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彩女闻法记

  在佛世时,舍卫国有一条河,河的彼岸有一小村庄,村里的小山丘下住有五百位女众修行者。

  佛陀度化五百修行女 初见说久违

  这五百位修行人体会到人生之苦、生命的短暂,尤其是生为女人身,事事不得自由,因此她们很厌世,共同有一个心志──希望求得能够解脱的道路。所以,这五百位妇女就住在一起,一心向道。

  可惜的是她们不知佛法,奉持外道教法。她们每天都要爬到山丘最顶端的地方,去采集一种「天香」──是一种香木,然后设台祭天,每天叩拜祈求梵天加被她们,让她们过世时可以到梵天,永远不要再来做人。这就是她们祭天的目的,所以她们每天都不辞辛苦──山顶山脚两头奔波;此外,还要花费很多物资来。

  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佛陀知道这群妇女求道心切,决定去度化她们──将她们的信仰、求道的热心,转向正知正见,由正确的道路去实行。佛陀于是带着弟子们,过了河,抵达那个小村庄。

  当时,这些妇女刚好在祭天,忽然间佛陀带着弟子们莅临,这些祈求膜拜的妇女一看到佛陀庄严的形貌,眼前又是一片光芒,以为是梵天王降临了,大家赶紧膜拜,求梵天赐福!那时,有一位天神说:「他不是梵天王,他是三界的导师、世间的慈父──释迦牟尼佛呀!」这些女修道者,虽然以前不曾听过佛,也不知世间有这位圣者,不过,因佛陀出现在她们的面前,又听到「释迦牟尼佛」这个名称,她们内心欢喜踊跃,无法自制地欢喜膜拜!

  佛陀慈祥地向她们说:「大家久违了!」这些女众修行者听了心想:「我们从来不曾和佛见面呀!为什么佛陀会说『久违了』呢?」但是她们觉得很亲切──像是迷失的子女在外流浪,忽然间看到慈父慈母那般亲切,大家不由自主地痛哭流泪,请求佛陀为她们皈依。佛陀慈悲地摄受她们,为她们皈依,并为她们说法,让大家心会意解;当下很多人得证果解脱了。

  迦叶佛授记 娑婆世界重相逢

  那时,佛的随行弟子们看到这些妇女,心想:「她们为何这么有福呢?让佛陀亲自来到这里度化她们,又为她们说法,而且立刻有这么多人心会意解?」大家觉得很不可思议,尤其是佛陀说:「久违了!」这句话,让大家感到疑惑,就请佛陀为大家开示这段因缘。

  佛陀说:「众生与佛会遇,一定是有因缘。」佛陀开始细说过去的因缘──在迦叶佛时代,有一位长者,非常富有,称得上是「富甲天下」,家中有很多奴仆,他的夫人身旁有五百位彩女侍奉。

  这位夫人向来善恶分明,她知道人应该向善,假如有人不守规矩、不守本分、心中有恶念、行为不端……她一定嫉恶如仇。因此,平时她和这些彩女生活在自己所设定的境界范围内,很少和外界接触。

  有一天,国王设宴招待大臣,也邀请地方上的长者,当然,这位长者也是被邀约的对象。长者接到国王的邀请函,就向夫人说:「这是国王的邀请,不得不去参加呀!」他恳切的要求夫人和他到皇宫去,他的夫人 只好随着长者,带着这五百位彩女去赴宴。

  当时,国王很尊重迦叶佛,所以迎请迦叶佛来为宫中的大臣和长者说法,迦叶佛应邀前去。

  迦叶佛演说妙法之后,旁边的弟子也在那里助缘。这位长者夫人听到佛法,心生欢喜。迦叶佛就向大众说:「你们看!这位长者的夫人多么端庄!她的心行端正,谨慎分辨善恶,她是有善根的人,若是一路精进修行,将来必能解脱终至成佛!」

  这位夫人心里很欢喜,赶紧叩问迦叶佛:「佛啊!我可以修行是吗?将来谁可以度我?」佛指着身边一位戒律精严,智慧与慈悲具足的弟子,对她说:「这为比丘将来要在娑婆世界成佛,是未来的释迦牟尼佛;你若能好好修行,一路精进,到那时,即可适逢释迦佛在世,释迦佛可以引度你,引导你的道心。你们的因缘就是──在娑婆世界相会呀!」

  释迦牟尼佛说到此,就回过头来对他的弟子们说:「这就是过去的一段因缘。我和这五百位妇女在迦叶佛时即见过面,从那时候见面到现在,已经过无量劫──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所以,我说──久违啦!」

  弟子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人与人之间,彼此相遇都是有因缘呀!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佛陀以四功德力挑起巨石

佛陀以四功德力挑起巨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常随在旁。当时,有一位国王名叫末罗,他的国土丰饶,将士与人民个个强健勇壮。但是,在进入王城的路上,有块非常高大的长方形巨石,面积大...

帮弟子缝衣服,照顾生病的比丘,佛陀原来如此暖心

帮弟子缝衣服,照顾生病的比丘,佛陀原来如此暖心

  熟悉佛法的人都知道,佛法不提倡崇拜,也不认为依靠崇拜敬畏可以获得解脱。佛法与其说是一种宗教信仰,不如说是一种智慧的教育。而这样的教育,离不开导师的言传与身教。  佛陀成道之后,开示佛法,经年不...

地藏王菩萨伸手出来:只要一念这个“佛”字,那么罪业就没有了

地藏王菩萨伸手出来:只要一念这个“佛”字,那么罪业就没有了

  在南宋的时候,有一个宰相名秦桧;这个秦桧本来也有一点善根,所以今生很聪明的,并且在当时的考试,得到第一名,中了状元。  但是他做官之后,妒贤忌能,就造了很多罪业;尤其是对于岳飞——岳武穆,他把...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安忍品-65、喜洋洋化干戈为玉帛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安忍品-65、喜洋洋化干戈为玉帛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65、喜洋洋化干戈为玉帛  久远之前,有一国王名为山王,他有次率领军队前往森林中打猎。在树荫下休息时,从北方来的商人在...

一位西藏僧人和一只小老鼠的故事

一位西藏僧人和一只小老鼠的故事

  这里给大家讲述一位西藏僧人和一个小老鼠的故事,梗概如下:  很久以前,在喜马拉雅山的雪山脚下,有一位西藏僧人在那里过着平静地修行生活。  有一天,当这位僧人出门的时候,忽然发现门口躺着一只冻僵的小...

《百业经》:(37)大鲸鱼 冤害他人得鲸鱼报

《百业经》:(37)大鲸鱼 冤害他人得鲸鱼报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