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功德不回向的过患与回向的利益

功德不回向的过患与回向的利益:

第一,若是功德、福德、善根不回向,自己所做的功德、福德不能圆满,因为修行应该有三个殊胜的摄持:前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后行回向殊胜。没有后行回向殊胜,再精进,做得再多,善根和福德也不会圆满。如理如法地做回向了,功德、福德、善根才能圆满。

第二,若是功德、福德、善根不回向给众生,不回向给菩提,果报成熟一两次后就会穷尽;若是回向给众生,回向给菩提了,善根、功德、福德不仅不会穷尽,而且每时每刻都会增长。

第三,若是功德、福德、善根不回向的话,容易毁坏。比如生起嗔恨心了,或生起邪见了,所做的善根福德会立即毁坏、消失;回向给众生和菩提了,善根、福德不会有毁灭、毁坏的时候,即使是生气了、生起邪见了,也不会毁坏。

若是不回向,就会有这三种过患;若是回向了,就能获得这三种利益。

“行啊,那我就经常做善根、福德回向。”也许你现在并没有明白。为什么说最后要放下对自己所积的善根、福德的贪着?因为这种执着是最难放下、最不好放下的。我们现在是颠倒的。今天要施舍自己的善根和福德,都很大方;可是要回向或奉献自己的身体或生命,就非常难了;如果是回向所有的财产或受用,就更难了。应该是善根和福德排在第一位,财产和受用排在最后。可我们却颠倒了,财产和受用排在第一位,善根和福德排在最后。

一说善根回向,福德回向,都挺大方的。我怀疑这些人没有明白善根、福德的真正价值。比如这里有三样东西,一个是真正的如意宝,另一个是一般的珠宝,最后一个是馒头。他不认识一般的珠宝,更不认识如意宝,只认识馒头。珠宝可以施舍,如意宝也可以施舍,让他施舍馒头就困难了。因为他只吃过馒头,知道馒头好,他最喜欢、最需要的就是馒头。凡夫就是这样颠倒,但是没办法,也不能怪他,他不是不喜欢、不追求别的,是他从来没见过,不知道珠宝比馒头有更高的价值,不知道还有比珠宝更好的如意宝,向如意宝求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其实一个智者,一个明白人,最难舍掉,最难断掉的是对自己的善根福德,对解脱成佛的执着。最后要断掉的是对佛的执着。这也是最后讲回向的原因。希望大家好好去认识珠宝,认识如意宝,在这个世界上比馒头好得多的东西有很多,不要只认馒头不认别的,这是愚痴。

 

点我:

相关文章

仁清法师:念佛人临命终的时候,怎样面对死亡

仁清法师:念佛人临命终的时候,怎样面对死亡

今天我们讲的是《临终切要》,《临终切要》呀,就是讲念佛人临命终的时候,所应该面对的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们怎样提起功夫来,怎样面对我们的死亡,包括助念啊这一些,包括...

戒色了感觉不到变化?

戒色了感觉不到变化?

有男生说,自己每次看阅兵心里都很复杂。一方面很激动,有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太渺小,很卑微,甚至连戒色、手淫这样的小事都解决不好,何以有所作为?今天我也看...

净空法师:弟子因犯邪淫而患重病,选择自杀是否属

净空法师:弟子因犯邪淫而患重病,选择自杀是否属

问:弟子因犯邪淫而患重病,如果生存已无法利益他人,并会损害他人时,选择自杀是否属于适当的行为?果报如何?他下面有两个问题,该如何做才能忏除业障?答:知道自己的病根...

呷绒多吉上师:皈依弟子首先要守好皈依戒

呷绒多吉上师:皈依弟子首先要守好皈依戒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84)...

恒传法师:打坐后忽然很疲劳,是什么原因?

恒传法师:打坐后忽然很疲劳,是什么原因?

善士提问:师父,您好。请问打坐后忽然很疲劳,手脚有些凉,胃还稍微的反酸。这是什么原因?师父能否慈悲开示弟子。恒传法师答:阿弥陀佛,打坐最好要有专门的禅师进行指导,...

南怀瑾:人的生命投生的过程04

南怀瑾:人的生命投生的过程04

那么讲普通的人入胎是不知道了。那么变胎儿的时候呢?就是阿赖耶识进去了,胎儿没有意识的,可是有第七识;也有前五识的影像、投影。也可以说在胎儿中间,是非量境界的带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