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界

无色界(佛教解释)

  无色界为三界之一,又称无色天。“色”是质碍的意思,无色就是没有质碍,即指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所得到的自由状态。是通过修习厌离物质的四无色定,或称四空处定而获得的天界果报。无色界没有物质现象,只剩下受、想、行、识四种生命特性。

介绍

  无色界又名为四无色天、四无色处,可分为四天,即为:(1)空无边处天;(2)识无边处天;(3)无所有处天;(4)非想非非想处天。这四种禅定境界能超离于一切物质现象(色法)的缠缚,依止于精神现象(五色法)而存有,此定从境得名,所以名为“无色定”。

  在四空处天之中,一切现象都是无形无质,宛若虚空般的存在。在这四无色天的定境中,惟有存在 于心念与心念之间的相互依止,所以这四种定心亦名为“定处”,并以所忆念观照的境界为依止之处。

  要入于无色界天,必须修学对治物质现象(色法)的系缚,并除灭一切物质外境的感受与思维,借以除灭一切物质色法的修行,而达到依止于如虚空无色的纯粹精神境界,就是只依存在于念念相续,而没有任何相对的物质色法的现起思维的定心之中。

四空天

  无色界中,也因修行的深浅而分四种差别即无色界四空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在此非想非非想处天就是天之尽头处了。

  1、空无边处,为四无色处之最初阶段。初修无色定,必厌弃物质世界,一心思惟无边无际之空观,使心与无边之空相应,这就是所谓空无边处。

  2、识无边处,从厌弃外界物质世界之质碍,进一步修习内心心识,以心与心识作无边无际之观。此即为识无边处。

  3、无所有处,既否定外界物质之质碍,又否定内心心识,唯思内外一切无所有。以修此无所有观而得生天之果报,即无所有处。

  4、非想非非想处,又称非有想非无想处。指此天之修行已到极静极妙之境界,以无各种粗想而称非想,又因其想未绝,尚有细想,所以为非非想。

道教解释

  道教中,除了佛教的四空天理论,还多出了种民四天的概念。在道教中,无色界是8天。前4层天的众生没有解脱生死,不过种民四天的众生已经彻底解脱生死,彻底摆脱六道轮回。

点我:

相关文章

靠攀缘拉关系来改变福报是很难的!

靠攀缘拉关系来改变福报是很难的!

蟾宫折桂,金榜题名,是很多未谙出世解脱法之人所追求的世间洪福。但世间福报也是在因果法则的自然运行之中的,且看《文昌帝君阴骘文》中文昌帝君怎么说。他自述道:“上帝以...

梦参老和尚:信这部经的功德比一天三时布施供养的

梦参老和尚:信这部经的功德比一天三时布施供养的

“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一个年轻人请教禅师说出如何做才能取得人生的成功,禅师指着寺庙里的一棵大树说,如果你能在十分钟内爬上去,我将告诉你答案。年轻人看看大树,马上脱去厚厚的外套,开始爬数...

呷绒多吉上师:最执着最放不下的要先供养,把这个

呷绒多吉上师:最执着最放不下的要先供养,把这个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64)&...

星云大师:何谓「中阴身」?

星云大师:何谓「中阴身」?

人死之后,到哪里去呢?人死之后,在还没有投胎转世之前,他是一个‘中阴身’的地位。什么叫‘中阴身’?简单的说,就是生死之间并不是没有‘我’这个人了,我的心业还存在,...

七种不用花钱的大布施

七种不用花钱的大布施

一者,眼施: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不以恶眼看人。二,和颜悦色施:于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不以凶眉恶色。三,佳言施:于父母师长及一切人,出柔轻语,无粗恶语。四,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