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行善一定要回向​(10个常用

佛弟子修行的目的是成佛度众生,成佛有八万四千种法门,普度众生也有多种途径,而“回向”是修行中最基本的法门,普度众生最便捷的途径。

所谓“回向”,通俗地说就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

回向是有必要、有功德、有力量的,对自己和众生都有无量利益。因为凡夫一旦离开了佛堂,很快就会忘记自己是修行人,面对世俗事情时,难免会产生贪、瞋、痴等烦恼,把我们所做的功德烧掉,所以我们要及时做回向。 

回向偈一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回向偈二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回向偈三

(大慈菩萨回向偈)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

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我今大皈依,忏悔三业罪;

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

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

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

见闻皆精进,同生极乐国;

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无边烦恼断,无量法门修;

誓愿度众生,总愿成佛道。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回向偈四

(普贤菩萨发愿偈)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回向偈五

(文殊菩萨发愿偈)

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

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

回向偈六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普愿尽法界。沉溺诸有情。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回向偈七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回向偈八

世界和平,人民安乐。

正法久住,法轮常转。

灾障消灭,祸患不生。

法界有情,同生极乐。

回向偈九

我今称念阿弥陀,真实功德佛名号,

唯愿慈悲哀摄受,证知忏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我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回向偈十

(西方发愿文)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唯愿慈悲哀摄受。

每次修持结束时,不仅为自己的安乐,也要为一切有情众生的利益与证悟,回向你所获得的任何福德。一般早晚功课完毕之后要做回向,一段时间的精进修持若有较长间隔,如分段诵读大部的经典,若休憩间隔超过两个小时,应作回向;间隔不长可以结束后再回向。

回向与祈愿

“回向偈”和“回向文”有很多,可任选适合自己的一个即可。(每句字数相等叫“回向偈”,句子长短不一,叫“回向文”。)上面是简选的十一个回向偈(文),其中第一个最常见,其目的是求生西方极乐净土。

若向佛菩萨许愿,例如求自己父母身体健康,疾病早日痊愈等愿时,只要酌情向佛菩萨陈述,表达清楚用意即可。例如:“愿将此诵经(供养、念佛)的功德回向给我的母亲,愿她能早日康复,不再受疾病之苦……”,并没有固定的行文,只要诚心,佛菩萨都会感应的。无论什么愿望,如果最后加上“愿能往生西方净土”,就更加圆满。

 

阅读剩余的69%

相关文章

【悲观】悲观的意思,佛教徒是不是悲观者?

【悲观】悲观的意思,佛教徒是不是悲观者?

悲观的意思(佛教解释)  悲观,一般指消极失望。在佛教中是五观之一,出自《法华经.普门品》:“悲观与慈观,常愿常瞻仰。”即以悲悯之心观察众生,救人苦难。这里的悲观不是说垂头丧气,而是大悲心,慈能予乐,...

净空法师:弘法利生、断恶修善,就能延长寿命、改

净空法师:弘法利生、断恶修善,就能延长寿命、改

诸位要是看过《了凡四训》,你就晓得,了凡先生的寿命延长了。孔先生给他算命,他的寿命五十叁岁,寿终正寝,他没有求长寿,寿命延长,他七十四岁走的,延长二十一年。为什么...

印光大师:悲观抑郁想自杀的原因及对治

印光大师:悲观抑郁想自杀的原因及对治

守本分,修实行,分外不起一毫欲得之妄念。悲观抑郁和想自杀的烦恼可治也。人生世间,贵守本分。凡一切人,发颠发狂,乃至常生悲观,常欲自杀者,皆系不修实行,欲得大幸福,...

蔡礼旭老师:成人之美的智慧

蔡礼旭老师:成人之美的智慧

成人之美的智慧蔡礼旭老师“成人之美”。因为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在现在这个时代确实不容易。诸位朋友看我在大陆也走了不少地方,那是在做了九个月以后的事,九个月以前是...

净空法师法语:放下妄想执著,即是无住

净空法师法语:放下妄想执著,即是无住

◎所以总是要记住,经要听,愈听愈欢喜,愈听愈增长我们求往生的念头,我们往生的信心不足,愿心不足,常常听经,会把我们补足,为什么,对事实真相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了。...

净空法师:想到自己一定要想到众生

净空法师:想到自己一定要想到众生

愿大,不能没有大愿,想到自己一定要想到众生,尤其是正在迷惑颠倒的众生,我们用什么方法帮助他觉悟。众生今天贪着,贪财、贪色,我们自己能把这些放下,把自私自利放下,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