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的正确姿势,如何拜佛?怎样拜佛?

拜佛(佛教解释)

  拜佛,是指到寺院对佛像虔诚的跪拜,拜佛通常有礼佛三拜的步骤,这也是表达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而从柔软、徐缓而安详的弯腰礼佛动作里,感受到礼佛者的安定与谦卑。

拜佛的正确姿势

  1、肃立合掌,两足成外八字形,脚跟相距约二寸,脚尖距离约八寸,目光注视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掌向下按于拜垫中央,两膝随即跪下。

  3、左掌向下按于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

  4、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向前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六寸,额头平贴于地面。

  5、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掌背平贴地面,此名“头面接足礼”。

  6、起身时两手握拳翻转,掌心向下贴地,头离地面或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或右膝前方)。

  7、左掌举回胸前,右掌着地将身撑起,与左掌合,同时两膝起立。合掌依然。

  8、三礼毕,合掌弯腰,垂至膝前,以左手四指包右手四指,两大指相并,两食指相合竖直,伸直腰举至齐眉再放掌,此为问讯。

点我:

相关文章

学生念佛开智慧成就学业(感应二则)

学生念佛开智慧成就学业(感应二则)

一、【学生念佛开智慧 三年专本硕连读】我叫潘美莲,今年50岁。家住南宁市邕宁区。下面我讲一下有关我儿子念佛开智能的感应事例。我儿子今年26岁,现在是广西大学法律系...

大宝法王:修行人不是不能生气,要练习和烦恼做朋

大宝法王:修行人不是不能生气,要练习和烦恼做朋

当谈到“修心”、“调伏自心”时,很多人会带有误解,认为“修持”代表就是放弃俗务、逃避、或“所有事情通通都不用做了”。另外的误解,则是认为修行是在“压抑痛苦”,当心...

卢志丹居士:布施老病,得福不思议

卢志丹居士:布施老病,得福不思议

布施老病,得福不思议——摘自 卢志丹居士《佛说舍得》 清朝初期有位袁午葵先生,是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平乐善好施,救人不倦。鉴于当时医药不发达,一般穷乡僻壤的民...

七圣财,才是一切功德的根本!​

七圣财,才是一切功德的根本!​

真正的财富——七圣财“释曰:施果差别,由三种因”,三个因不同:第一是主,布施的人;第二是财,布施的东西;第三是田,布施的对象,福田、恩田等等。有这些不同,果报也不...

美满的姻缘,修自前世

美满的姻缘,修自前世

小青是一名三十一岁的小单位主管,已婚,育有一子一女,希望能对自己的过去做一番透视和了解,顺便查查看她与丈夫之间的过去。她有个贴心的老公,事业上也还算顺利,只是不知...

生气骂人果报太严重,一定要记住

生气骂人果报太严重,一定要记住

发一念嗔,毁灭百千劫积累的善业1.对凡夫和菩萨起嗔恨心的后果如果你嗔恨的对象他表面是一个凡夫,内在是一个菩萨(不是指修行高深的人,而是有慈悲心的普通人),你对他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