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绝境是飞瀑 人到绝境是转机

大雨过后,有人抬头看天,晴空万里,神清气爽。有人喜欢低头看地,泥泞坑洼,艰难绝望。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心态造就了不同的命运。很显然,王阳明是第一种。

  一、濒临绝境,王阳明的父亲用一件事拉回了他

  明朝中叶,皇帝朱厚照顽劣,刘谨等宦官弄权。王阳明上书,劝谏皇帝不要阻塞言路,因此被刘谨下了大狱。这是王阳明人生的第一场大雨。

  关押一个月后,廷杖四十,王阳明贬谪为贵州龙场驿丞。刘谨还不死心,派了杀手半路截杀王阳明,王阳明江边假死,遁水而去,好不容易逃得性命。肺病却愈发严重,身体每况愈下。

  王阳明的前半生顺风顺水,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打击,心态其实并没有调整的那么好。乐天派的苏东坡初到黄州,不也是牢骚满腹吗。王阳明是圣人不假,但是他毕竟也是人,

  状元之子,官途顺畅,春风得意,骤然下狱贬谪,从云入泥,一时间也没了主意。他人生中这第一道坎,是他的父亲王华帮他过的。

  王阳明逃回家中,当他进入家门的一刻,见到白发苍苍的父亲,颤颤巍巍地从屋里走出来,他才猛然意识到,父亲已经老了。父亲本应享清福,却被自己弄的提心吊胆,不得安生。他跪在地上,泪水夺眶而出,“孩儿不孝,让父亲担心了”。

  王华一点也没有怪他的样子,反而安慰他,你做的没错,斥责奸佞本就是我们读书人的大义所在。在接风的家宴上,王华特地请来南京著名的杂技演员,表演戴头盔翻跟头的杂技。

  看着演员一连翻了几十个,头上的头盔居然纹丝不动,丝毫没有掉落的迹象,王阳明心下好奇。他问演员,如何才能做到翻跟头的时候头盔也不落下呢?演员说,很简单,我脚跟立定,牙关咬紧,太阳穴膨胀起来,头盔自然就戴紧了,翻跟头也不会掉下来。

  王阳明顿时明白了父亲的用意,父亲是想告诉他,“立定脚跟做事,咬紧牙关做人”。第二天,王阳明拜别家人,鼓起勇气,前往龙场,去面对自己未知的命运。

  二、蛮荒之地,心向光明

  王阳明来到人迹罕至的贵州龙场。所谓驿站,所谓的驿丞,却连个像样的屋子都没有,他和亲随亲自动手,就地取材,搭起来一个简陋的房子。当地人不曾开化,不通文字,性情暴戾,近乎野民。他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不明不白死在这些人手里。空气中满是致命的瘴气,带来的手下接连病倒,还要靠阳明来照顾,王阳明真正陷入了绝境。

  京师有吏目带着一仆一子经过贵州龙场,王阳明本想留下他住一晚,聊聊天。但是吏目急着赶路,匆匆走了。吏目本就过度疲劳,心力交瘁,龙场又毒瘴遍地,走到半路身体熬不过,死了。他的儿子守在父亲尸体旁边,悲伤加上着急,傍晚也死了。

  仆人自己一人走了,却也因为失了方向,死在不远处的山坡上。第三天,有人告诉王阳明,吏目三人死了,王阳明带着童子将三人的尸体掩埋。

  看到前天还活生生的三个人就这样送命他乡,王阳明不胜悲戚,写下千古奇文——《瘗旅文》 瘗,音同“义”,是埋葬的意思。

  其中有这样一句: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吾与尔遨以嬉兮。

  我和你都是背井离乡的苦命人,在这言语不通的毒瘴之地,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忽然死去,如果我也不幸死在这里,那么请你带着你的子仆,和我一起同为伴侣,在这山水之间遨游。

  全文如泣如诉,金圣叹评论,“作之者固为多情,读之者能无泪下”。

  家有父母不能照顾,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朝纲混乱,自己又深陷穷山恶水之间性命不保,王阳明几乎已经失去了一切。但是他要求的“理”依然不见踪影。

