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戒】是指哪十种戒律?佛教十戒是什么?

十戒(佛教解释)

  十戒是佛教的戒规,或称十重戒,为沙弥与沙弥尼所必须遵守的戒律。佛门四众弟子,于受菩萨戒时亦须受持。佛教的十戒分别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佛教十戒简说

  第一戒,不杀生。简说:不杀害一切有情生命。

  第二戒,不偷盗。简说:未经物主允许不取为己有。

  第三戒,不非梵行(不淫)。简说:不与人、非人等行淫事。

  第四戒,不妄语。简说:不说虚妄之事,尤其是大妄语--未证言证。

  第五戒,不饮酒。简说:不沾染麻醉神智之物品,含烟、酒、毒品。

  第六戒,不著华鬘好香涂身。简说:不可打扮华丽,不可在身上涂抹高级的香油、香水、精油等物。

  第七戒,不歌舞观听。简说:不可观看聆听唱歌、跳舞、戏剧等相类似的声光视听娱乐。

  第八戒,不坐高广大床上。简说:坐卧起居不可使用宽大舒适的床、椅。

  第九戒,不非时食。简说:也称为“过午不食”,即是过了中午之后不得吃饭、用食。

  第十戒,不捉钱金银宝物。简说:不拥有、不追求、不藏匿金钱珍宝等财产。

  佛教十戒-第一戒(不杀生)

  禁止杀人,也不能伤害畜生、虫蚁等。不但戒直接杀害,而且也戒杀因和杀缘,如卖猎枪的人则是间接助杀者。

  佛教十戒-第二戒(不偷盗)

  偷盗的果报是贫穷。禁止窃取有主之物,无论是直接形式,还是间接形式,凡是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不应得的财物,都被称为偷盗

  佛教十戒-第三戒(不邪淫)

  禁止与正式配偶之外人的交合,以及非时、非处的交合,也不能涉足有邪淫因缘的娼寮妓院。

  佛教十戒-第四戒(不妄语)

  禁止说谎、搬弄是非,也不能出口伤人、胡言乱语、花言巧语。凡是虚伪夸张,虚言掩饰,都属于妄语。

  佛教十戒-第五戒(不饮酒)

  禁止饮酒,饮酒本身没有罪,但饮酒会使人心神不清醒,自律性下降,从而引发其他罪恶,触犯其他戒律。

  佛教十戒-第六戒(不涂饰)

  主要就女性而言,化装会令人执着色身。

  佛教十戒-第七戒(不歌舞及旁听)

  不贪声音。

  佛教十戒-第八戒(不坐高广大床)

  主要是提醒不要贪睡,不追求睡眠的舒适。

  佛教十戒-第九戒(不非时食)

  对于出家人来说,所有食物都是来自信徒的供养,过午不食能减轻供养者的负担。

  佛教十戒-第十戒(不蓄金银财宝)

  不贪财物。

点我:

相关文章

蔡礼旭老师:称赞他人的智慧

蔡礼旭老师:称赞他人的智慧

称赞他人的智慧蔡礼旭老师任何一个言语行为,纵使是出自善心,也要谨慎考虑它往后会不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我们称赞别人也要看情况,你要确定他真正是个好人,才能称赞他,...

打坐时出现幻境怎么办

打坐时出现幻境怎么办

       打坐如果有任何善恶境界现前,皆不可执著。当下暗示自己,此乃识心幻现,坚住正念。 楞严经云:「虽有圣境,莫作...

忍是智慧,让是修养

忍是智慧,让是修养

面对委屈,忍;面对误会,忍;面对嘲笑,忍;面对攻击,忍。忍,是一种智慧,不是懦弱;忍,是一种大度,不是卑微;忍,是一种让步,不是胆怯;忍,是一种宽容,不是心机。会...

忠告您不要出轨,结局很凄惨

忠告您不要出轨,结局很凄惨

依佛经记载,常犯邪淫者,得下列苦报:1、常虑被杀,2、夫妇不睦,3、恶增善减 ,4、妻子孤寡,5、财产日耗,6、恶事被疑,7、亲友诽谤,8、广结冤家,9、死入地狱...

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是因哪种魔障?

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是因哪种魔障?

在佛教里,什么是“魔”呢?大家不要把魔想得太奇怪,魔就是障碍、恼害的意思。一件事情或一个人,只要障碍我们修道就可以说是一种魔障。修行的魔障通常分成四种:蕴魔、烦恼...

常宽则善,对别人心胸越来越宽广,你就会越来越善

常宽则善,对别人心胸越来越宽广,你就会越来越善

学佛人要懂得以恕己之心恕人,一个人要能够原谅别人,要想到,我能够原谅自己的心,也能够原谅别人,这个人的心就很安;如果以责人之心责己,经常说别人不好,要想一想自己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