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爱】是什么?佛教对情爱的理解

情爱是什么?佛教对情爱的理解

  情爱,是指亲情、友情、爱情。父母对儿女的情是最纯粹的,就是只有付出没有想要回收。爱情就比较复杂,真正的爱情是付出,但是很少有这样子的爱情,多半的爱情是占有是控制,因为人不希望自己所拥有的被人家分享。友情之间是道义的关系,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是那么强烈的情。

  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只要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变化来看,明白“缘散则散,缘聚则聚”的道理,爱、恨便能在这一念之间转变、释怀。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没有感情,佛教称众生为“有情”,就是因为“有爱”的缘故。人活在世界上,除了饮食的养分,还需要精神的滋润,而感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润剂,因此,感情和生命可说是息息相关的。

  感情虽然带给人很多温暖,却也充满痛苦;相爱的人,感情浓烈,如胶似漆分不开,一旦爱过了头,或失去了爱,就变成了苦;也有人以为只要不动情,就不会为爱所苦,这恐怕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既然情爱和生命息息相关,无论是否定它,或硬生生地把它切断,既不合乎佛法的因果,也不合乎人情的道理。佛教虽然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

  然而,男女间的感情,往往非自己的期待所能控制。因爱而生怨、生恨是很不幸的,从佛法的观点来看,这些都是愚痴的行为,因为真正的爱情要双方你情我愿,有因有缘才能成就,不是自己想要就要。假使对方已经明白拒绝你的感情,自己却还想尽办法,想把对方追回来。既然知道无法挽回,就不要再陷下去了,应该赶快撤退,就算是以此为戒,至少学到经验,也就够了,这样就是对自己慈悲。慈悲不仅是照顾别人,事实上,也是在保护自己。当爱情受到挫折时,应试着化解自己心中的愤怒、不平。只要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变化来看,明白“缘散则散,缘聚则聚”的道理,爱、恨便能在这一念之间转变、释怀。

  古人说“相敬如宾”,虽是老生常谈,却是能够维系长久爱情的真正智慧。如果想避免吵架、误解,或者是想消融不断的期待、要求,在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时,不妨以尊重的心态,心悦诚服、欢欢喜喜、平平静静去面对、解决,心中的纠结,其实在当下都能即得化解。爱情里的关系,并不是在互相执着、纠缠和占有,而是互相的贡献、成长和学习。能够互相关怀、照顾、包容,不是去计较、相互猜疑,多沟通,并相互信赖,才能成为菩萨伴侣。

点我:

相关文章

呷绒多吉上师:作为密宗弟子,怎样把生活变成修行

呷绒多吉上师:作为密宗弟子,怎样把生活变成修行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159)对于一个学密法的弟子来讲,菩提心、智慧、悉地、成佛的来源和根本就是上师,除了上师以外没有佛,上师即是佛。修行的时候,要时刻将自己的身、...

烟供可以改变命运 消灾免难 增福增慧 治疗疾病

烟供可以改变命运 消灾免难 增福增慧 治疗疾病

一、烟供法的由来相传距今一千六百多年前,佛法由印度传到中国,在中国建立了第一座佛教的寺庙-白马寺(经书由白玛驮运而来)。而佛法传到西藏地区,当时藏王赤松德赞想建一...

蔡礼旭:奉行《感应篇》得到长寿的果报

蔡礼旭:奉行《感应篇》得到长寿的果报

明朝有一个先生叫杨守业先生,他非常虔诚读诵《感应篇》。他六十岁还没有孩子。结果,六十岁他生病,也断气了,到了阴间的时候,也是有这个冥吏,阴间的官员告诉他,你因为持...

贤崇·贤宗法师:禅与现代生活

贤崇·贤宗法师:禅与现代生活

禅与现代生活 演讲 贤崇法师讲于复旦大学 打开心量 放下自我 活在当下奉献真爱  ——贤崇法师的人生目标 大家晚上好!讲课之前,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做...

【定力】是什么意思?如何增强定力?

【定力】是什么意思?如何增强定力?

定力是什么?定力的意思  定力,破除妄想的禅定之力,不被物转,能转一切物,佛教五力之一。谓摄心正道及助道法,若定根增长,则能破诸乱想,发诸事理禅定,是为定力。定,梵语三摩地(samadhi)的意译,意...

道证法师:持戒做到自然自在,将自我的束缚解脱掉

道证法师:持戒做到自然自在,将自我的束缚解脱掉

“坚持戒行学无为”——要持戒,是要有非常坚强的信心和愿力,才能够做下去,所以叫作“坚持”。“坚持戒行学无为”,为什么“坚持戒行”下面又加了“学无为”这三个字呢?这...