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分享是快乐的源泉

后行就是做任何善事时,在最后时段应具备的心态,也就是回向。即把善根、功德回向给他人,回向给众生。

回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回向给众生:愿以此功德和善根,让一切众生早日解脱,早日成佛。一种是回向给自己:愿以此功德和善根,让自己迅速成佛,然后度化无量众生。这两种回向都可以。

其实回向也是分享的意思,懂得分享的人才有快乐。我们的功德、善根都要分享给他人,与他人同享法益,这种心很重要。有些人问:“回向有用吗?”也许有用,也许没用,但是必须发这个心。因为只有这种利他心,才可以断除我执、断除自私心,才可以让我们自己的心灵得以解脱,所以必须要培养。

有个故事讲的是从前一个特别吝啬的财主,一天听说山里有一眼快乐泉,喝了泉水后就会快乐,于是他带上精美的水晶瓶子去寻找。途中他迷路了,正在走投无路之际,遇到了一位老人,在他的再三恳求下,老人给他指了路,但有个条件,就是取到泉水后一定要与乡亲们分享。

后来财主真的找到了快乐泉,打了泉水之后,在回来的路上他又不想与乡亲们分享了。他准备把泉水独自一人喝光,但是从瓶子里倒出来的不是泉水而是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只顾自己快乐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

这个故事讲的道理就是一定要与人分享。按佛法的教理来讲,就是要发利他菩提心,这样才会拥有真正的快乐。所以我们做回向也是要学会分享。

曾经有人问我回向是什么意思,我说简单通俗地讲,就是把功德、善根给他人,给众生。又问“把功德和善根都给了别人,那我怎么办?”我回答说“别担心,回向给了他人,你的功德善根就更多、更圆满了。”回向是一个圆满的结束。

今天简单讲了一下后行回向殊胜,其实还有很多。后面是成就所愿誓言: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这三点也很重要,有这三点我们的回向才圆满。因为今天时间有限,还是留到下次讲吧,这样大家都会有所期待。

——摘自《2019观音法会开示3》

 

点我:

相关文章

隆莲法师:隆莲法师关于佛教与作家的对话

隆莲法师:隆莲法师关于佛教与作家的对话

隆莲法师关于佛教与作家的对话 作家:佛教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 隆莲:佛教最根本的东西就是探索宇宙和人生的真理。生从何来,死从何去?是不是这个世界除了物质就没有...

人生要学会惜福修福,福报享尽了必定福尽而死

人生要学会惜福修福,福报享尽了必定福尽而死

有人说:我自己赚的钱我自己花,不把钱花光享受,不是白赚钱了吗?我们可以通过比喻来思考,比如一个农民对着粮仓想:这是我自己种的粮食,当然应享受,不把它吃完不是白辛苦...

不净观

不净观

不净观——看破 放下 清凉 自在不净观,佛教禅观修持的重要方法。五停心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念佛观、数息观)之一;不净观与数息观,合称二甘露门;此外,观身不...

曹越:智慧生命

曹越:智慧生命

智慧生命 般若体性 问:今天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家都感觉喘不过气来,被竞争的氛围所笼罩,稍有松懈,就面临着淘汰。...

海涛法师:自己的婚姻是好是坏都不要去管他,都是

海涛法师:自己的婚姻是好是坏都不要去管他,都是

我们每一人不可能都有出家的因缘,大都是居家修行,大可不必为结婚之事烦恼。有的怕结婚了会被生活所累从而耽误了自己的修行,怕影响自己将来往生极乐世界。其实这种担心大可...

其它法师:从《地藏菩萨本愿经》谈佛教的孝亲观和

其它法师:从《地藏菩萨本愿经》谈佛教的孝亲观和

从《地藏菩萨本愿经》谈佛教的孝亲观和轮回观 讲演/释净旻 整理/明玉 净旻法师是普陀山佛教艺术总监。他热心于推广佛学教育和佛教文化,两年前与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