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把攀缘心放下,念佛的功夫才能得力

我们听了以后要有高度的警觉,这个日子怎么能过?恶道里面的状况,诸位念念《地藏经》就明白了,佛对於这些境界说得很多,说得很详细,大乘经里面常常说到。佛在楞严会上讲六道轮回状况,他讲得细,讲七道,除六道之外,有仙道,这比较少讲。但是七趣里面,讲地狱道经文占二分之一,其余的六趣占二分之一,地狱这一道占二分之一。世尊为什么要那么详细的来说?地狱太苦了,地狱很容易堕落;换句话说,进去容易,出来难。世尊苦口婆心的教诲,唯恐我们粗心大意堕落在其中,慈悲到了极处。我们要想免除三恶道的苦报,这一次机会遇到了,尤其遇到最殊胜的法门,念佛法门。可是念佛法门虽然容易,你一定要把攀缘心放下,你念佛的功夫才能得力。如果缘虑心放不下,遇到这个法门,只能说跟阿弥陀佛结个法缘,这一生不能往生。这一生不能往生,那就是李炳老所讲的,你在轮回还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要受;李炳老讲「不免长劫轮回」。这个机缘遇到不容易,遇到之后一定要真正的把它抓住,放下万缘,一心专念。纵然学菩萨道,弘法利生帮助别人,一定要知道,帮助别人是我们附带的,不是主修的;主修的,要求生极乐世界,这是主。帮助别人,有缘就做,没有缘就不做。这个缘是什么?缘是机缘,自然成就的,不是我们去制造;我们有心去制造,就是攀缘。攀缘,你心就不清净,所以这个自己要常常想。随缘,心是清净的,随缘对於自己的功行没有妨碍,攀缘有妨碍。攀缘是我想怎么做怎么做,不行!说老实话,诸佛菩萨应化到世间都随缘。我们细细观察,细细去想一想,哪一个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攀缘帮助众生?如果佛菩萨有攀缘的心,立刻就退堕了。小菩萨有,常常退转,大菩萨就不退转。你要问,他为什么不退转?攀缘的念头没有了,这才能保住不退转。我们拼命去做好事,为什么做?好事荣耀,好事人家赞叹,这个念头就坏了。所以是非善恶,吉凶祸福,就在极微细的一念之间。佛菩萨在经论里面教导我们,我们要能够体会得到,才有一个学习的处所。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四三卷)1999/6/15新加坡净宗学会档名:12-017-0143

 

点我:

相关文章

放生(佛教名词)

放生(佛教名词)

放生(佛教术语)  中国汉地的放生活动古已有之。狭义单指人命;广义则指一切人命与禽兽。《列子.说符篇》载:“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

能弘法师:为什么学佛 第二章 三恶道 4.皈依

能弘法师:为什么学佛 第二章 三恶道 4.皈依

4. 皈依法不堕饿鬼 皈依佛不下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要把皈依的意思搞清楚。那皈依法自然就不堕饿鬼,皈依僧自然就不堕畜生,为什么这么说? 饿鬼...

星云大师:到人间来,就是为了生气的吗?

星云大师:到人间来,就是为了生气的吗?

生气是从嗔恨心发起的,生活中遇到忤逆的时候,遇到受伤害的时候,遇到受委屈的时候,就要生气。人一旦生起气来,往往失去理性,对别人没有一点尊重,没有一些包容,只有尽量...

最简单殊胜的放生仪轨

最简单殊胜的放生仪轨

1、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2、念三皈依(三遍)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恶鬼,皈依僧不堕傍生。3、念忏悔文(一...

通过放生就可以财富自在 求福报,修悲田

通过放生就可以财富自在 求福报,修悲田

第三种福田是悲田,慈悲的田,慈悲心的田。要有慈悲心,看到一些有病的人我们无条件发心去照顾他,看到老人家、妇女、可怜的人、小孩子,我们用一个无私的爱心去关心他,帮助...

尊重生命,关爱女性健康,反对堕胎

尊重生命,关爱女性健康,反对堕胎

佛教与其它世界宗教一样,是慈悲、宽容的,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关爱每个有情生命。尚未出生的胎儿,也一样有权得到与常人同等的尊严与关爱。充满血腥的堕胎,在佛教戒律中被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