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有分在家和出家吗?

慧广法师:修行有分在家和出家吗?

  修行的根本是修心,因为主宰善恶等一切起心动念的是心。驾驭住狂妄的心,调控好散乱的心,约束好欲望的心才是王道。清本固源,断恶向善,改往修来,无有祸殃!

  修行其实就是一个颠倒自我的过程,去伪存真,正视自身的缺点,察觉致命的弱点,用谦卑的心态改造自我。同时保持自己的优点,持之以恒地贯穿一生,得意时不迷失,失意时不彷徨,时刻保持清明。

  在是非面前,虽不能行大善,但不可造小恶,善恶取舍朗朗分明,对未来存敬畏之心;对因果生深信之心;对自己抱负责之心。切不可逾越坠堕之崖,重趟业因苦海之界!

  至此,即知修行不分在家出家,只求随缘自在。

  若已现出家相,则依僧家本份,以清规戒律收摄身心,以惭愧之心受十方供养,念念以忏悔和报恩之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在清净伽蓝福地,法水洗尘,扫除心垢,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

  若未能童贞入道,且已成家立业,切不能妄想执着,抛儿弃女,以自私之心逃避责任。稍染苦恼,以看破为晃遁隐空门,都不是大丈夫所为,纵然落发,也只是为自私渡金。当以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心,于红尘中千锤百炼,既名修行,当无分别,若择外缘,还是分别!

  故知真修行者时时处处都是对境,在家出家都是迎来送往,吃饭睡觉。切不可在相上执着,当知身在何处都是道场,万不可头上安头,于心头之外再寻灵山!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诸事不顺,是有冤亲债主障碍吗

诸事不顺,是有冤亲债主障碍吗

问:有时候我们修行不得力,有障碍,诸事不顺,是因为我们生生世世的冤亲债主和我们的祖先来找麻烦,有的人就主张做超拔。那么做超拔到底可不可以?管不管用?还有什么方法比超拔更好的呢?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首...

如何找到出世与入世的平衡点

如何找到出世与入世的平衡点

问:末学如何来找到解行并重,世界法物质的累加与出世界法中物质递减的平衡点? 大安法师答:你这个术语还很专业的,什么叫世界法物质的累加、平衡点? 我们说净土法门单刀直入,信愿称名。世间法里面你要奉行净业...

如何理解念佛、念法、念僧

如何理解念佛、念法、念僧

问:请问法师,如何理解念佛、念法、念僧? 大安法师答:这是《阿弥陀经》中提到,听到西方净土的种种音声,八功德水的音声,百鸟偕鸣的音声,虚空乐器不鼓自鸣的音声,都能令往生者升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这里...

下种灌溉后别急着想速成,时候到了自然会熟

下种灌溉后别急着想速成,时候到了自然会熟

编者按:   人生是一段漫长的旅程,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人生之路获得成功,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其实结果只是一瞬间的事,成功了不过喜悦一阵,失败了也不过痛苦一阵,一切都会过去的,我们又会重新调整...

【推荐】法师念佛时很享受,为何弟子却觉得很难受

【推荐】法师念佛时很享受,为何弟子却觉得很难受

问: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可以往生?看到法师念佛时很享受,可是弟子怎么觉得安住在佛号上很难受呀?总是控制不住念头,怎么办呢? 大安法师答:什么叫真信切愿?一定是从自己的真诚心...

九华山名字的来源

九华山名字的来源

九华山,又名九子山!九华山一名的由来,得从唐朝诗圣李白说起。“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的李白,浪迹天涯,漫游四方,他走遍了祖国的名川大山。有一年初春,九子山还被积雪覆盖着,李白从秋浦经五溪,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