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僧侣】是什么意思?僧侣和僧人的区别

僧侣(佛教解释)

  僧侣,指和尚,也借称古印度婆罗门教,中世纪天主教等的修道者。亦用来指其他宗教的修道人员。

  僧侣,是离开世俗生活,为了信仰而独自修行的人们,在东方指和尚僧人,在西方则是指修道士。

  最初,修道院实际上是作为反教会机构而存在的。修道士们反对教会世俗化,他们认为这是违背教义的,人应该追求来世生活和精神上的拯救。他们坚持原始基督教义,以独修方式代表个人的意愿,生活俭朴、孤独。修道士最早在埃及出现,后来发展到叙利亚等地。

  后来,这种修行方式随着罗马的灭亡而传到欧洲西部。逐渐地,基督教会注意到修道士在宗教范围内的影响,一部分修道士也认为修道院不能脱离与世俗而存在。于是修道院与教会双方开始接近,最终,修道院被纳入教会的分支,两者形成了结合。

僧侣和僧人的区别

  僧侣亦指和尚,和尚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的。

  僧人是指修行人,依照净戒而行的,没有破戒律的一切修行人,都可以叫僧。

历代高僧

  释道安,姓卫氏,常山扶柳人也。形虽不逮於人,而聪俊罕俦。七岁读书,再览能诵。年至十三出家,日诵万言,师敬异之,为授具戒。至邺,遇佛图澄见而嗟赏,与语终日,因事澄为师。澄讲安覆,疑难锋起,安挫锐解纷,行有馀力。后避地南投襄阳。时襄阳习凿齿锋辩天逸笼罩当时,其先藉安高名,早以致书通好,及闻安至,即往修造。既坐,称言“四海习凿齿”,安曰:“弥天释道安”,时人以为名答。安常注诸经,恐不合理,乃誓曰:“若所说不甚违理,愿见瑞相。”拇饰见胡道人头白眉毛长,语安云:“君所注经,殊合道理。我不入泥洹,住在西域,当相助弘通,可时设食。”后至远公,乃知和上所梦宾头卢也。以晋太元十年卒,年七十二。罗什在西国闻安风,谓是东方圣人,恒遥礼之。初,安竖而便左臂有一皮,广寸许,着臂上,可得上下之,惟不得出手,时人谓之为印手菩萨。

  康僧会,其先康居人。吴地初染大法,风化未全。僧会欲使道振江左,乃杖锡东游,以吴赤乌十年初达建业,营立茆茨,设象行道。时吴初见沙门,疑为矫异,有司奏曰:“有胡人入境,自称沙门,容服非常,事应检察。”权曰:“昔汉明帝梦神,号称为佛,彼之所事,岂非其遗风耶?”即召僧会,诘问有灵验否。会曰:“如来迁逝,忽逾钦簇,遗骨舍利,神曜无方。昔阿育起塔八万四千,塔寺之兴,以表遗化也。”会乃洁斋静室,以铜瓶加几,烧香礼请三七日,果获舍利。权大叹服,即为建塔,号建初寺,名其地为佛陀里。

  三藏法师玄奘,陈留人,姓陈氏。贞观初,肇自咸京,誓往西国,穷览圣迹,经六载至摩伽陀城。凡十二年,备历圣君,龙庭之文,就岭之秘,皆研机睹奥矣。又造伽叶结集之墟,千圣道成之树,虔心顶礼,焚香散花,设大施会。於是五天亿众、十八国王献<亶毛>投珠,积如山岳,咸称法师为大乘也。及东归,太宗诏留於弘福道场,乃召名德僧灵润等二十人译梵,自《菩萨戒》至《摩诃般若》总七十四部,一千三百馀轴。法师身长八尺,眉目疏朗,凡所游历一百二十八国。

  释智严,晋义熙十三年,宋武帝西伐长安,克捷旋旆,涂出山东。时始兴公王恢从驾游观山川,至严精舍,见其同止三僧各坐绳床,禅思湛然。恢至,良久不觉,弹指三人开眼,俄而还闭,不与言。恢心敬其奇,访诸耆老,皆云此三僧隐居、求志、高洁法师也。恢即启宋武延请卉骷,莫肯行者。既屡请情至,二人推严随行。恢道怀素笃,礼事甚勤,卉骷即住始兴寺。严性虚静,志避喧尘。恢乃为於东郊起精舍,即枳园寺也。严在寺不授别请,常分卫自资。道化所被,幽显咸伏。有见鬼者,云见西州太社闻鬼相谓云“严公当至,当辟易。”此人未之解。俄而严至,聊问姓字,果称智严,默而识之,密加礼异。

  释昙始,关中人。晋孝武太元末,赍经律数十部,往辽东宣化,显授三乘,高句骊闻道之始也。义熙初,复还关中。始足白於面,虽跣涉泥水,未尝沾湿,天下咸称白足和尚。

  竺昙摩罗刹,此云法护。其先月支人,本姓文氏,世居敦煌郡。年八岁出家,遂随师至西域,游历诸国,遂通外国之言三十六种,书亦如之。以晋武之末,隐居深山,山有清泉,恒取澡潄。后有彩薪者秽其水侧,俄顷而燥,护乃徘徊叹曰:“人之无德,遂使清泉辍流,水若永竭,贞尾馛自给,正当移去耳。”言讫而泉流满涧。法护以世居敦煌而化道周洽,时人咸谓敦煌菩萨也。

点我: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这一句‘南无佛’救了他一命,佛最后度

宣化上人:这一句‘南无佛’救了他一命,佛最后度

《佛遗教经浅释》◎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A1.序分 A2.正宗分 A3....

菩提心师兄:关于打坐,再谈机在目

菩提心师兄:关于打坐,再谈机在目

  问:师兄好,我突然莫名其妙得感觉我高中一个女同学很恐怖得站在我床前.....我要咋办?答:说明你有能力帮助她了,为什么不趁机缘诵金刚经回向?  问:打坐可以分...

信愿法师:重庆吴绍贞上吊自杀助念得生

信愿法师:重庆吴绍贞上吊自杀助念得生

【念佛感应录】重庆吴绍贞上吊自杀助念得生吴绍贞,女,八十岁,住重庆市南岸区大佛寺集翠村七十五号。皈依佛门七年多,平时学佛多以赶经忏为主,求人天福报,想下一世生到富...

梦参老和尚:听经,听一遍跟你自己看一遍绝不一样

梦参老和尚:听经,听一遍跟你自己看一遍绝不一样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地藏菩萨本愿经》梦老 讲解有一位居士,不晓得他有没有受过戒、皈依过,他问我一件事情:“像这种经书我们在家里看不行吗?...

宽运法师:佛教的爱情观──和谐家庭 菩提眷属

宽运法师:佛教的爱情观──和谐家庭 菩提眷属

佛教的爱情观(上) ──和谐家庭.菩提眷属 近日有网友给我留言说,因遭受感情波折而情绪低落,希望寻求解决的方法,为此,我特别写了《佛教的爱情观》一文以作响应...

不该出现的寄生虫

不该出现的寄生虫

寄生虫是一种对寄主有极大危害的生物,他能够吸取寄主的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生存所需的养分,使寄主虚弱,生病,甚至导致寄主死亡。然而,寄生虫在大自然有很多,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