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尊】-本尊是什么意思

本尊(佛教解释)

  1.自称。同义词"本座"。

  神话传说中或者玄幻小说中,神通广大的人物称呼自己所用的称谓。

  2.佛教用语

  指的是"本质自我"。

本尊神

  密乘四部的每一部都有各自的精神宇宙模式,即坛城系统,这个系统有一密乘主神与一些眷属神灵组成。坛城中的主神就是人们所称的本尊神。每个修习密乘者都要以一位各自的本尊神作为观修的对象。围绕本尊神灵的眷必神相互之间只是形体和显现标志不同,实际上眷属神是一类神,并且与本尊神保持一致。

  虽然密乘有无以计数的本尊神,但可以将其粗分为三大类,即善相本尊;怒相本尊;善、恶相兼具本尊。较为著名 的善相本尊是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度母、无量寿佛等等。大威德金刚、金刚橛、马头金刚(或称马头明王)、金刚手(亦称恰那多吉)是较为著名的怒相本尊神。善、恶相兼具本尊神有密集金刚、胜乐金刚、喜金刚、时轮金刚和金刚亥母。

  上述本尊被描绘成各种形体,有时候与常人形相一致:一面、二臂、双腿;有时又描绘成多面、多臂、、多腿的神灵。

  描绘本尊神所依的标准有两个方面,一是该本尊所有的菩提心的无限知识,一是本尊的智慧特征。正是这个原因,人们将所有的本尊归入佛皈依的范围。

怒相善相

  为什么在密乘中有如此之多的怒相本尊神,而善相本尊神的数量并不是那么多呢?这是因为佛陀教义的实质在于训导信徒自己的意念能和其他人一样持守戒律,那些无助的众生有情,思维意念停留在由欺骗引起的烦恼之中。在无助的情况下,众生有情被引向修积不恰当的业力的行为中去。由欺骗引起的烦恼是应该受到责难的一种烦恼,因而必须从根本上灭除欺骗的魔鬼。为了使修习者的意念能够迅速地捕捉引起烦恼的邪魔,所以常把这些邪魔描绘成具体的可视形象。

  大多数的众生已经形成了将其他 有情误认为自己的敌人、朋友,或仅仅人微言轻相识之人的概念。因而,在相互之间的联系中,他们懂得了恨和爱以及平和宁静诸种感情。在密乘教法中,烦恼亦被看作一种敌人。

  举例来说,烦恼可能由一个被踏在神灵脚下衰竭待毙的魔怪形象来表示。观众应该这样理解:踩在神灵脚下非人形的魔怪就是烦恼。同样,密乘中的神灵也被描绘成戴着可怕的,令人生厌的饰物,或在神灵身上挂上诸如砍下头颅、脑盖骨、胫骨、人的心脏、肠子等等作为饰物。各种供品及其所配的装饰了与各种恐怖物品相联系。但无伦如何,这些饰品或装饰物都不能将其看作是为了上述目的的而真从杀死的人身上获取的。它们仅仅表示个人之敌--烦恼所假设的实物形体,使用权用肉、血等恐怖物也仅仅是象征烦恼的厌恶与可憎。

  一个人修习密乘观修的态度是判定他是否对那些由于欺骗作祟而陷入烦恼的众生有同情心的标准之一;也是判断其遣退烦恼能力的标准之一。释迦牟尼佛(大庄严佛像)解释密乘教法时,用那些狂努的形象作为激发信徒对烦恼产生憎恶的工具。这种狂暴的憎恶本身恰好是灭除烦恼邪魔的工具。因而怒相本尊神令人恐怖的形貌表情是展现了本尊神对烦恼的憎恶。

  密乘仪式的完成也取决于修习者对那些深受烦恼之苦的众生的同情和对烦恼的憎恶。诸如修习与举行仪式的方法之类的内容在各种密法的释文以及密乘仪典的仪轨书中都有描述。通过翻检这些释文和仪轨书,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的东西。

点我:

相关文章

黄柏霖:临终关怀很重要

黄柏霖:临终关怀很重要

那这里面,这一段的公案里面,王湘他自己感觉身在半空中,听到哭声就像蜜蜂、苍蝇那么小声,那男女围绕在旁边哭泣。这个常常我们如果去助念,我们去助念,印光大师有说,不要...

方海权:改变命运一个重要环节

方海权:改变命运一个重要环节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这是普贤菩萨告诉我们的。众生都愿得福,远离尘劳、烦恼、疾病、不顺。但很多不明白要紧跟善知识,抓紧衣...

净空法师法语:一切随缘,不要攀缘,多事不如少事

净空法师法语:一切随缘,不要攀缘,多事不如少事

1.随缘就自在,攀缘就烦恼。攀缘是什么?我一定要这样,我一定要那样。你这个“一定”,就是分别,就是执着,就是造业。2.莲池大师教给我们,真正修行人决定不攀缘,决定...

婚前性行为属于邪淫的范畴,伤身败德,为害尤烈

婚前性行为属于邪淫的范畴,伤身败德,为害尤烈

性是一份传承生命的礼物,请不要为了欲望而提前消耗。为人父母者,如果想给予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请婚后再打开传承生命的礼物——性。但有人觉得这是两个人的事,你情我愿,...

觉真法师:心的管理就是生命管理

觉真法师:心的管理就是生命管理

心的管理就是生命管理 觉真 摘自: 《新财富》 一个人,能管好自己的生命,管好自己的“心”,这是一种责任自觉。有了这个“自觉”,什么问题不能自我解决? 中国...

净空法师:替临终人助念,请问是否要诵《地藏经》

净空法师:替临终人助念,请问是否要诵《地藏经》

问:替临终人助念,请问是否要诵《地藏经》?答:不应该。人在临命终的一剎那是最关键的时刻,什么经都不要念,只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佛号。此时愈简单,力量愈强大,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