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在藏地很多人(用圣大解脱经)做转经轮。
索达吉堪布:阿底峡尊者的故事很精彩,跟大家简单讲一下。
索达吉堪布:爱的死去活来,必来自前世怨仇!
不用财物的布施
证悟者的心要口诀!
--- 第一世噶-玛-巴杜松钦巴
--- 第一世噶-玛-巴杜松钦巴
--- 第一世噶-玛-巴杜松钦巴
--- 第一世噶-玛-巴杜松钦巴
--- 第一世噶-玛-巴杜松钦巴
--- 第二世噶-玛-巴噶-玛-巴希
--- 第四世噶-玛-巴若佩多杰
--- 第五世噶-玛-巴德新谢巴
--- 第五世噶-玛-巴德新谢巴
--- 第八世噶-玛-巴米觉多杰
--- 第八世噶-玛-巴米觉多杰
--- 第八世噶-玛-巴米觉多杰
--- 第十六世噶-玛-巴让炯多杰
--- 噶当派教言
--- 帕莫竹巴
--- 藏巴加惹大师
---藏巴加惹大师
--- 央滚巴大师
学fo修行的三个要点
学佛修行不能走弯路。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这是修行的三个要点。没有出离心,无论学什么修什么都是世间的,超不出轮回。没有菩提心,无论学什么修什么都是小乘的,只能得到声闻、缘觉的果位,不能成佛。发菩提心以后还要证悟空性。一切善行都要有证悟空性智慧的摄持,这就是“三个殊胜”里的“正行无缘殊胜”。什么是“般若波罗蜜”?通过智慧到达解脱的彼岸。有智慧的布施才是布施波罗蜜,有智慧的持戒才是持戒波罗蜜,有智慧的忍辱才是忍辱波罗蜜,有智慧的精进才是精进波罗蜜,有智慧的禅定才是禅定波罗蜜。如果没有智慧,没有般若波罗蜜,一切善行就都是有漏的善,只能得到人天的福报,不能摆脱轮回。
用脚踩石头,如同踩在柔软的泥土之上一般可以留下清晰的脚印
要练习我们内在不被念头捆住
还有一个是什么?还有一个就是要练习我们内在不被念头捆住。九法界众生以心体不能离念,你要想不起念头不可能的,你就是勉强压到你不起任何念头了,那个“犹是法尘分别影事”,还是你的意识造出来的一个假空,并不是真空,并不是真空妙有,并不是真正的空性智慧,而是你的意识造出来的一个假空。我们的意识是很有力量的,它也是很狡猾的,你不是老是说空吗?它就造一个假空来骗你,只要你用知识的话,你都不能真正地契入。
其实我们修行不要害怕,不要害怕自己起念头,只要不执著就好了。要练习从自己的念头之中解脱出来,谁能够障碍我们?谁能够局限我们?自己的念头局限自己。要练习从自己的念头之中解脱出来,不要被自己的念头困住。而不是去试图消除它,那样是很笨的办法。你希望大声念佛、大声念经,希望妄念不要起来,把它压下去、把它消除,这不是最好的方法。你只要不被它捆住就好了,不要去尝试消除它,你尝试消除它,那个念头还是意识心、还是凡夫的妄心,那你修行就错了,犹如缘木求鱼,转求转远。
所以修行的方法不能错,因地不能错。《首楞严经》上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因地上你用妄心来修,用第六意识心来修,你不知道用真心来修,你修不成,犹如煮沙而欲其成饭,那是不可能,这个沙子你要到锅里面煮上一万年,它还是沙子,不可能成为米饭,要用真心来修。所以要超越凡夫的大脑思惟,不要运用记忆和解读,而要运用觉照和欣赏。
修行人就是觉照和欣赏,在一切环境之中都很自在、都很快乐,他用现观的智慧。任何东西他都能欣赏他,为什么?他都能产生智慧,因为活的事物,遇到活的生命,当然因缘成熟就生智慧。而且如果我们是用知识,我们只是看到一个片段,这朵花形成,它由无穷无尽的因缘才能形成,你只是看到植物学这么一点,好像大海里的一滴知识,那其他广大的知识你都不知道了,你被它捆住了,所以这就是局限性,这就是画地为牢,这就是你被自己的念头、被自己的知识绑住、困死了。
所以要超越自己的念头,不要被它绑住,但是不要害怕它,不要放纵它,放纵它是生死凡夫,压抑它也不是究竟之道,而只是觉照它,一觉照,你用真心去觉照它,它就转为智慧。正如禅师所说的“好雪片片不落别处”,落在哪里?好雪片片是念头,不断地起来,你只要觉照,它就全部归到真如性海里面去了。
------摘自大愿法'师《不执著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