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佛教历史

东晋佛教始传九华山

佛教约于公元一世纪(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中国,传播地区以长安、洛阳等中原地区为主,波及长江中下游流域。三国时期传入吴地(今江苏、安徽)沿江一带,东晋时期始传陵阳山区(九华山时属陵阳山区,称九子山)。其传播的途径,除了由西域而到中原、江南外,还有经过海路到达吴楚的情况。“据史籍的记载看来,当时楚地佛教的传播比起中原,似乎更盛一些。”(赵朴初《佛教常识问答》第81页)据明嘉靖《池州府志》、《九华山志》记载,东晋隆安五年(401),天竺僧释杯渡至九华山化城峰(今九华街北)始建茅庵,庵曰“九华”。唐开元年间,朝廷赐额“化城寺”。清嘉庆《大清一统志·池州府志·仙释》载,安帝隆安五年,杯渡从安禅峰卓锡化城之址,始创道场,为开山之祖。

九华山佛教初兴于南北朝时期

从三国至两晋时期,江南地区的佛教渐有传播。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大力提倡佛教,南朝宋、齐、梁、陈各代帝王都信奉佛教。至梁代,梁武帝萧衍在天监三年(504)宣布佛教为国教,大造佛寺,出现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情景。时有僧人至九华山新辟道场。清陈蔚在《九华纪胜》中记述,梁伏虎禅师“天监初居九华……建道场于拾宝岩侧”。当时虎患盛行,自伏虎禅师来后,虎患始息,故其寺庵名“伏虎庵”。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朝廷赐额“圆寂寺”。?

九华山佛教兴盛于隋唐时期

隋统一中国后,致力于佛教的推行和传播。开皇十一年(591),文帝杨坚下诏:“于诸州名山之下,各置僧寺一所,并赐庄田”(《大藏经》卷四十九)。唐代中国佛教进入鼎盛时期,僧人相继进山开辟道场。据唐隐士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所载,九华山佛教圣地的开创者为古新罗僧人,世称“金地藏”,俗姓金,名乔觉。系新罗王族近亲。唐开元末(约719)渡海来华,至九子山(九华山)中,宴然独坐,苦行修持,一方善信,悉皆宗仰。至德初年(约757)山下长老诸葛节等捐款买下“谷中之地”,原为唐初僧人释檀号住寺旧址(即九华街化城寺),为金乔觉兴建禅居。在众人的努力下,盖起了一座台殿式的寺宇。“当殿设释迦文像,左右备饰。次立朱台,挂蒲牢于其中,立门楼以冠其寺。丹素交彩,层层倚空”。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无信不深入,无戒不解脱

无信不深入,无戒不解脱

  你是否认为如果没有信心,事业就不能成功?你是否觉得学佛必须持戒?有信心是事业是否成功的必要条件,学佛亦然,没有信心无法深入,不持戒就不能解脱生死。   【原文】:入佛法海,信为根本。渡生...

持守戒律之人常身心欢喜

持守戒律之人常身心欢喜

  忙碌了一天,你是否渴望睡眠能够安详自在?怎样才能减少烦恼和忧愁?持戒是学佛、修行的底线和根基,佛陀在圆寂前教导弟子要以戒为师,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佛法以戒修身,以定、慧修心,通过持戒修...

美丽的鹿野苑

美丽的鹿野苑

都说鹿野苑很美憧憬着亲自体验一下日子过得好快转眼之间就到秋天了虽然为了生活每天忙的不可开交还是决定抽空去玩玩给心情放个假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路上景色如画秋天的颜色——五颜六色的大山潺潺流水的小溪小溪...

烦恼不断,无非就是没有智慧

烦恼不断,无非就是没有智慧

问:阿弥陀佛!请问师父,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有病,总有一些烦恼,总是想不开? 宽见法师答:为什么总是有病,总是有烦恼?因为我们是凡夫,无非就是没有智慧,没有福报啊。 这个真的是跟我们的智慧、慈悲和肚量有很...

世间的真相是什么?

世间的真相是什么?

世间的真相是什么?   在悟道者看来,这个世间没有任何实义,整个大千世界就如同海上众多的浮泡,产生之后立即就破灭了,这个世间所有的显现,就如同幻影,不管是美好的事情,还是悲伤的事情,转眼即逝...

为什么学佛要强调生死大事

为什么学佛要强调生死大事

问:师父,我有时会笑话那些不经过了解而迷信的人。你再怎么说他也不信,反过来他还感觉你神神叨叨。 学诚法师:我们修行佛法,既不要因为外人的误解、偏见而怯懦忧虑,又不应瞧不起还不了解佛法的人,更不能去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