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宗创始

无著菩萨在佛涅槃后九百年,诞生于北印度,犍陀罗国,出家后证入初地,凭神通力上升兜率天,亲聆弥勒菩萨说法,悟得缘生无性的大乘空义,爰请弥勒菩萨于中夜降神于其中印度,阿逾陀国之禅堂,为说五论(即瑜伽师地论、分别瑜伽论颂,大乘庄严经论颂,辩中边论颂,王法正理论)。无著菩萨又秉承弥勒菩萨所说之旨,造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摄大乘论等。

世亲系无著之弟,起初修学小乘,后受无着所化,归依大乘,并承无着之教,大弘大乘教法,名为百论之王,着有:摄大乘论释、十地经论、辩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等。世亲造颂后,有十大论师(护法、德慧、安慧、亲胜、难陀、净月、火辩、胜友、最胜子、智月)先后造释论以解释颂文,于是瑜伽宗风遂披靡全印。

唐代玄奘三藏法师入印度,师事护法之门人戒贤,具禀本宗之奥秘,著《成唯识论》。返唐后,翻传本宗经论,弘宣法相唯识之玄旨。受教者颇多,而窥基绍承玄奘之嫡统,住长安大慈恩寺,盛张教纲,世称慈恩大师,故唯识宗也称为慈恩宗。又因为该宗从分析法相入手,以表达唯识真性,所以又称法相宗法相唯识宗。识者心之别名。

法相宗祖庭

法相宗祖庭:陕西省西安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是世界闻名的佛教寺院,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宗的祖庭,迄今已历1350余年。

"慈恩寺大雁塔",位于距西安市区4公里的慈恩寺内,始建于公元652年,相传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师(唐三藏)自天竺国归来后,为了供奉和储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等物亲自设计并督造建成。唐高宗和唐太宗曾御笔亲书《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对于初学佛者,应该怎么安排较好

对于初学佛者,应该怎么安排较好

问:请法师开示:对于初学佛者,应该怎么安排较好?虽说念一佛名等于念千佛名,念一部经等于三藏十二部,可是最终修行还是要落到必须有所抉择的。不知道先从哪一部经,哪一个咒,哪一个佛告号念起,念满多少遍再换?...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何含义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何含义

问: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不是说,你有什么念头,就有什么现象与之相应;如果什么念头也没有,现象也就无从生起呢? 圣严法师答:这两句话是《大乘起信论》中的名句,也可说是佛教的唯心论,其义理相当深奥...

顽强而不顽固,固执不知变通只会是愚顽不灵

顽强而不顽固,固执不知变通只会是愚顽不灵

  小时候,看到有人死不悔改,别人就会说他顽固不化;要是年纪大点,就会说他老顽固。因为他愚安而保守昏味,固执而不知变通;所以称之为愚顽不灵,固执已见。而顽强之人,对于邪恶,态度强硬,坚持真理...

具足信愿的人会散乱念佛吗

具足信愿的人会散乱念佛吗

问:弟子有一个问题请教,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具足信愿,散乱心念佛能往生。一个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人,他会散乱念佛吗?反过来,一个泛泛悠悠念佛的人能够说是具足信愿吗?望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答:蕅...

如何放松身心念佛

如何放松身心念佛

问:弟子经常将佛号提在心中,唯恐丢失;同时时常谨记发菩提心与念死。但是有佛友指出弟子念佛的心太紧了,应该放松身心来念。恳求法师慈悲讲述,如何放松身心念佛? 大安法师答:你能把佛号提在心中,唯恐丢失,这...

可以打饿七来见佛吗

可以打饿七来见佛吗

问:佛法大意将某人绝食7天就见到阿弥陀佛,能否仿效? 大安法师答:千万别去仿效。所谓的打饿七,是无利益的苦行。念佛是怎么念佛,怎么见阿弥陀佛?是由于我们执持这个名号,能念和所念打成一片。能念佛三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