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彩女闻法记

  在佛世时,舍卫国有一条河,河的彼岸有一小村庄,村里的小山丘下住有五百位女众修行者。

  佛陀度化五百修行女 初见说久违

  这五百位修行人体会到人生之苦、生命的短暂,尤其是生为女人身,事事不得自由,因此她们很厌世,共同有一个心志──希望求得能够解脱的道路。所以,这五百位妇女就住在一起,一心向道。

  可惜的是她们不知佛法,奉持外道教法。她们每天都要爬到山丘最顶端的地方,去采集一种「天香」──是一种香木,然后设台祭天,每天叩拜祈求梵天加被她们,让她们过世时可以到梵天,永远不要再来做人。这就是她们祭天的目的,所以她们每天都不辞辛苦──山顶山脚两头奔波;此外,还要花费很多物资来。

  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佛陀知道这群妇女求道心切,决定去度化她们──将她们的信仰、求道的热心,转向正知正见,由正确的道路去实行。佛陀于是带着弟子们,过了河,抵达那个小村庄。

  当时,这些妇女刚好在祭天,忽然间佛陀带着弟子们莅临,这些祈求膜拜的妇女一看到佛陀庄严的形貌,眼前又是一片光芒,以为是梵天王降临了,大家赶紧膜拜,求梵天赐福!那时,有一位天神说:「他不是梵天王,他是三界的导师、世间的慈父──释迦牟尼佛呀!」这些女修道者,虽然以前不曾听过佛,也不知世间有这位圣者,不过,因佛陀出现在她们的面前,又听到「释迦牟尼佛」这个名称,她们内心欢喜踊跃,无法自制地欢喜膜拜!

  佛陀慈祥地向她们说:「大家久违了!」这些女众修行者听了心想:「我们从来不曾和佛见面呀!为什么佛陀会说『久违了』呢?」但是她们觉得很亲切──像是迷失的子女在外流浪,忽然间看到慈父慈母那般亲切,大家不由自主地痛哭流泪,请求佛陀为她们皈依。佛陀慈悲地摄受她们,为她们皈依,并为她们说法,让大家心会意解;当下很多人得证果解脱了。

  迦叶佛授记 娑婆世界重相逢

  那时,佛的随行弟子们看到这些妇女,心想:「她们为何这么有福呢?让佛陀亲自来到这里度化她们,又为她们说法,而且立刻有这么多人心会意解?」大家觉得很不可思议,尤其是佛陀说:「久违了!」这句话,让大家感到疑惑,就请佛陀为大家开示这段因缘。

  佛陀说:「众生与佛会遇,一定是有因缘。」佛陀开始细说过去的因缘──在迦叶佛时代,有一位长者,非常富有,称得上是「富甲天下」,家中有很多奴仆,他的夫人身旁有五百位彩女侍奉。

  这位夫人向来善恶分明,她知道人应该向善,假如有人不守规矩、不守本分、心中有恶念、行为不端……她一定嫉恶如仇。因此,平时她和这些彩女生活在自己所设定的境界范围内,很少和外界接触。

  有一天,国王设宴招待大臣,也邀请地方上的长者,当然,这位长者也是被邀约的对象。长者接到国王的邀请函,就向夫人说:「这是国王的邀请,不得不去参加呀!」他恳切的要求夫人和他到皇宫去,他的夫人 只好随着长者,带着这五百位彩女去赴宴。

  当时,国王很尊重迦叶佛,所以迎请迦叶佛来为宫中的大臣和长者说法,迦叶佛应邀前去。

  迦叶佛演说妙法之后,旁边的弟子也在那里助缘。这位长者夫人听到佛法,心生欢喜。迦叶佛就向大众说:「你们看!这位长者的夫人多么端庄!她的心行端正,谨慎分辨善恶,她是有善根的人,若是一路精进修行,将来必能解脱终至成佛!」

  这位夫人心里很欢喜,赶紧叩问迦叶佛:「佛啊!我可以修行是吗?将来谁可以度我?」佛指着身边一位戒律精严,智慧与慈悲具足的弟子,对她说:「这为比丘将来要在娑婆世界成佛,是未来的释迦牟尼佛;你若能好好修行,一路精进,到那时,即可适逢释迦佛在世,释迦佛可以引度你,引导你的道心。你们的因缘就是──在娑婆世界相会呀!」

  释迦牟尼佛说到此,就回过头来对他的弟子们说:「这就是过去的一段因缘。我和这五百位妇女在迦叶佛时即见过面,从那时候见面到现在,已经过无量劫──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所以,我说──久违啦!」

  弟子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人与人之间,彼此相遇都是有因缘呀!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安士全书》:鞠躬尽瘁(田叔禾阿寄传)

《安士全书》:鞠躬尽瘁(田叔禾阿寄传)

  鞠躬尽瘁(田叔禾阿寄传)  明淳安徐氏。兄弟析产。伯一马。仲一牛。季寡妇。得一阿寄。寄年五十余矣。寡妇泣曰。马可乘。牛可耕。老仆徒费吾菜羹。寄曰。主谓吾不若牛马耶。乃为画策营生。寡妇悉簪珥。得...

春秋繁露  卷上--董仲舒

春秋繁露 卷上--董仲舒

  春秋繁露   楚庄王第一   "楚庄王杀陈夏征舒,《春秋》贬其文,不予专讨也;灵王杀齐庆封,而直称楚子,何也?"曰:"庄王之行贤,而征舒之罪重,以贤君讨重罪,其于人心善,若不贬,庸知其非正经,《春...

佛说诸佛经--施护

佛说诸佛经--施护

  佛说诸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时尊者大目干连。食时欲至。着衣持钵。将诣王城。忽作是念。我于今日。先往色究竟天。问少因缘。却来乞食。于是尊者大目干连。入三摩地等引。譬如力士屈伸...

佛说法印经--施护

佛说法印经--施护

佛说法印经 宋朝奉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尔时佛在舍卫国。与苾刍众俱。是时佛告苾刍众言。汝等当知。有圣法印。我今为汝分别演说。汝等应起清净知见。谛听谛受。如善作意。记念思惟。时诸苾刍。即...

菩萨行证--星云法师

菩萨行证--星云法师

  第一课菩萨道的起点   菩萨是印度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凡是觉悟到生命苦空无常,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人,不论出家在家,不分地位高低,只要能发菩提心者,都有资...

贤愚经第八卷--慧觉

贤愚经第八卷--慧觉

  贤愚经第八卷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三九)盖事因缘品第三十四(丹本为三十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祇竹林精舍。慧命阿难。竹林中坐。心自思惟。如来出世。甚奇甚特。今诸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