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圣财,才是一切功德的根本!​

真正的财富——七圣财

“释曰:施果差别,由三种因”,三个因不同:第一是主,布施的人;第二是财,布施的东西;第三是田,布施的对象,福田、恩田等等。有这些不同,果报也不同。所以这一科讲了之后,以后对怎样供养福气大,供养什么福气大之类的问题全都可以解决。经上或者其他的书上,讲得都没有这么全面。《四十二章经》较量功德的时候,供养一个须陀洹,供养一个斯陀含等等,一个个比上去,这只是田的差别。还有主的差别和财的差别,全都一起考虑才是完整的。

此下第一,明主。论云:且由施主,差别云何?

颂曰:

主异由信等 行敬重等施

得尊重广爱 应时难夺果

“颂曰:主异由信等,行敬重等施,得尊重广爱,应时难夺果”,施主不同,由“信等”不同。“信等”,就是信、戒、闻、慧、舍、惭、愧,七圣财。七圣财具足的,供养的功德就极大;七圣财不具足的,具足一个、二个、三个,或者甚至一个也没有的,果报当然相对的要小。另外,在布施的时候,是轻率布施的,或者是恭恭敬敬地布施的等等,感的果报也不一样。

所以学法的人得大便宜,很多人还不知道,你在学法,你的信、戒、惭、愧、闻、舍、慧,这七圣财不断地增长,一样念一句佛,行一个布施,供养一个灯,你的功德比人家就大得不晓得多少倍。如果不学不修,普普通通、糊糊涂涂地做供养,供一百个灯,不如有七圣财的人供一个灯,这是施主的差别。所以充实自己的功德,其他的功德也同样地会增长。这在佛教里边,是一个带一个的连锁关系,如果这个地方差了,其他地方也决定差下去。如果在僧团里边疲疲沓沓的,糟蹋信施的,自己不修行的,妨碍大众的,这样的人,再怎么努力去供事、供养,功德都极少。这是主的差别。什么是七圣财呢?

第一深信。对三宝的信心要深,不是马马虎虎、肤浅的信心。我们经常要初皈依的居士先修四皈依,把信心先充实起来。这是七圣财之一,有了这个圣财,其他的功德才会大起来。信心是“道源功德母”,如果信心没有,功德母都没有了,功德哪里来呢?没有母亲就没有孩子,所以说信心是最重要的。

第二持戒。所以不要忽视持戒,“我只要心好就好了,持戒不在乎”。持戒是七圣财之一,有了持戒,你点一个灯,念一句佛,跟人家不持戒的人点一个灯,念一句佛,大大的不同。所以不要看小了这些功德,这些和自己修持是有极大关系的。

第三多闻。有人不要听,不要听就没有多闻,这是自己放弃。有人说听了经头痛,那是没有福报,是业障的表现,赶快忏悔都来不及,还跑掉,这不是愚痴透顶吗?愚痴的果报是畜生。其他的坏事都不用做,单是愚痴,就感畜生报。即使这个畜生是“象王戴璎珞”,福报很好,但也只是一头象,畜生。尽管璎珞戴满,也还是一头象,那没有什么意思,既不能修行,人家也不会对你有什么好的看法,毕竟是一个畜生。

第四智慧。多闻是得智慧的因。自己真正得到了,就是智慧。

第五舍施,是有布施的心。

第六惭、第七愧,这是两个最宝贝的。如果没有惭愧,什么坏事都会做。有惭愧的,即使烦恼习气重,自己会克制自己,可以不犯,或者最多是小犯,不会大犯,克制力量强一点的,简直不犯。所以惭愧心是最重要的,有了惭愧,持戒才有办法,没有惭愧,谈不上持戒。这七个当然都有连带关系。这七圣财是真正的财富,佛教徒都是要求七圣财。世间的人要求发财,我们要求的是发这个财,不要去争那些人民币的财,要争这七个。

我们这个地方是持戒道场,要尽量地向原始佛教看齐,虽然不能严格地持银钱戒,但是要限制到最小的限度。这样,对大家修道有帮助。我们要七圣财,这七圣财是一切功德的根本。有了这七个,修行才有资粮,没有这七个,修行就没有资粮。这等于说做事情,没有财就办不来事。佛教里要修行,这七个是不可少的。希望大家留意!信、戒、闻、慧、舍、惭、愧,哪一个不够的,尽量补,把它补够,然后才谈得上修行,才谈得上有没有成就。如果一个也没有,你说要成就,成就什么呢?这个自己问问自己。

 

点我: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人在临命终时,一生善恶即刻都现出了

宣化上人:人在临命终时,一生善恶即刻都现出了

宣化上人阿难:佛又叫一声阿难,你知道吗?一切世间,生死相续:这个世间的众生,都生了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这么循环不断,在六道轮回里头转来转去,所以叫生...

戒除邪淫才会有好姻缘

戒除邪淫才会有好姻缘

从佛法的角度来分析,一切都有因果联系的。一个人的婚姻感情不顺,这是一种果报,他肯定有一个前因,把这个原因找出来,解决掉,那问题就解决了。这是本末兼治,根本解决问题...

昭慧法师:宗教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层原则──以

昭慧法师:宗教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层原则──以

宗教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层原则 ──以基督宗教与佛教为主轴的一个探索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Mid-Level Rules o...

邪淫,非常伤害姻缘

邪淫,非常伤害姻缘

各人的命运是不同的,有的人婚姻缘厚,有的婚姻缘薄,厚的人结婚较容易,薄的人结婚就难,没有婚姻缘的人结不了婚。但也不是一定的。个人的行为是会影响婚姻和缘分的,两个人...

药师山·紫虚居士:我对佛教宗教师的一些建议

药师山·紫虚居士:我对佛教宗教师的一些建议

我对佛教宗教师的一些建议 药师山紫虚居士 壹、前言 近年来由于人道主义盛行,临终关怀的理念已在先进国家中受到广泛的重视,目前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除了医师、护理师...

花生1种科学吃法竟防3大夺命癌症

花生1种科学吃法竟防3大夺命癌症

花生的吃法很多,但只有水煮花生保留了花生中原有的植物活性物质,如植物固醇、皂角甙、白藜芦醇等,对防止营养不良,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病具有显著作用。尤其是花生所含的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