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襟宽大,才能化解恶缘

  有一位法师在返寺途中,时近傍晚,突然雷声隆隆,天下起了雨。大雨滂沱,看样子短时间内不会停止。

  “怎么办呢?”他四下张望,所幸不远处有一座庄园,好便能够求住一宿避避风雨。

  庄园很大,守门的仆人见是个法师敲门,问明来意,冷冷地回说:“我家老爷向来和僧道无缘,你最好另做打算吧!”

  “雨这么大,附近又没有其它的小店人家,还是请您给个方便吧。”法师恳求道。

  “我不能擅自作主,等我进去问问老爷的意思。”仆人入内请示,一会儿出来,仍然不肯答应,法师只好请求在屋檐下暂歇一晚,结果,仆人依旧摇头拒绝。

  法师无奈,便向仆人问明了庄园主人名号,然后冒着大雨,全身湿透奔回了寺庙。

  三年之后,庄园老爷纳了个小妾,宠爱有加。小妾想到庙里上香祈福,老爷便陪着一起出门。进了庙院,老爷忽然瞥见自己的名字被写在一块显眼的长生禄位牌上,心中纳闷,找到一个正在打扫的小和尚,向他打听这是怎么回事。

  小和尚笑了笑说:“这是我们住持三年前写的,有天他淋着大雨回来,说有位施主和他没有善缘,所以为他写了一块长生禄位。住持天天诵经,回向功德给他,希望能和那位施主解冤结、添些善缘,至于详情,我们也不是很清楚......”

  庄园老爷听了这番话,当下了然,心中既惭愧又不安。后来,他便成了这座寺庙虔诚供养的功德主,香火终年不绝。

  这是一位老和尚最喜欢讲的一个改造恶缘的故事。

  世界说小不小,说大不大,人生何处不相逢。胸襟宽大肚量能容的人,明了“大恩与大怨,人我原无两”的道理。

  环境与他人施与自己的一切恩怨,都能激励启发自己,恩与怨都是成就道业的助缘。相反的,心胸褊狭的人,除了求一时之快以外,积累恶缘阻绝善缘,结果只有逐渐封闭自己未来更多可能的路向。

点我:

相关文章

心中有佛,出世入世没有区别

心中有佛,出世入世没有区别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犯中华大地,民不聊生。南华寺主持虚云法师的弟子广济,想还俗从军保家卫国,临行前特来向虚云师父道别。  广济:师父,五年来我出家侍佛,深沐佛恩。如今背佛而去,内心十分愧疚。 ...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7、如白莲花之殊胜大愿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7、如白莲花之殊胜大愿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内心的禅光

内心的禅光

  德山禅师本是北方讲经说法的大师,因不满南方禅门教外别传的说法,携带自着的“金刚经青龙疏钞”南来抗辩,才到南方就受到一位老婆婆的奚落,自此收敛起狂傲的心。他并请问老婆婆,近处有什么宗师可以前去参...

世界上有比这件事更难办到的吗?

世界上有比这件事更难办到的吗?

  有一次,佛陀游化到跋祇国首府毘舍离城,住在城北的大林重阁精舍。  这天,尊者阿难早上准备进城去乞食,一出门,就看到一群来自城里的离车族小孩,以精舍大门的小门孔作箭靶,正在比赛射箭。  尊者阿难...

佛说这四件事在世间不能永存

佛说这四件事在世间不能永存

  释迦牟尼佛住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个十四五岁的女儿,生得端正、聪明,又有口才,在一国之中,可说无人可及。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  父母非常疼爱这个独生女,甚于自己的生命,...

放生愈疾:17.鱼疗丹毒李景文《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愈疾:17.鱼疗丹毒李景文《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原文】  第二章 放生愈疾  17.鱼疗丹毒李景文  李景文,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