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成为最重,净业的势力就很微弱了

因此,现在就要尽快解决自己心上的问题,不要让爱执再加深了。如果不去对治,爱执必定会在心里不断的增长。这样发展下去,情愈来愈厚,愈来愈浓。在你心里,家人的感情成为最重,净业的势力就很微弱了。到了临终那一刻,你的心没有时间做太多的选择,不是此就是彼。如果你的心一直这么恋著家庭,心里就难以割舍。哪里还会存著一分心去求生西方呢?

彻悟大师说:「当万缘放下,一念单提。」要想成功往生,临终的时候就必须把世俗万缘全部放下,只有这样,一念阿弥陀佛才能提得起来,才能直接跟佛相应。否则,你的心如果放不下这些感情,已经紧紧的被缠缚住了,哪里还能腾出一心,求生西方呢?想想看,平时都没办法断掉执著,临终的时候,你有能力一个反弹就超越这些情执吗?平时都没办法一心念佛、求往生,临终的时候,能拿得出那种真信切愿吗?一般人没那么大的根器,是根本做不到的。

所以,平时就要把这些处理好,临终的时候才能没有后患,才能自在往生。因此,现在就要把世间的感情看清楚,想明白,这样才会往好的方向转。世俗的情能够淡一分,往生的心才会深一分,往生的把握才会增一分。

具体来说,首先最好能够把对家人的世俗感情,转化成法上的情义,不要以世俗的感情来打交道。否则在一起的时间愈长,缠绕在心上的情就是愈难以割舍。

而且要训练自己的心,让自己平时跟家人分别的时候就没有贪恋。比如说,跟家人在一起几十年,今天突然要离开一个月,看看你能不能断然就走。如果你的心能够不生眷恋,毫不犹豫的离开家人,临终的时候才有可能发起直接求往生的心。如果你现在都是犹犹豫豫,难舍难分的,分开一个月都不愿意,那么,到临终的时候能不忧恼,能断然放下吗?

这个问题大家现在就可以想想,如果此时此刻让你做选择,是马上往生极乐世界,还是留下来陪家人。可能很多人会选择后者。会认为我的儿子还没结婚,或者孙子还没考大学,还有什么事没交代好……总之,心里会想:往生虽然很好,但是我现在还不能走。要等到什么什么事都做完了再往生净土。所以现在最好还是在这儿待著,跟我的丈夫、儿女们在一起,同时我还能好好念佛。或者干脆认为现在的生活挺好的,最好来世再做人,一家人继续到一起,永远不分开更好……如果你的心里有这种想法,就说明心里的贪恋执著太严重了。这样往生的希望就会很渺茫。当然,如果你选择前者,愿意现在就往生,心里能脱开这世界上的一切。无论是什么人、事、物等等,全部能够放下。管它家里怎么样,孩子怎么样等等,我一切都不管了,就是一心念佛,赶紧求往生。这说明你的出离心还算可以,还有点往生的把握。(当然,这并不是叫你忽视现前的责任和义务。)

节录自 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自了法师、李桃(第二一九集)2016/5/19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点我:

相关文章

印光大师:邪淫者,要当生大惭愧,虔持诵佛号,为

印光大师:邪淫者,要当生大惭愧,虔持诵佛号,为

薛靖兰亦聪明有宿根之人,得彼窃玉等业缘,尚自得意,以为风流之雅趣。一见言因果报应等言,遂怀悔莫能及之憾,以是知此等罪过半属自己,半属理学破其战兢省察之法,而使然也...

体慧法师:讲因讲果 持戒念佛

体慧法师:讲因讲果 持戒念佛

体慧长老明德寺3月20开示台湾宝岛慈光寺体慧长老开示     修行念佛法门,也是需要戒。所以,上品戒的人都是出家的持戒念佛人,中品生都是在家持戒念佛的人,下品生...

放下,不被境​转

放下,不被境​转

虚云老和尚云:修行人天天讲修道,如何谓之修道呢?修是修造,道是道理,理是人人的本心。这心是怎样的呢?圣言所表,心如虚空,说一个空字有点笼统,空有顽真之分。我们眼所...

【果报】佛教中的果报是什么意思?果报有多少种?

【果报】佛教中的果报是什么意思?果报有多少种?

果报(佛教解释)  果报,汉语词语。佛家常用“果报”,意为就报。另外,蒲松龄收录了一则短片故事,叫《果报》(选自《聊斋志异》)。  佛家语。因果报应。即所谓夙世种善因,今生得善果;为恶则得恶报。  《...

信愿法师:《法事赞》的内容、仪轨,相当于五种正

信愿法师:《法事赞》的内容、仪轨,相当于五种正

【法事赞摘要】《法事赞》的内容、仪轨,相当于五种正行的读诵正行与赞叹供养正行(二)接着看底下一段:「观本书之内容、仪轨,相当于五种正行之读诵正行与赞叹供养正行,此...

学佛感应:用车送出家人

学佛感应:用车送出家人

末学是四川广元人,之前在学佛网上也发过征婚的帖子,今年5月21号我已跟爱妻把结婚证扯了,说说我自己的经历,真的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佛氏门中,有求必应,确确实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