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以慈心降毒龙入钵

  佛初成道于鹿野苑度五比丘,又度化了耶舍等五十位年轻比丘后,思索着该往何方弘法,才能广利一切人天?“摩竭提国的优楼频螺迦叶三兄弟,信奉外道的他们,极受国王臣民的尊崇敬仰。虽然傲慢难调,可是他们聪明利根,想必很快能领悟佛法的真谛。现在是度化他们的时候了。”于是,世尊从波罗奈国出发,一路走向摩竭提国,终于来到优楼频螺迦叶住处。

  迦叶见到如来相好庄严,欢喜地问:“年少的沙门,你从哪儿来呢?”佛陀表示:“我从波罗奈国走来,天色已晚,想要在这儿借宿。”迦叶说:“欢迎你来,但是所有房舍都住满了,只有一间洁净的石室,是我放置修事火法器的地方,虽然非常寂静,但是有一只恶龙住在里面。”佛回答:“没关系,请您将石室借我住吧!”迦叶强调:“毒龙性情凶暴会伤害你呀!”但佛陀只是平静地说:“绝对不会有事的!”迦叶也只好随顺其意。

  佛陀道谢之后,在暮色中独自入室,结跏趺坐,入三昧定境。这时藏在暗处的恶龙,发现有陌生人入侵,马上瞋心大发,全身冒出毒烟,杀气腾腾地逼近。佛陀因为入火光三昧,全身在一片炽然光明之中。恶龙见了,心中无明火高三丈,转眼间,石室由里到外火焰冲天。

  迦叶的弟子们远远见到石室冒出火光,赶紧禀告迦叶:“石室起火了,那位年轻沙门会被恶龙烧死的!”迦叶从座惊起,看到石室一片熊熊烈火,也十分忧心,马上命弟子们挑水前去灭火。然而,火焰不但无法浇熄,反而愈发炽盛,不久便将整个石室吞噬销融了。迦叶师徒束手无策,只好各自离去。

  渐渐地,当火光沉寂,灰烬狼籍中出现了世尊端坐不动、容貌怡然的身影,佛陀的慈悲力,降伏了恶龙的瞋心毒火,为它三皈依后,将其收入钵中。

  翌日天刚破晓,迦叶师徒重回石室,发现佛陀端坐其中,好不惊讶:“在那么猛烈的毒火下,你竟然全身安然无恙?”佛陀回答:“只要内心清净,终不会被外面的灾难所伤害,那毒龙现正安住在我的钵中呢!”佛将钵举起让众人观看。迦叶师徒眼见这位沙门能够不为烈火所烧,还能降伏恶龙,不禁欣叹前所未见、前所未闻!佛以慈心、定力度化了毒龙。并且在之后种种因缘中,示现教化迦叶师徒,最终度化了三迦叶及其门人。

  典故摘自:《释迦谱·卷第一·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之四》

  省思:

  恶龙执守石室,犹如众生构筑的“我执”,顽强坚固、不容侵犯,一旦违心所愿,便瞋心大作,玉石俱焚,伤人损己。因而佛陀告诫弟子:“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慈悲是化除瞋心的良药,行者当克己慈忍,不因逆境而起瞋造业,亦善护念他人,以慈悲心利乐一切有情,便能时时拥有平和安详、清净光明的心境。

 

点我:

相关文章

悭吝不舍

悭吝不舍

  佛陀有一度驻锡在摩竭陀国的灵鹫山,为众多的弟子们讲经说法。摩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王,率领了许多大臣来到灵鹫山上,合掌恭敬,顶礼佛足,禀告佛陀道:「慈悲的救主,伟大的佛陀!今天弟子特来请求佛陀,惟愿...

拿什么填补无穷的贪欲?

拿什么填补无穷的贪欲?

  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国王名叫多味写,平日信奉九十六种外道。一天,国王忽萌善心,欲行大布施,于是依照婆罗门教的规定,将其积聚如山的奇珍异宝,布施给需要帮助的人;若有人来求助,便请他自取一撮珍宝而...

《百喻经卷下》:91、贫人欲与富者等财物喻

《百喻经卷下》:91、贫人欲与富者等财物喻

  【译文】  从前有个穷人,稍微有点财物,见了大富翁,便想与他们的财产一样多。由于做不到这点的缘故,虽是有那么一点财产,也想丢弃到水中去。傍人说道:「这些财物虽少,也可养活你数日,为何无端端要舍...

空杯与禅

空杯与禅

  一天,有一位大学者来向南隐问禅。双方坐下之后,南隐什么都没有说,只是一味地请学者喝茶。  南隐提起茶壶为他沏水,茶水不断泻下,很快就注满了杯子,但南隐却视若无睹,继续往下倒茶,以至于茶水溢出了...

海涛法师:南无佛陀塔的故事

海涛法师:南无佛陀塔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国家,国王有三个王子。有一天,国王和皇后带着三位王子出去玩,当国王和皇后在行宫休息时,三位王子自己跑出去玩,结果在山谷看见了一只瘦弱且饥饿不堪的老虎,老虎身边还有一只刚出生的小虎,...

《百喻经卷下》:62、病人食雉肉喻

《百喻经卷下》:62、病人食雉肉喻

  《百喻经卷下》62、病人食雉肉喻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病得着实厉害。良医诊断了一下,说需经常吃一种雉肉便可以治愈这病。而这位病人买了一只雉,吃完之后,便不再吃了。医生后来见着了他,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