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佛教的正念是什么?正念的意思

【正念】佛教的正念是什么?正念的意思

什么是正念?正念的意思

  正念,八正道之一,指正确的念头,谓不生邪念,忆念正道。也就是对正见铭记于心,时时保持。比如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等,都是正念的表现。内心知道哪些事情是对的,应该做,哪些事情是错的,不要去做,就是正念;一件事情,你知道应该什么时候去做,要怎么做,是为什么做,就是正念;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该工作就工作,就是正念。

正念的意思(海涛法师)

  什么是'正念'?就是正确的心念──清净心、爱心、平等心,了解空性的般若空慧,好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因为空性,才了解众生和他是一体的,观众生苦。观,用心去疼惜众生的苦,闻声救苦,这个就是正念。

正念的意思(达照法师)

  正念就是具有正能量的心念,或者能导致正能量的心念。分为世间正念和出世间正念,世间正念就是善念,感召善道的心。出世间正念则是解脱道的出离心和菩萨道的菩提心,当下与心性相应的、远离迷惑颠倒的所有心理活动都是正念!

正念的意思(圣严法师)

  正念,又名“谛意”。正念是如实忆念诸法之性相,令不忘失。即是依四圣谛理,顺念、遍念、忆念、念诸道品。若以四念处为例,即是忆念观照“身、受、心、法”的自相及共相,以对治净、乐、常、我的四种颠倒,由四念虑而生起念根、念力、念觉支。

  身念处观自相是观自身相不净。其共相则是观自身是苦、空、非常、非我,以对治身净的颠倒想。受念处观自相是观自己欣求乐受,结果却生苦受。其共相则观自己所受是苦、空、非常、非我相,以之对治乐受的颠倒想。心念处观自相是观自己能求之心不住。观其共相是观不住之心,是苦、空、非常、非我,以之对治心是恒常的颠倒想。法念处观自相是观一切法,皆为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即成观法无我。观其共相是观一切法,无非是苦、空、非常、非我,以对治把一切法执之为我的颠倒想。

  正念,是与无漏慧相应的,故又名为“谛意”。事实上,八正道虽然是三十七道品中的第七科,但是它最完备,也可以独立运作,因为它涵盖了前面的六个科目。释迦牟尼佛教导弟子们修行时,最基本的佛法就是“四圣谛”与“八正道”,而八正道中的第一项“正见”,即为四圣谛。因此,八正道里有理论、有方法,也有平常生活实践之准则,以及如何到达修行智慧和禅定的目的。

  若以六念法门为例,一心忆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便是正念。若以净土法门的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六字洪名为例,念佛念至临命终时,能够心不颠倒,意不错乱,便名之谓不失正念。

正念的意思(南怀瑾)

  什么是正念?比如今天修净土,认清理论,今天只念佛就是正念。它有一个范围,站在今天修净土法门的立场来讲,我只有念佛这一法门是正念,其它任何一念进来,乃至其他佛菩萨之念进来皆非正念。如果站在其它宗派,修密宗念咒子或观想的立场呢?今天念咒子这一念是正念,其它都不是。那么站在空念的立场,今天什么都不念,空空洞洞的是正念,其它都不是。正念是念的力量。以禅宗立场而言,禅宗讲无念是正念。拿唯识宗、净土宗或密宗立场讲,以有念为正念。

  当然,正念有范围,我们可以再定一个范围,凡是能使身心安乐、安祥的,就是正念;身心感受不安乐、不安祥即非正念。归纳起来,正念并非说空念才是正念,说我念佛这一念不是正念,那不对的;也不能说只有念佛这一念是正念,空念是非正念,也不对。八万四千法门,方便修习,立场不同。

  那么,所谓正念,是有念,不是无念。在座诸位有许多学禅的,假使真能够忘记身心,一念空空洞洞的,本来无一物,你经常昼夜如此,这个就是正念,可是你不能说它是空,这也是一念,不过在空念中而已。以四禅八定来讲,那属空无边处定,但还达不到真无边处,只不过有一个小空的境界而已,这就是正念。如果完全无念而修,坐下就坐下,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知道,那叫顽空;不过顽空也是一念,非正念而已!

  所以正念的道理要认清楚,换句话说,念念都在正念中就是定、就是慧。譬如修白骨观的,念念都在白骨这一影像中,乃至走路、吃饭、做事,一切昼夜都在此中,这是正念。其它的念头,能不能做事?能啊!能不能讲话?能啊!那个是正念以外的旁用,没有关系,这一念始终不变去,这是正念。一得正念当然得定,当然止观具备,当然包括一切。修净土的净土就到了;修禅的禅的境界也到了;修密的密的境界也到了。所以,原理不会离开正念。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弟子因犯邪淫而患重病,选择自杀是否属

净空法师:弟子因犯邪淫而患重病,选择自杀是否属

问:弟子因犯邪淫而患重病,如果生存已无法利益他人,并会损害他人时,选择自杀是否属于适当的行为?果报如何?他下面有两个问题,该如何做才能忏除业障?答:知道自己的病根...

【梵行】怎么读?佛教中的梵行是什么意思?

【梵行】怎么读?佛教中的梵行是什么意思?

梵行怎么读?梵行是什么意思?  梵行读作「fàn xíng」。梵行是指清净的行为,即断绝淫欲的行为。五欲里面最严重的是淫欲心。由于淫欲心很重,一切过患也就随之起来。《佛说四...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1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1

  清金庭栋  金庭栋,字友兰,是苏州人,专修净业。道光二十年冬天,得病,自知将要命终,请他的归依师亮宽和尚,以及善友数人来,告诉他们说:“我的生死将有分判,愿各位助我成就胜缘吧。”众人大声唱佛号...

蕅益大师:但加真信,一切行履,更不须改也

蕅益大师:但加真信,一切行履,更不须改也

示法源念佛工夫。秖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其体无二。次信娑婆的是苦。安养的可归。炽然欣厌。次信现前一举一动。皆可回向西方。若不回向。虽上...

看着世间的眼睛

看着世间的眼睛

  佛陀将入涅磐的时候,大地有六种震动:“诸河反流、疾风暴发、黑云四起、恶雷掣电、雹雨骤坠、处处星流。”  那时候,山林里的狮子和猛兽大声地咆哮呼唤,世上的人与天上的神仙没有不嚎啕痛哭的。  他们...

《百喻经卷下》:91、贫人欲与富者等财物喻

《百喻经卷下》:91、贫人欲与富者等财物喻

  【译文】  从前有个穷人,稍微有点财物,见了大富翁,便想与他们的财产一样多。由于做不到这点的缘故,虽是有那么一点财产,也想丢弃到水中去。傍人说道:「这些财物虽少,也可养活你数日,为何无端端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