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向的力量到底有多大,看看经典怎么说

很多佛教仪轨的最后都有回向文,其实就佛法的观点,我们在任何时候,做的任何功课、修行,都一定要记得做功德回向。

回向的力量有多大,看看经典怎么说。

广严城的饿鬼众

佛陀在广严城的时候,那里的信众准备在第二天迎请佛陀,供养午斋。当天晚上,有五百饿鬼来到佛陀面前请求:“明日供养您的善根,可不可以回向给我们?”

“为什么要回向给你们呢?”佛陀明知故问。

“我们是广严城这些人的父母,以吝啬之业而转生为饿鬼。”

“你们明天前来就可以。”

饿鬼们却说:“我们长相这么丑陋,若被亲朋好友看到,实在不好意思。”

佛陀说:“以前你们作恶业的时候,都不觉得惭愧,为什么现在果报成熟在身上以后,才感到羞愧呢?如果你们不来,无法把功德回向给你们。”

饿鬼们只得答应了。

第二天回向时,五百饿鬼如约前来,广严城的人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佛陀告诉他们:“你们不要害怕,这些饿鬼是你们父母转生的,它们生前为了你们而造恶业,如今变成这样的身相,是否能将善根回向给它们?”

人们回答说:“既然如此,无论如何也要回向给它们。”

佛陀回向后,那些饿鬼立即转生到三十三天。

婆罗门女救慈亲

很久很久以前,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出世,像法时期有一婆罗门女,善根深厚,信仰佛教极为虔诚。但她有一个邪见较重的母亲,不但不信佛教,反而诽谤僧众、轻毁三宝。婆罗门女想尽一切办法劝母亲,但始终无法转变她的观念。

后来母亲过世,婆罗门女很伤心,据母亲生前种种,推知她肯定堕入了恶趣。于是婆罗门女变卖家产,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像,在佛像面前一直虔心祈祷。之后感得佛陀在空中告诉她,要想知道母亲转生何处,回去诚心念佛号即可。

婆罗门女回去后,不断持念佛号,以佛的加持和威力,她看到自己来到地狱,并目睹了各种苦难惨境。有一鬼王名为无毒,前来迎接她。

她问这是什么地方,鬼王说:“这是铁围山。”

“铁围山不是地狱吗?我怎么会来到这里?我母亲是不是转生到这里了?”

鬼王告诉她:“你母亲本来在此受苦,但三天前已经生天了,因为她女儿为她设供修福,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

婆罗门女回到人间后,对因果更加深信不疑,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

佛陀告诉大众说,当时的婆罗门女即当今的地藏菩萨,当时的无毒鬼王即当今的财首菩萨。

为什么要回向?

回向是是有功德、有力量的,对众生有无量的利益。一般来讲,中阴界的很多众生没有机会行持善法,若看到自己的亲朋好友在人间行持善法,就希望他们能将善根回向自己。所以我们如果听说人死了,尤其是自己比较熟悉的人,应该马上念大乘佛经《地藏经》《阿弥陀经》《金刚经》《普门品》《药师经》《普贤行愿品》来回向,这样他们一定能受益。

因为我们是凡人,一旦离开了佛堂,很快就会忘记自己是修行人,所以面对很多世俗上的事情时,难免会产生烦恼,一旦有了烦恼,贪、瞋、痴、嫉妒、傲慢就会自然表露出来。为了不让这些贪、瞋、痴、傲慢、嫉妒,把我们所做的功德烧掉,所以我们要做回向。

让善根福德因缘往上增长越来越多、永不消失,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功德的回向,就好像将自己的一滴水倒入大海,涓滴入海,只要大海不枯,你的功德永远存在一样。这样的话,就不会因为自己的脾气、瞋恨心燃起时,把这个功德烧掉;就算烧起来也没关系,因为只烧了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剩下所有众生的功德,还是会成熟在我们身上。

所以佛陀说:“为利益众生而成就自己。”不要怕将功德全部回向给众生,也不要斤斤计较要保留多少,因为如果我们自己的善根福德被自己的五毒烧掉的话,十方众生那里还有我们的善根福德呢!更何况众生都曾经在轮回中做过我们的父母!

作为一位佛教徒,回向功德给众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今天因为有修行佛法或广行善事而累积功德,很多的业力会被净化。我们的善心发出来后,用我们的菩提心,净化自己的心,种了众多的福报,已经利益了自己,当然也不要自私,要去利益更多的众生,要把所有的功德回向给天下所有的有情众生,那么,整个功德就圆满了!

 

点我:

相关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O 10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O 10

1077经:本经叙述佛陀感化贼人并度其出家为比丘。 在佛陀一生四十五年的行化教诫中,曾经度脱了无数的出家比丘。这些比丘在未出家前,种姓不同,所从事的职业也各不...

法闻法师:授三皈依大意 八、如何积功累德

法闻法师:授三皈依大意 八、如何积功累德

八、如何积功累德 积功累德,做功就是通过传统的礼拜、静坐、念诵,来平心、静心,心静下来,自然我们原本的福德智慧就会显现。所以要通过礼拜、静坐、念诵,来修定力,...

世界上最傻的事,就是生气,莫生气,人&#820

世界上最傻的事,就是生气,莫生气,人&#820

世界上最傻的事,就是生气!生气,是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生气,是为别人的错买单;生气,是最伤身体的行为。人生中,处处皆是“气",事事都有“气”。没有“气...

【八识】佛教八识是哪八识?佛教八识详解

【八识】佛教八识是哪八识?佛教八识详解

佛教八识是什么?  八识,即佛法按照功能把心区分为八个部分来认识,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就像兄弟八人共一村,村中诸事各持分,五个出外作买卖,心识居家独自尊。眼观耳闻鼻作探...

十言​换位(精辟)

十言​换位(精辟)

第一言:人,不能活得太明白。正所谓,掏心掏肺心力交瘁,没心没肺活得不累。第二言:知足的人,虽然睡在地上,如处在天堂一样;不知足的人,即使身在天堂,也像处于地狱一般...

星云大师:学会感恩福报就来得快

星云大师:学会感恩福报就来得快

感恩的人,就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感恩的人,就是一个内心富有的人。感恩我的父母生养了我的色身,感恩我的师长传授了我的知识,感恩社会大众让我衣食无缺,感恩宗教信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