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阴】什么是五阴?五阴是指什么?

五阴

  五阴,即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一色阴(有形质碍之法名为色),二受阴(领纳所缘名为受) ,三想阴(能取所领之缘相名为想),四行阴(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 五识阴(了别所缘之境名为识)。

五阴定义

  【五阴】 一色阴 二受阴 三想阴 四行阴 五识阴

  次名色而辨五阴者。以惑者迷名偏重故。大圣教门开名则为四心。对色合为五也。此五通称为阴者。一往而释。阴以阴覆为义。能覆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长生死。集散不绝。故通名为阴。

  一色阴:有形质碍之法名为色。色有十四种。所谓四大五根五尘。此之十四。并是色法也;

  二受阴:领纳所缘名为受。受有六种。谓六触因缘生六受。但境既有违顺。非违非顺之别。故六受亦各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之异也;

  三想阴:能取所领之缘相名为想。想有六种。谓取所领六尘之相。为六想也;

  四行阴: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行有六种。大品经中。说为六思。思即是行。谓于六想之后。各起不善业善业无动业也;

  五识阴:了别所缘之境名为识。识有六种。即是六识。若诸论师多云。识在二心之前。诸大乘经中。明识最居后。今依经为次料简。

修五阴的前提条件

  断淫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

  断杀

  杀心不除,尘不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

  断偷

  偷心不除,尘不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

  不妄语

  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提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

修五阴的方法

  在楞严经中观世音讲述了最快的消除五阴的方法:

  色阴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一开始在听声音的时候,通过止观声音来清除色阴。逆生死欲流是指审观烦恼根本,与凡夫躲避烦恼相逆。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 色阴不再起作用,动和静两种现象不再产生,通过这种方法逐渐增加止观的能力

  [闻所闻尽,尽闻不住] 耳根能闻的闻性(色阴)通过不断的止观声音被清除干净,色阴消失之后我断续入定。

  受阴

  [觉所觉空,空觉极圆] (没有了色阴的掩盖,受阴明明白白的显现出来)产生情感的源头(受阴)通过止观感觉被清除干净,没有了受阴压迫,想阴变的极其圆融。

  想阴

  [空所空灭] 产生想法和梦境的源头(想阴)通过止观想法被清除干净。

  行阴

  [生灭既灭] 行阴通过止观生灭被清除干净。

  识阴

  [寂灭现前] 这时寂灭现前,只有行阴灭尽才能六根开合,只有六根互用开合并且寂灭现前才能将识阴灭尽 。

点我:

相关文章

佛经故事:礼佛的功德有多么的不可思议

佛经故事:礼佛的功德有多么的不可思议

经故事:礼佛的功德有多么的不可思议  作者:滕建波   时有亲友。命终生四天。见其欲悔。便下语之。居士莫悔也。汝往见佛。得利无量。正使今得百车珍宝。不如转足一步往趣世尊。所得利深。过踰于彼。居士汝去...

心律法师:元宵节与佛教的渊源

心律法师:元宵节与佛教的渊源

元宵节与佛教的渊源 今天是农历的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又一个重要节日。 元宵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

《百喻经卷下》:94、摩尼水窦喻

《百喻经卷下》:94、摩尼水窦喻

  【译文】  曾有一人,与他人妻子私通。奸事未毕,丈夫从外面回来,随即察觉了,便停在门外,准备候他出来之际,一下杀了他。妇人便对他说:「我丈夫已察觉了,再没有别的出处好走,只有摩尼才可以出得去。...

信愿法师:安徽张莲娣厉鬼来捉助念得生

信愿法师:安徽张莲娣厉鬼来捉助念得生

【念佛感应录】安徽张莲娣厉鬼来捉助念得生张莲娣,女,安徽宣城莲州村人,身高力壮,性情强悍,素不信因果,一生以杀猪为业,被其所杀之猪不计其数。后因业报现前,感得恶疾...

济群法师:「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有什么含义

济群法师:「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有什么含义

问:请您为我们开示“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这句话的含义。答:佛教讲因果。而平常人更多关注的是结果,羡慕别人的成就。可是成就从哪里来呢?任何成就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觉醒法师:宽容

觉醒法师:宽容

宽容 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人品修养的具体体现。面对别人的过错,如果我们能够以宽容之心来对待,不仅可以感化犯过错的人,而且还能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以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