持法源寺,大宏律宗,著有《南山宗统》等。其下有性言、圆先、明如、定静、慧皓、昌苍、海然、印宗、发圆次第相承。另外戒润曾弘律于常州天宁寺,法流不详。民国时著名律师有弘一等。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米面生了虫,应该怎么办

米面生了虫,应该怎么办

问:请问法师,米面生了虫,怎么办?扔了浪费,吃了算不算杀生?不得已的情况下杀了生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如果米面万一生了虫子,要妥善处理,尽量用一种护持生命的心理去做,小心翼翼地去做。 不要去杀生,你...

可否理解极乐只是一个化城,并未真正到家

可否理解极乐只是一个化城,并未真正到家

问:《金刚经》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而佛教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怎样理解?可否理解极乐世界只是一个化城,并未真正到家? 大安法师答:《金刚经》我们要善读,它是从诸...

修行有诀窍吗?有捷径可以走吗?

修行有诀窍吗?有捷径可以走吗?

修行有诀窍吗?有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没有,修行没有任何的诀窍,更没有捷径可走。』修行贵在坚持,贵在老实,贵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我们华人有一句成语叫: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应该是两...

佛教十宗之三论宗

佛教十宗之三论宗

三论宗学派三论宗是以印度中观学为基础,依据罗什法师所译《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而建立的汉地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主要以吉藏大师为集大成者,而形成的三论宗体系。有人以为三论宗的思想是只破不立,为断...

如何对待被社会的各种愚弄和不公

如何对待被社会的各种愚弄和不公

问:师父我觉得自己被这个社会各种愚弄和待与不公,我依旧相信美好,但我的内心沉沉的,很难再点燃起热情。 学诚法师答:社会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不是一个实体,所谓被这个社会伤害,只是自己内心的一个感觉,是...

失去自我立场与观点这样可取吗

失去自我立场与观点这样可取吗

问:我是一位忠实的佛教信仰者,自认为能想开、放下。看看:上敬下和,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但有时为和谐,往往失去自我立场与观点,请问这种行为可取吗? 大安法师答:为了和谐,常常失去自我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