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卷下》:94、摩尼水窦喻

  【译文】

  曾有一人,与他人妻子私通。奸事未毕,丈夫从外面回来,随即察觉了,便停在门外,准备候他出来之际,一下杀了他。妇人便对他说:「我丈夫已察觉了,再没有别的出处好走,只有摩尼才可以出得去。」这是叫他从水洞中钻出去。这人误解为摩尼珠,就到处寻觅,却毫无踪影。就说:「找不到摩尼珠,我终究无法离去的。」不一会儿,就被那丈夫杀了。

  凡夫之人也是这样,有人说:「生死轮回之中,没有永恒的实体存在。身心遭受烦恼的缠缚,一切事物都依赖于因缘而存在,自身并没有本质的恒常性,因而人也没有起着主宰作用的自我或灵魂。也就是说,无常是苦,而苦是空、无我的,所以应离弃绝对断灭不续、绝对永恒不变这两种片面性,处于不断不常的中道。在这中道中,就能得到解脱,不受生死的缠缚。」凡夫误解了这话,便推求世界有边际还是无边际,众生有我还是无我,始终不能系念思察中道之理,忽然命终了,遭了无常的杀害,堕于三恶道中,就像那个愚人,四处推求摩尼珠,被他人杀害一样。

  《百喻经》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原典:

  94、摩尼水窦喻①

  昔有一人与他妇通,交通未竟,夫从外来,即便觉之。住于门外,伺其出时,便欲杀害。妇语人言:“我夫已觉,更无出处,唯有摩尼可以得出②。”胡以水窦名为“摩尼”,欲令其人从水窦出。其人错解,谓摩尼珠,所在求觅,而不知处。即作是言:“不见摩尼珠,我终不去。”须臾之间,为其所杀。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有人语言:“生死之中,无常苦空无我,离断、常二边,处于中道,于此中过,可得解脱。”凡夫错解,便求世界有边、无边,及以众生有我、无我,竟不能观中道之理,忽然命终,为于无常之所杀害,堕三恶道。如彼愚人,推求摩尼,为他所害。

  注释

  ①水窦:窦,孔穴。

  ②摩尼:宝珠,为珠玉之总称。

  来源:

  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千万别将好运逼走

佛教故事:千万别将好运逼走

  佛经故事:千万别将好运逼走  佛陀时代,每位弟子对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偏偏有位——提婆达多常常在僧团中搬弄是非,他虽然出家但对佛陀却有嫉妒的心理,所以,常故意制造是非使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分离,甚...

宽运法师:众生欢喜 诸佛欢喜──满贤菩萨供养佛

宽运法师:众生欢喜 诸佛欢喜──满贤菩萨供养佛

众生欢喜.诸佛欢喜 ──满贤菩萨供养佛陀 《佛说布施经》云:「供养三宝,不但可以得到福寿康宁,更能成就辩才无碍,欢喜自在。」又《增一阿含经》卷一云: 「能施众...

【佛果】-佛果是什么

【佛果】-佛果是什么

佛果(佛教解释)  指成佛。又作佛位、佛果位、佛果菩提。佛为万行之所成,故称佛果,即能成之万行为因,而所成之万德为果。亦即从修行之因到达佛果之位,又指从声闻、菩萨之位至无上正等正觉之位。证得佛果之因,...

破斋酬业

破斋酬业

  【现果随录】  昆山的魏应之,是子韶同族兄弟的儿子。崇祯庚辰年春天,他和子韶同睡,梦中忽然大哭念佛。子韶惊奇地问他原因,他说:「梦中到了阴府,看见冥官抱着生死簿到来,我的名字列在缢死簿上,下面...

结缘六部曲,告别忧郁症

结缘六部曲,告别忧郁症

抑郁这两个字在很多很多年里都跟我如影随形,现在回想起来,在小时候就已经是抑郁质了:易感、易怒、自卑,好妒,不善表达,活在别人的期待里……焦虑情绪在成年后越来越明显...

其它法师:明心见性­­——《楞

其它法师:明心见性­­——《楞

明心见性­­ ——《楞严经》与生命的超越 演讲/能忍法师 整理/董飞 采访 吕方芳 能忍法师毕业于中国佛学院,求学于正统南传佛教国家斯里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