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如何才能把你的地位、财富、恩怨、好恶

我们再看下面文中,「再其下则至诚念佛」。这是讲到信愿修行,经文上讲的,闻法乐受行,完全从事上讲。前面从理上讲,从心上讲,现在从事上讲。其下,那就是「至诚念佛,毫无尘虑,净念相继,中无间断」,这个四句,至诚念佛是总说。什么叫至诚?毫无尘虑,妄想杂念没有了,这叫至诚。尘虑就是妄想杂念,完全没有了。

净念相继是至诚念佛。净念,毫无尘虑就是净,用真心念佛,一句一句相续,中无间断,没有间断。口裡头有间断,念头裡头没有间断,念念求生极乐世界,念念感恩阿弥陀佛,其他的都不要,全放下了。这怎样?这「暗合道妙,即念离念」。这个功夫是其下者。其下怎么说?我们凡夫可以做得到,只要你真干。

这个裡面最难的就是至诚念佛,最难的放不下,喜欢管事。如何能把你的地位放下,再能把财富放下,再把恩怨放下,把好恶放下,喜欢的讨厌的放下,你的心就平等,不但清净,达到平等。清净是阿罗汉的心,平等是菩萨心,你距离大彻大悟就不远,朗然大觉就不远。所以暗合道妙,道是成佛之道,妙就是自自然然跟它相应。

即念离念,念的是阿弥陀佛,离世出世间一切妄念。你看前念灭后念生,念头永远不断,从无始劫迷的那一天,一直到现在我们念头没有断过,为什么?念头一断就成佛。念是妄念,不是正念,妄念。妄念断了,正念现前,正念无念,无妄念,一切妄念统统没有,有念皆妄。到最高的境界,念佛也是妄念,为什么?自性清净心裡头没有佛这个念头。

佛这一念是帮助我们成佛的,成佛之后还要这个假名吗?连老子都知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名是假名,不要着名字相。我们没有成就的时候,没有到极乐世界的时候,这个名不能捨,它可以帮助我们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大概这个名也不捨,但是跟现在念阿弥陀佛不一样了。

现在念阿弥陀佛,心裡头有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念阿弥陀佛,心裡头没有阿弥陀佛,妙,真妙!那就是即念离念,极乐世界的人念佛即念离念。我们现在是执持名号,坚固的执持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就换成即念离念,还是念,跟我们现前这个念的意思完全不一样。

「是可称为冥至清净处」。冥是什么?不知不觉的极乐世界现前了。这个境界,在我们《净土圣贤录》、《往生传》裡面有,说明这是我们可以做得到的,只要真干,只要现在就放下。你要说多少时间成就?各人的因缘不相同,有人放下就入这个境界,有人要几天的时间,有人要几十天的时间,有人要几年、几个月的时间,不一定。完全自己决定,不是别人决定的,真正肯下狠心一下断掉,马上契入,一念就能契入,所以一念相应一念佛。

文摘恭录—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註(第四八九集)2013/10/24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平等待人,随缘做事

达真堪布:平等待人,随缘做事

从大乘佛法的角度讲,众生都是我们宿世的父母,都是有恩于己的人,都应该爱护、帮助。我们不仅是发菩提心的人,还是已经进入密乘的人,众生都是自性清净的佛,都是我们恭敬的...

觉真法师:从“布施度”谈佛教慈善济世的救度功能

觉真法师:从“布施度”谈佛教慈善济世的救度功能

从“布施度”谈佛教慈善济世的救度功能 觉真法师 据说,西方人研究了佛教以后,发出一声惊叹,说:“基督教是穷人的救星,佛教才是富人的救星”。此言缘何而发,我不甚...

贤崇·贤宗法师:生活之道

贤崇·贤宗法师:生活之道

生活之道 贤宗法师讲 杨柳整理 在开始今天的分享以前,请大家先问一问自己:我在不在这里?我的心还在不在这里?有的人会习惯性地看一看手机,认为虽然我在看手机,但...

《百业经》:施主的儿子,供塔发愿证罗汉果

《百业经》:施主的儿子,供塔发愿证罗汉果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得了重病,一句佛号念到底

得了重病,一句佛号念到底

同学当中,这些年来有些同学得了重病,得癌症。医院里面宣布不能再治疗,让家人带他回家去,告诉他的家人,他的存活期间,就是他的寿命,只有一、二个月,好好照顾他。可是有...

【佛教故事】黄金贼

【佛教故事】黄金贼

  一天,佛陀与弟子们在外行化后,准备返回精舍。途中,佛陀突然离开大道,转而带领大众避入草丛。  对于佛陀这样的行径,弟子们心里非常纳闷,于是阿难问道:‘世尊,我们为何舍却正路不走,反而行入草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