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三戒

受持三戒
  舍卫城中有一良家子弟听了佛陀的说法,便皈依三宝,出家修行。当时有一位尊者为他解释戒律道:「法友啊!这个名为一种戒,这个名为二种戒、三种戒、九种戒、十种戒、多种戒。这个名为小戒,这个名为大戒,这个名...

杀瞋

杀瞋
  有一个婆罗门生养了一个瞋心很重的女儿,经常触怒婆罗门,惹他生气。  有一次,女儿又把婆罗门气得七窍生烟,因而萌发杀女解恨的念头。继而念头一转:「我还是先去拜访佛陀,或许佛陀有方法可以教导我。」  ...

友有四品

友有四品
  朋友好比一面镜子,善友可以规过劝善,恶友可以引以为鉴,自我警惕。世上有人因为交友不慎,不辨善恶,而误入歧途,因此不可不慎。  有一天,一位信徒请问佛陀:「如何才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佛陀告诉...

饮酒失智

饮酒失智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称为五戒,这是佛陀的根本大戒,由七众共同遵守。  五戒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别人。许多人不解,何以饮酒本身既不会对别人的生命、财产,乃至名誉直接造成伤害,也不...

尘唾自污

尘唾自污
  佛陀在鹿母讲堂说法。有一天,一如往常着衣持钵,到舍卫城乞食,途中一位婆罗门迎面而来,冲着佛陀开口怒骂,佛陀不予理会,仍旧安详的继续前行。  佛陀的从容安详使得婆罗门更加愤怒,于是弯下腰抓起一把土,...

闻法升天

闻法升天
  四生慈父,人天导师的大悲佛陀,时时刻刻都在关怀着还未得度的众生。因此,有时分身在恒河边,出广长舌,讲经说法。  每次,佛陀在宣说妙法时,除帝王、士民外,天龙鬼神、飞禽走兽之类,皆来听法,所谓「佛以...

持戒求安稳

持戒求安稳
  有一次,波斯匿王到精舍听闻佛陀说法,佛陀问道:「大王!我有一个问题问你,假如现在有一个你所亲信的人,跑来告诉你一个消息,说是四大山已经快要崩裂,将要危害人民,如何躲避才好?」  「佛陀!假如真发生...

精进的重要

精进的重要
  有一天,佛陀率领众弟子在外面弘化,途中,佛陀要阿难为同行的比丘们说法。  阿难于是为大家宣说精进的重要,赞叹精进的功德。佛陀听了,说:「阿难!你赞叹精进吗?」  阿难回答:「是的,佛陀!我赞叹精进...

藏六如龟

 藏六如龟
  在佛陀的弟子当中,根机有利有钝,有的人一点即通,有的需要耐心琢磨,但是佛陀都能耐心观机逗教,给予启发。譬如有一位弟子,每天在水边树下打坐参禅,精进自励,然而十二年来不但未能开悟证道,心中甚至充满了...

念珠的由来

念珠的由来
  佛陀驻锡在灵鹫山说法的时候,附近有一个弱小的国家,经常受到邻国的侵凌,加以国内瘟疫流行,内忧外患,人民非常苦恼,国王更是忧心忡忡。  有一天,国王悄悄地来顶礼佛陀,请求佛陀告诉他如何修行才能脱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