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做才可以让我们的福报长盛不衰?

如何才能让我们的福报长盛不衰?

如何能够使企业长久的运行下去,在我国历史上有个很著名的,号称是中国第一大财主牟氏庄园的他们这个案例。这个家族曾经在历史上拥有十八万亩的土地,盛了三百五十六年,可以说是长盛的企业,十代连兴。这个企业,这个家族他们非常注重行善积德,当时他们家长牟氏的主人一天到晚三顿饭都施舍远近的穷人,从明朝末年一直到清末,这三百多年间,他们天天施舍粮食,每年大约施舍粮食一百万斤,前面五代人一共施舍粮食过了一亿斤。所以当时这个庄园他们不需要做围墙,为什么?没人去偷他们的。他们也不需要保卫,为什么?远近的人全给他做保卫,大家都把牟氏家族奉若圣贤,认为这一家行德积善,我们一定要保护他。所以强盗都不去抢他们家的,他抢其他家,不抢这家的,甚至还给他们做保卫。这个家的家族家教非常严格,子孙虽然富有,但是绝不能够奢侈,他们以儒家思想来教育子孙,教大家节俭,所以前面四代人都没有出过纨裤子弟。因为破家其实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因为纨裤子弟,就像雷曼兄弟,你看它的倒台实际上就是人的因素,这个大企业它最后的这些子孙突然想到要谋取不义之财,所以最后感得破家的果报,这些都属於这家的不肖子孙。

我们再看一个反例,在清朝末年上海有个盐商,他当时是财富富甲一方的,盐商就像我们现在房地产这么好赚。那个盐商姓周,周翁,他很会赚钱,但是不肯布施。有一次湖南发生了灾荒,湘潭分号的一个经理,就是湖南的分公司的经理就代老板(就是周翁)认捐了银子五百两。官府要企业家们认捐,捐了五百两,这个周翁就非常生气,认为捐得太多了。有人问过他,是如何能发到如此的大富?他说「止是积而不用」,这是他的哲学。结果他过世以后,他的财富遗留下来三千万银元,给子孙十房,分了家,每家也有三百万元。但是不过十几年,十家全都空了,都败空了。所以可见得财富的保有,不是看你能不能赚钱,是不是积而不用,最重要的看你有没有德,你有这样的德,你才能够保有长久的财富。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圣贤录》中往生者临终留下的偈子摘录

《净土圣贤录》中往生者临终留下的偈子摘录

  (1)人身难得今已得,佛道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2)玎玎珰珰,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  (3)愿我临终无障碍,弥陀圣众远相迎,迅离五浊生净土,回入娑婆度有情.(...

观世音菩萨故事:观音提篮会蓝理

观世音菩萨故事:观音提篮会蓝理

  清康熙年间,海宇澄清,海天佛国普陀山历经变乱,百废待兴。一天,定海总兵蓝理带兵在普陀洋面巡缉,悠忽间发现有一妇人乘着小舟,小舟后艄有一童子划船,飞快地从蓝理的巡辑大船旁擦边驶过。只见那妇人手中...

嘎玛仁波切:内心充实富有,就不会被欲望和财富所

嘎玛仁波切:内心充实富有,就不会被欲望和财富所

导语:人的幸福指数和拥有多少物质没关系,关键在于知足与否。从小到大,随着我们能力的不断增长,欲望也随之越来越膨胀,身心也越来越疲累。向外看的眼睛,永远找不到快乐的...

印光大师:若信此话得及,则生也得大利益,死也得

印光大师:若信此话得及,则生也得大利益,死也得

吾人在生死轮迴中,久经长劫,所造恶业,无量无边。若仗自己修持之力,欲得灭尽烦恼惑业,以了生脱死,其难逾于登天。若能信佛所说之净土法门,以真信切愿,念阿弥陀佛名号,...

提婆堕落

提婆堕落

  有一天中午,舍卫国的波斯匿王从城中第一巨富的提婆家里出来了,归途中绕往祇园精舍拜见佛陀。  饭后正在散步的佛陀,见到国王慌张地驾临精舍,便诧异地迎着国王问道:「大王!今天怎么突然来精舍了,有紧急的...

求夫疏

求夫疏

弟子张平凡忏悔无量劫以来由于不懂佛法所造下的一切恶业和邪淫之罪。导致婚姻不顺。弟子恳请诸佛菩萨垂怜我,消我罪业,赐我福德智慧之夫与弟子终身为伴,同游红尘,同修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