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传新编:43、陆法和,穿缁衣身先士卒施田宅燃香礼佛

  隆宣法师 总监

  释永真 彭殿清 撰集

  南朝时代陆法和,自号荆山居士,史书上记载其身世不详。齐梁间,隐于湖北江陵百里洲,过着与苦行的出家人一样的生活。年岁大的人说他们小时候就看见过他,他的容貌脸色经常改变,人莫能测。陆法和富有口才,精于医疗之术,居山中时,凡有恶疾之人,就于山中采药给予治疗,一般不过三付药,即能好转。有时他住在僧舍,给寺院从事杂役,如有人呵斥他,也没有现出不悦的神情。有见识的僧人议论说:“此人非凡夫可比。”

  这期间侯景勾结觊觎王位的萧正德叛粱,派部将任约进犯江陵,两军相恃江面。隐居江陵沙洲寺院当执役的陆法和,挺身而出,召集蛮夷弟子八百人应战,自己乘坐小船,身穿缁衣,身先士卒冲在前面,因为逆风不便于行动,法和便手持羽毛扇指挥风向,风向反转,其它人坐的火船便顺江流,直捣敌营以火攻。叛军猝不及防,落水溺死。但不知任约逃到了什幺地方,第二天中午被寺庙僧人捉住交给法和,法和释放了他。

  平乱之后,梁元帝萧绎任命陆法和为郢州(今武昌)刺史,法和以一个佛教徒的身分自居,平日启文上奏并不称臣,在他的撰写的表奏中,姓名前自署“司徒”(司徒,三公之一。三公是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齐、梁间的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梁元帝对近臣王褒说:“我未尝有意用陆为“三公”,他为什幺自称司徒?”王褒答:“彼既以道术自命,容是先知。”认为他以道术自命,或许是有先知之明。于是元帝觉得法和的功业卓著,就加封居士为“司徒”。

  居士执政唯以佛法教化,不以刑狱治人,然而强调治兵。建议元帝积极备战,招兵买马,扩充船舰,进攻西魏。元帝不于采纳。法和猜透了元帝的心思,坦言道:“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窥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见主人应有报至,故相救援耳。今既被疑,是业定不可改也。”法和认为自己前世与国主有善交之缘,故今生特来相报,结果反遭猜疑。此是业力所致,难以挽救。结果西魏军队入侵,元帝兵败而亡。元帝死时,居士身穿孝服,如丧考妣。

  梁亡后,居士率本州人民入齐,齐文宣王盛情接待,任命居士当太尉,入朝进见亦不称臣,只称荆山居士。而信佛的文宣王并不计较,并赐给居士大量的钱财、田地和二百奴婢。居士将所赐之奴婢尽放回家去,田宅施舍给佛寺,自己仅居一房。平时政务之外,则与弟子讲论佛法。一日向弟子预告自己离世之期,至时燃香礼佛,坐床而终。尸体下葬时,尸体缩小到三尺多。(居士传八 北齐书 据网络资料整理)

 

点我:

相关文章

佛陀脚印

佛陀脚印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佛陀降伏毗沙恶鬼

佛陀降伏毗沙恶鬼

  世尊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在拔祇国的国界处,出现了一个名叫“毗沙”的恶鬼,极为凶猛残暴,杀害了无数人民,他每天残杀一人、二人、三人、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三十人、四十人、五十人不等...

海涛法师:宿世的恩缘 报恩七天

海涛法师:宿世的恩缘 报恩七天

  有一位菩萨隐居在深山幽谷中修行,他常以大慈大悲的心,同情天下众生的生死苦恼,静心诚意,追求大道。但有个东西一直妨碍他的修炼和求道,那就是一只虱子。  虱子在这位菩萨的衣服上居住,每当菩萨禅坐时...

这三位净土祖师的故事你听说过吗?

这三位净土祖师的故事你听说过吗?

  玄中寺大雄宝殿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座小寺院,黄瓦明廊,红柱隔扇,布局精巧,结构对称。西院正殿是祖师殿,内无雕塑,只有三幅色调淡雅的人物肖像。他们分别是玄中寺的创建者、中国佛教净土宗奠基人昙鸾大...

大雨和毛毛雨,哪种容易打湿衣服?

大雨和毛毛雨,哪种容易打湿衣服?

  有一段时间,弟子感到活得很痛苦,甚是烦恼。  师父把弟子带到一片空旷地带,问:“你抬头看看,看到了什么?”“天空。”弟子答。“天空够大吧,”师父说,“但我可以用一只手掌遮住整个天空。”  弟子无法...

何必人一走,就让茶凉掉呢?

何必人一走,就让茶凉掉呢?

  晚清将领骆秉章虽然位高权重,但平日里乐善好施。他手下有一个叫张全的小吏,家境清寒,与身患残疾的老母相依为命。骆秉章得知后,就命侄子每个月都给张全家中送去米粮。  一天,侄子向骆秉章汇报完事情正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