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传新编:43、陆法和,穿缁衣身先士卒施田宅燃香礼佛

  隆宣法师 总监

  释永真 彭殿清 撰集

  南朝时代陆法和,自号荆山居士,史书上记载其身世不详。齐梁间,隐于湖北江陵百里洲,过着与苦行的出家人一样的生活。年岁大的人说他们小时候就看见过他,他的容貌脸色经常改变,人莫能测。陆法和富有口才,精于医疗之术,居山中时,凡有恶疾之人,就于山中采药给予治疗,一般不过三付药,即能好转。有时他住在僧舍,给寺院从事杂役,如有人呵斥他,也没有现出不悦的神情。有见识的僧人议论说:“此人非凡夫可比。”

  这期间侯景勾结觊觎王位的萧正德叛粱,派部将任约进犯江陵,两军相恃江面。隐居江陵沙洲寺院当执役的陆法和,挺身而出,召集蛮夷弟子八百人应战,自己乘坐小船,身穿缁衣,身先士卒冲在前面,因为逆风不便于行动,法和便手持羽毛扇指挥风向,风向反转,其它人坐的火船便顺江流,直捣敌营以火攻。叛军猝不及防,落水溺死。但不知任约逃到了什幺地方,第二天中午被寺庙僧人捉住交给法和,法和释放了他。

  平乱之后,梁元帝萧绎任命陆法和为郢州(今武昌)刺史,法和以一个佛教徒的身分自居,平日启文上奏并不称臣,在他的撰写的表奏中,姓名前自署“司徒”(司徒,三公之一。三公是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齐、梁间的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梁元帝对近臣王褒说:“我未尝有意用陆为“三公”,他为什幺自称司徒?”王褒答:“彼既以道术自命,容是先知。”认为他以道术自命,或许是有先知之明。于是元帝觉得法和的功业卓著,就加封居士为“司徒”。

  居士执政唯以佛法教化,不以刑狱治人,然而强调治兵。建议元帝积极备战,招兵买马,扩充船舰,进攻西魏。元帝不于采纳。法和猜透了元帝的心思,坦言道:“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窥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见主人应有报至,故相救援耳。今既被疑,是业定不可改也。”法和认为自己前世与国主有善交之缘,故今生特来相报,结果反遭猜疑。此是业力所致,难以挽救。结果西魏军队入侵,元帝兵败而亡。元帝死时,居士身穿孝服,如丧考妣。

  梁亡后,居士率本州人民入齐,齐文宣王盛情接待,任命居士当太尉,入朝进见亦不称臣,只称荆山居士。而信佛的文宣王并不计较,并赐给居士大量的钱财、田地和二百奴婢。居士将所赐之奴婢尽放回家去,田宅施舍给佛寺,自己仅居一房。平时政务之外,则与弟子讲论佛法。一日向弟子预告自己离世之期,至时燃香礼佛,坐床而终。尸体下葬时,尸体缩小到三尺多。(居士传八 北齐书 据网络资料整理)

 

点我:

相关文章

因果不虚,善有善报

因果不虚,善有善报

常言道:好命不如好运。电影《泰坦尼克号》中也说:"生活本来就全靠运气。"纵观一下,此话确实有些道理,好的运气来了,即使此前潦倒不堪,也能翻盘重生。如若运程不美,任你再好的起点和再佳的格局,也得不到施展...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6、海尘所发五百大愿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6、海尘所发五百大愿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12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12

  民国张荣深  张荣深,是广东澄海人。少年喜欢行侠,朋党寻仇,豪暴苦恼乡里。后来听说净土法门,于是专意念佛,努力改变以前的行为作为善人。拿出以前积蓄的刀剑捣毁,说:“不给别人杀人啊。”劝化家人,...

百业经:(100)莲花 供佛莲花得佛授记

百业经:(100)莲花 供佛莲花得佛授记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大唐西域记》记载:戒贤法师见了玄奘法师热泪盈眶

《大唐西域记》记载:戒贤法师见了玄奘法师热泪盈眶

  根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玄奘在印度取经,奘师在菩提场停留近十天,圣迹已一一礼拜过。第十天时,那烂陀寺派了四位大德前来迎接他。隔天就到达里迦村。这是目犍连尊者的故里,中有二塔:一是阿育王所建,一...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第24集福力王有大福德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第24集福力王有大福德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