  如果一味盯着自己的苦难,只会自怨自艾,自暴自弃,如果这样,那王阳明几乎就没有可能从龙场回来了,他这一生也将在龙场画上句号。

  他却没有放弃,把自己带来书再度细细去读。想不明白的问题继续去想。

  环境困难不要紧,他的心还能定下来,因为自己心里还有光明,还有参透玄理,立地成圣的渴望。他似乎忘了自己身处泥沼之中,眼里只有天边灿烂的云霞。

  终于,在一个雨夜,王阳明躺在冰冷的石棺之中,任由雨水打湿脸庞,淋了半夜,终于想通了长久以来的困惑——“心即理”。阳明心学就此诞生,王守仁立地成圣。一切都值了,龙场,你不会成为我的埋骨之地,反而是我崛起的地方。

  三、出师不利,将计就计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立地成圣的王阳明参透世间玄机,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让他深陷泥潭,不可自拔了。

  刘谨倒台,王阳明回到京城,重新授官。朝廷委派他南赣剿匪,他欣然赴任。初到南赣,局面复杂,在开赴前线的路上,王阳明军队被伏击,官兵大败。手下怯战,一个个都嚷嚷撤兵,认为把狼兵调来,才能打赢这场仗。初战失利,军心难用,难道王阳明要重蹈前任的覆辙,灰溜溜地撤走吗?

  别人看到的是危机,他看到的却是机会。王阳明假装给朝廷上表,要求朝廷调遣战斗力极强的狼士兵。同时却暗中调兵遣将,只把老弱残兵退走。匪徒见官兵撤走,心中大喜,放松了警惕。

  王阳明趁虚而入,趁懈击之,加上自己的伏兵,瞬间击溃敌军。取得剿匪首胜,自此之后,官兵气势如虹,加上王阳明神鬼莫测的用兵之道,赣南匪患终被平定。

  大雨过后,别人都在看着地下的泥泞,怨天尤人的时候,王阳明却看着万里晴空,告诉所有人,希望在那里,跟我来。

  每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路坦途,路上总有挫折困境。而你的心态,将决定这困境会让你自暴自弃,还是绝地反击。

  水到绝境是飞瀑,人到绝境是转机。

  大雨过后,不要低头看地,请抬头看天,你一定可以发现一个全新的天空。

点我:

相关文章

贫妇扫佛精舍得道因缘的故事

贫妇扫佛精舍得道因缘的故事

  园精舍的僧在佛陀的教导下,和合共住,用功精进。每天,僧庄严的讽诵、摄受的威仪,让精舍呈现出一片肃穆祥和的法界,同时也让住在精舍旁的贫穷人家,在耳儒目染下心生欢喜,和三宝结了善缘。  “多庄严的...

佛法典故:死亡,无处可逃

佛法典故:死亡,无处可逃

  讲一讲“四不可得”的典故  有四个兄弟都是修行人,而且都得到神通,有一天他们预知时至,知道七天后会死亡,就彼此商量以神通力逃避死亡的方法。一个遁入山中,一个沉入海底,一个飞升空中,一个是躲到市...

佛陀指月启示众比丘何为佛法

佛陀指月启示众比丘何为佛法

  傍晚,佛陀像往常一样,在树林中徐徐经行。当他走到那条小河边时,忽然听到了一阵争论声。原来,有几个年轻比丘围坐在沙滩上的一株大树下,热烈讨论着什么。他们太专心了,没有察觉到佛陀的到来,继续争执着...

“峰回路转”的求职经历

“峰回路转”的求职经历

  今天想和各位师兄们分享一下我的求职经历,中间很波折,但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带我见证三宝的力量,心中感觉和三宝更亲近了。   去年我从上家单位辞职,当时是裸辞,在家休息了一阵子,今年三月初...

德育故事:孝子循吏纯臣之狄仁杰

德育故事:孝子循吏纯臣之狄仁杰

狄仁杰。为豫州刺史。诏命治越王 贞等党与。当坐者六七百家。籍没五千口。趣使行刑。仁杰密奏。彼皆诖误。臣欲显奏。似为逆人申理。知而不言。恐乖仁卹之旨。太后特原之。皆流澧州。道过宁州。(仁杰曾为刺史)父老...

释道英的故事

释道英的故事

  河东有一位出家人,名叫释道英,少年时候就参禅修行,以修养心性为主,不重视外在的威仪。但对经律中深奥的义理,只要一接触就能理解;远近的出家众,都争相向道英法师请教释疑。道英常对他们说:「你们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