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宗创始

无著菩萨在佛涅槃后九百年,诞生于北印度,犍陀罗国,出家后证入初地,凭神通力上升兜率天,亲聆弥勒菩萨说法,悟得缘生无性的大乘空义,爰请弥勒菩萨于中夜降神于其中印度,阿逾陀国之禅堂,为说五论(即瑜伽师地论、分别瑜伽论颂,大乘庄严经论颂,辩中边论颂,王法正理论)。无著菩萨又秉承弥勒菩萨所说之旨,造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摄大乘论等。

世亲系无著之弟,起初修学小乘,后受无着所化,归依大乘,并承无着之教,大弘大乘教法,名为百论之王,着有:摄大乘论释、十地经论、辩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等。世亲造颂后,有十大论师(护法、德慧、安慧、亲胜、难陀、净月、火辩、胜友、最胜子、智月)先后造释论以解释颂文,于是瑜伽宗风遂披靡全印。

唐代玄奘三藏法师入印度,师事护法之门人戒贤,具禀本宗之奥秘,著《成唯识论》。返唐后,翻传本宗经论,弘宣法相唯识之玄旨。受教者颇多,而窥基绍承玄奘之嫡统,住长安大慈恩寺,盛张教纲,世称慈恩大师,故唯识宗也称为慈恩宗。又因为该宗从分析法相入手,以表达唯识真性,所以又称法相宗法相唯识宗。识者心之别名。

法相宗祖庭

法相宗祖庭:陕西省西安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是世界闻名的佛教寺院,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宗的祖庭,迄今已历1350余年。

"慈恩寺大雁塔",位于距西安市区4公里的慈恩寺内,始建于公元652年,相传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师(唐三藏)自天竺国归来后,为了供奉和储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等物亲自设计并督造建成。唐高宗和唐太宗曾御笔亲书《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想度众生,你得赶紧去了才能回来

想度众生,你得赶紧去了才能回来

问:请问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五愿,叫寿命修短随意愿。这是表示极乐世界众生寿命也有长有短吗?不是说极乐世界众生都是光寿无量吗? 宏海法师答: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寿命无量这是没问题的,但阿弥陀佛...

为何把婚前性行为定义为邪淫

为何把婚前性行为定义为邪淫

问:佛教中对婚姻的要求是一心一意,而现在社会价值观是在谈恋爱时就同居,与婚姻相同,都是单一性伴侣。谈恋爱有可能会分手,但结了婚也可能会离婚,为何佛教却把婚前性行为定义为邪淫? 大安法师答:这就是五浊恶...

净土宗十三祖

净土宗十三祖

1、净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2、净宗二祖善导大师...

佛说将心比心,不枉夺他命

佛说将心比心,不枉夺他命

  编者按:你现在吃素吗?你害怕死亡吗?你对佛教的最基础的戒律不杀生怎样看?佛陀以一颗慈悲之心,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告诫我们不枉夺他命。 【原文】   如我不喜死,一切三界二十五、有形无形、...

怎么培养智慧福报和减少烦恼?

怎么培养智慧福报和减少烦恼?

  烦恼的自性本来就是空的,当清净心坐下来时,所有的喜怒哀乐、忧悲苦恼,一切都不存在。那么怎么做才能培养出智慧、福报和减少烦恼呢? 修行就是把心量打开   如果背诵了很多佛经,持诵了很多心咒...

怎样发愿才如法

怎样发愿才如法

问:怎样发愿才如法? 济群法师答:发愿,就是树立学佛目标。每个人发心不同,所以,发愿内容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在每天临睡前,面向西方合掌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