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是什么意思?佛教对知足常乐的解释

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是指知道满足,就会快乐。谓自知满足则心常快乐。

佛教对知足常乐的解释

  《佛遗教经》曰:“知足之人,虽卧地上,尤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如意。”知足是世俗心态的超越,是精神财富的积累,是物质需求的满足。生活中何以知足常乐?知足者,与人无争,心情舒畅,行也安然,坐也安然,贫也安然,富也安然,名也不贪,利也不贪,能忍自安,清净无为。

  我没有楚楚衣冠,只有日常换洗的几件便装,可是我坐卧自如,不用耽心把它弄皱、弄脏、弄破。我的餐桌上摆的是几碗粗茶淡饭,没有山珍海味,我却因此不必减肥,也与那些“富贵病”无缘。我的住房不宽敞也不豪华,然而我知道,广厦千间不过夜眠八尺,有个安身的地方就很好,多了反而是个负担。我更没有小车,犯不着为撞伤人而担惊受怕,出门安步当车,还锻炼了身体。我没有太多的东西,但我有一颗知足的心,这就足够了。我不去追求快乐,但我却得到了最大的快乐。

知足常乐的词语解释

  注:本词中的“知”是知道的意思,与知识无关,“知足”并无知识充足之意,更与《孙子》无关。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译文:“天下有道,退马还田以耕种。天下无道,兵马驰骋于郊。祸患没有比不懂用兵之道更大的了,过失没比中敌人利诱之计更大的了。所以知识充足之足,才是恒常之足”。孙子曰:“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本意:知道满足,就会经常(长久)的快乐。

知足常乐详解

  很多人把知足常乐仅仅理解为,知道满足总是快乐的。把快乐定义在所得到和满足的欲望上,片面的定义了知足常乐的含义,比较消极和安于现状,这样的满足所带来的快乐其实是不能够长久的。

  老子要告诉我们的是何时该终止自己的欲望,怎么样才能终止自己的欲望,如果不及时终止无穷的欲望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戎马生于郊)。只有由知道满足而获得的富足,才是长久的富足。这个由字,指出了长久快乐的根源(故知足之足,恒足矣),这才是老子的大智慧啊!

  在道德经中老子告诉我们只有拥有充足的知识和无比的智慧,把快乐建立在对事物通透的认识和理解上,看透事物发展的规律,明白无穷欲望带来的后果,及时终止自己的欲望而免遭损失和灾难,只有这样才会获得长久的平安富足和快乐(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而不是把快乐定义在所得到和所满足的欲望上。

  墨子曰:“知止,则日进无疆”。隋朝中文子王通:“大智知止,小智唯谋”。孔子《大学》:“知止而后有定” 。魏.王弼:“天下有道,知足知止,无求于外,各修其内而已”。便是其印证。

  即使在现代汉语中,知道也是在知识的范畴之内。知识的解释已经包含了知道,它本身就是知识的一部分。知道的本意就是指知识,是一种认知水平!

  由此可见只有拥有足够的知识才能经常长久的快乐。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认知水平怎么可能知道什么时候该满足?当你有了足够的知识和见解,足够的认知水平,那么你看待事物的眼光,对待名利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一切以及世界观价值观才会有正确的认识,才会长久的快乐!

  这里的“知”不作知识解,“知足”也不作知识充足解。

点我:

相关文章

易经高手亲身体悟了凡四训,皈依佛门改造命运的心

易经高手亲身体悟了凡四训,皈依佛门改造命运的心

【如何知命,而来改命呢?】对于一位出身清贫,又对“易经、命理”有兴趣的人而言,绝对是非常想要从“知命”而到“改命”的!但是从年轻十六、七岁起,不断的来寻访名师、钻...

诵《地藏经》四千多部的感应殊胜不可思议!

诵《地藏经》四千多部的感应殊胜不可思议!

刘工,40出头,在两年的时间里读诵《地藏经》4千多部,念诵地藏圣号无数。此师兄自幼就开始杀生,据他说是非常残忍与严重的,以至在前几年果报现前,犯上了腰椎突出,几种...

印光大师:八字命理不好的人,如何求美好姻缘?

印光大师:八字命理不好的人,如何求美好姻缘?

选自印光大师文钞与周福渊女士书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问,夫妻,儿女,皆是前生所作之业之所感召。若有大功德,则会过于前生所培。若有大罪过,则便不及前生所培。...

邪淫手淫会使你永远也找不到如意的对象

邪淫手淫会使你永远也找不到如意的对象

善意的提醒:凡是弘扬中华正统传统文化(佛,道,儒,中医药等),劝人向善,利益众生的文章,您可以不相信,请一定不要诽谤。因为诽谤该类文章,会误导很多人不走正道,让很...

达真堪布:相爱何必要相伤

达真堪布:相爱何必要相伤

我们跟亲人分开会日思夜想,在一起又常常感到心烦。分开了想相见,相见了又想分开;在一起不行,不在一起也不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贪爱,是自己的自私和贪欲造成的...

宽谦法师:唯识学入门-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

宽谦法师:唯识学入门-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

唯识学入门-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 宽谦法师 佛法是佛陀教导我们认识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理法则,真理法则有它所现出来种种千变万化的现象。生活上的一点一滴都是现象,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